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孟寺散文

1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陪几个文学朋友去汝阳参加那里的孟庙祭拜仪式。可惜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盛大的祭祀活动刚刚结束。那些还没有完全散去的人,地上的纸屑,飘扬的彩旗,空气中浓浓的硝烟味道,都让我们觉得有些惋惜。

没时间仔细参观,又到了午饭时间。主人已经准备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炖肉。入乡随俗。我们也拿着大瓷碗蹲在地上,或者站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着馒头,喝着粥。半汤半菜的香喷喷,淡淡的烟火味,曾经熟悉的乡野气息,让我们大饱眼福。

2

孟庙位于孟垴村后公路旁的高冈上。从公路上望去,庙门也是气势如虹。看门楣上镌刻的名字,古朴典雅;门柱上的对联凝重。

爬上几级台阶,踏入寺庙。走在长长的红地毯上,前后左右不过几十步。正面的子庙高高在上,两边有两个庙,左右对称。子庙,绿琉璃瓦覆盖,双层飞檐,雕梁画栋,庄严凝重。两边的寺庙也是重檐斗拱,气势磅礴。正殿前有一条长长的游廊,游廊下有两座功德碑,上面密密麻麻地刻着捐款人的名字。院子中间有个神龛,聚宝盆里堆满了厚厚的香灰和锡纸屑。院子四角还有新栽的柏树和桂花树,生机勃勃。昨晚这里刚下了一场大雨,但是院子里没有多少泥和水。沙土使得踩上去很软。

这里的孟庙面积不大,方院只有三座建筑,无论是规模、气势、名气都比不上山东邹城的雅圣寺。小院幽静美丽,称之为孟氏宗祠似乎更为贴切。但寺庙不一定要大要小,只要能寄托情感,表达虔诚,承载信仰就行。

传统的寺庙好像都差不多,一个寺庙里应该有的建筑、雕塑、铸造、绘画、香炉、烛台、蒲团、泥塑、条幅等等,在这里都是一应俱全,无需赘述。然而,很明显,这座新落成的寺庙还没有时间进行更多更好的安排。一些珍贵的史料,如石碑、拓片、地契、家谱等,没有得到及时的分析;还有一些匾额、对联、条幅、横幅等书法作品,没有及时挂贴。

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个盛大的宗教仪式都会显得庄严而神秘。这座由孟族建起的孟庙,维系着他们的血脉亲情,承载着他们的寄托与信仰,彰显着他们的荣耀与骄傲。而这种朴素的文化追求,不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吗?

从下一个侧门出来,踩着松软的石子路,顺着一条田埂,来到寺庙后面的麦田。小麦已经发芽,长势良好。远处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远处,连绵的群山依稀可见。四面环山,风景如画,幽静。

孟庙门前有一个小湖,天空和树木倒映在水面上,楼房和房屋像晃动的黑玉。湖水不深,半潭就能看到蒲苇的根。沿着湖边小路,有一条长长的湖汊。溪水潺潺,清澈见底,虾米鱼儿一起游。在河的两岸,有丰富的水生植物,绿树和绿色的藤蔓。隔湖相望的,是孟子孙聚居的村落。他们在这里已经住了几百年了。

村在前,庙在后,是守护,是支撑,是支撑。它安静、肃穆、神圣、庄严。这里不仅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有孟先民的“天灵”。村民们喜欢来这里跪拜、交谈、祈祷。这种行为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思想洗礼,一种精神寄托。

或许,只有来到这里,他们才能更好地找到精神慰藉,找到文化自信。

下午,喧闹的人群渐渐散去,开始变得安静肃然。再一次仰望孟庙,感受不可亵渎的神圣。这里古柏虽不多,但也令人肃然起敬。这里有几棵刚刚种下的小柏树,却生机勃勃。来的时候经过村子中间,看得出村子并不富裕。但是,看到功德碑上村民自发捐的钱,我们真的感受到了一种信仰的力量。

站在孟庙中央,我们再次仔细评价了门楣上的题字、门柱上的对联、院中的题字和正殿悬挂的书法作品。我们