中西文化史

说到底,中国文化思想的关键在于孔子的“谦、礼、信、敏、智”,而西方文化恰恰相反,在于“争”字,在处理人事上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中西文化差异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两个重要时期:公元前221年,强大的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最终统一了中国的土地。至此,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开始。这次统一不仅为中国统一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开始。此时的西方国家(这里主要指欧洲国家)还只是奴隶城邦。从此,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在中国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希望有一个相对和平的生产环境来维持农耕经济的发展。因此,主张“不侵犯、尚贤”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的统治意识形态。所以中国的文化里多了“和”,少了“争”。在西方国家,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游牧经济迅速发展,游牧经济的扩张越来越突出。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奋斗”必然成为其文化中的关键。至此,中西文化开始“分道扬镳”。16和17世纪,西方国家,尤其是西欧国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和思想变革,中西文化差异不断扩大。在意识形态方面,“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运动对后来的西方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人文主义”的传播一方面把人们的思想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也使自我欲望过度膨胀,加深了西方文化的“斗争”。政治上,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形成。资本主义的侵略和血腥资本的原始积累,也使其文化中的“斗争”日益凸显。反观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日益完善和强化,统治阶级安于现状,依然梦想着“中国”。不屑也不想认识这个世界,更不用说“战斗”了。而且由于封建思想和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人们也安于现状,不会也不敢“想改变”。中西文化的差异还集中在宗教信仰上。在中国,无论是外来的佛教,还是本土的道教,都讲究听天由命,来世。西方教义强调来世,关注苦难,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注重反抗异族压迫和异教徒。例如,圣经中的许多故事描述了犹太人的抵抗和战争。这种宗教差异的形成也与其形成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佛教和道教是在东汉时期传入并产生的。当时中国已经形成了封建专制制度,统治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安抚人心、有利于稳定的宗教来约束人们的思想,维护自己的统治。在西方国家,大多是松散的城邦,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战争获得土地和人口。于是,建立统一的国家就成了他们迫切的希望,而信教群众为了发展自己的宗教,打击异教,就与统治阶级“勾结”,根据统治者的侵略欲望,对自己的教义进行适当的修改,从而成为他们的统治工具,同时也使自己的教义得到发展。比如欧洲的“宗教改革”。再者,中西文化的差异也体现在对“爱”的解读上。在中国文化中,对“爱”的强调是“大爱”,是对一切众生的大爱。在西方社会,人们更关注自己和自己的感受。所以西方文化中的“爱”主要是对自己、对家人或对一个个体的“小爱”。这种差异的形成实际上与文化形成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众所周知,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正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所以中国文化必然会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在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更好地统治人民,往往通过各种渠道向人民灌输“度众生”、“因果循环”等思想。所以人为了来世不死,这辈子做好事,所以对一切众生都有“大爱”。纵观西方文化史,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形成今天的资本主义文化。在这场文化运动中,人们宣扬“人道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权,重视人的力量。在这种背景下,文化必然具有“人文主义”的特征。所以西方社会的“小爱”就形成了。其实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社会背景和时代的不同。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时代烙印,即时代特征。文化是一定区域内人们长期融合形成的共同心理素质。所以文化既然形成了,就没有好坏之分。这也是我们在研究文化问题时必须牢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