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冰核的信息

冰心(1900 10 10月5日-1999 2月28日),福建长乐人,曾任福州海军军官。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玉壶里有块冰”之意。被称为“世纪老人”著名的现代女作家、儿童作家、诗人和翻译家,她赞美母爱、纯真和自然。很爱孩子,把孩子当成“最神圣的人”。深受人民爱戴。在1919年8月的早报上,冰心发表了她的第一篇散文《21日听觉的感受》和第一部小说《两家》。代表作品:《春水星辰》、《送小读者》、《小橘灯》、《挑独生子女多排》。

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意为“玉壶中有一片冰心”。祖籍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作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家协会名誉理事。

一生

少年时期

1900 10十月五日。冰心出生于福州一个爱国、改革派海军军官家庭。其父谢,曾参加中日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后来,他在烟台创办了海军学校,当上了校长。冰心的少年时代是在男装、骑马、在海浪、在船上、在军营里射击中度过的。中华民族被外国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甚至激发了她的爱国主义精神。冰心出生7个月后随家人搬到了上海。4岁的时候,我搬到了山东烟台,在烟台的海边住了很久。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胸怀,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了她。在烟台,冰心开始读书。在她最初的家庭学校学习期间,她接触了中国古典文学。七岁时,她已经读过《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同时,我还阅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布系列》,包括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等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之后冰心随父亲回到福州,住在南后街杨桥万兴通世店后面的一个大院里。爷爷的大家族住在这里,家里的柱子上有很多对联,都是冰心的叔叔们写的。这所房子原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住处。出事后,林家害怕受到惩罚,就把房子卖了,到乡下避难。买这个房子的人是冰心的爷爷,谢树恩先生。在这里,冰心1912被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录取,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入学的女生。1913年,其父谢赴北京国民政府任水师部军事科学处处长,冰心随父迁居北京,住在铁狮子胡同尖子巷,次年入北满女子中学(即今北京166中学)。1918进入协和女子大学理科预科,希望成为一名拯救生命的医生。

早期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冰心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复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投身于时代潮流,被选为学生会文件,于是加入了北京市妇联宣传股。在爱国学生运动的鼓动下,她在1919年8月的《晨报》上发表了她的第一篇散文《二十一听证会的感想》和第一部小说《两个家庭》。后者首次使用笔名“冰心”。因为工作直接涉及重大社会问题,很快就会产生影响。后来又写了《斯文人独憔悴》、《投名状》、《秋雨忧人》等“问题小说”,突出了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新世界两代人的激烈冲突,军阀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其间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冰心以青年学生身份加入著名文学研究会。打着“为了生活”的旗号,她的创作源源不断地流出,出版了引起评论界关注的小说《超人》和诗歌《群星》《春水》,引起了社会文坛的反响,并由此推动了新诗初期的“短诗”写作潮流。1921,冰心加入文学研究会。此时,他的作品大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四个主题,构建了冰心思想的核心——“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无聊》、《星星》、《泉水》。

美国留学

1923,冰心以优异的成绩获得韦尔斯利女子大学奖学金。留学前后,她开始以《致一个小小的读者》为总标题发表一系列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石。二十出头的冰心已经在中国文坛小有名气。冰心在杰克逊总统去美国的游轮上认识了吴文藻。冰心在波士顿韦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所学习文学,吴文藻在达特茅斯学院学习社会学。通过相互通信,他们逐渐加深了了解。1925年夏天,冰心和吴文藻去康奈尔大学学法语,两人相爱了。

教清华。

65438年至0926年,冰心以文学硕士学位回国,而吴文藻则继续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冰心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

结婚成家

1929年6月5日,从学校回来的冰心和吴文藻在燕京大学林湖轩结婚,司徒雷登主持了他们的婚礼。结婚后,冰心继续创作。她的作品由衷地赞美了母爱、童心和自然,同时也反映了她对社会不平等和不同阶层生活的细致观察。她纯粹而意味深长的文笔也透露出一点讽刺。小说代表作有1931的《芬》和1933的《姑娘》,散文佳作有1933的《南归——母亲在天之灵》。1932年,北新书店出版了《冰心全集》三卷本(小说一卷,散文一卷,诗歌一卷),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部全集。65438年到0936年,冰心和老公吴文藻去了一年欧美。他们广泛地访问了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苏联等地。在英国,冰心与意识流小说的先驱作家伍尔夫进行了对话。他们一边喝下午茶,一边谈论文学和中国。1938年,吴文藻、冰心在抗战的烽火中带着武平的孩子吴炳三离开北平,经上海、香港,前往大后方云南昆明。冰心曾经志愿在呈贡简易师范学校任教,和全民族一起经历了战争带来的艰难困苦。1940迁居重庆,成为国民参政会委员。不久后,他加入中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热心从事文化救亡活动,撰写了《关于女性》、《再寄青年读者》等颇有影响的散文篇章。被誉为福州三大才女之一。

抗日战争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她与丈夫、社会学家吴文藻于1946+01年赴日。她在日本东方学会和东京大学文学系讲学,后被东京大学聘为首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冰心、吴文藻留日期间,在复杂的条件下团结和影响海外知识分子,积极从事爱国和平进步活动。抗日战争时期,她与周恩来有过接触,两人相约在进步刊物上发表文章。周恩来邀请她去延安,虽然她没能成行,但他们的心是相通的。解放战争时期,冰心拒绝参加“全国代表大会”的选举,支持亲属去解放区。新中国成立之初,她旅居日本,心系祖国,坚决支持吴文藻摆脱国民党集团的正义之举。

在新中国。

在新中国成立的新形势鼓舞下,吴文藻和冰心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阻碍,于1951回到祖国。从此定居北京。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了吴文藻和冰心,对他们的爱国行为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冰心致力于祖国的各项文化事业和国际交流活动。在此期间,她访问了印度、缅甸、瑞士、日本、埃及、罗马尼亚、英国、苏联等国家,传播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她勤于翻译,出版了许多译本。她写的大量散文和小说被收录为《小橘灯》、《樱花颂》、《摘穗小奖》等。,众所周知,广为流传。文革开始后,冰心被打击,家人被抄,进了“牛棚”。在烈日下,他受到了造反派的批评。1970年初,已经70岁的冰心被送到湖北咸宁的五七干校进行劳动改造。直到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即将访华,冰心和吴文藻才回到北京,接受党和政府交给的翻译任务。此时,她与吴文藻、费孝通等人合作完成了《世界史大纲》和《世界史》的翻译工作。在这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政治生活极度不正常的情况下,冰心和她的人民一样,陷入了困境和思考。十年“文革”动乱中,尽管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但她面对一切都从容淡定。她始终关注社会主义祖国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她曾在《世纪印象》一文中写道:“90年来,我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心永远坚如磐石。”

第二次创作高潮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祖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冰心迎来了奇迹般的第二次创作高潮。65438年6月至0980年6月,冰心先是脑血栓,后骨折。疾病无法让她放下笔。她当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空巢》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随后创作了《一切都是上品……》等名作还有《远方的和尚》。在散文方面,除了《给青年读者的三封信》之外,他还陆续创作了《如我所想》、《我的自传》、《关于男人》、《傅坚杂记》四个系列的文章。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写作风格之独特,使她的文学成就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的请求、我的感谢和九十年代末发表的一封给读者的信,都以正直和坦率表现了她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爱。她先后为家乡的小学、国家希望工程、中国农村妇女教育发展基金、安徽等灾区人民捐款10多万元。捐赠了大量他珍藏的书籍、手稿、字画,并牵头成立了“冰心图书馆”。冰心作为人民的外交使者,频繁出访,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把中国的文学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带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1992 12 2月24日,全国性社会学术团体冰心研究会在福州成立,著名作家巴金任会长。此后,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活动。

鹤年过去了

1999冰心于2月28日21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因为他的一生刚好度过了一个世纪,所以后来被称为“世纪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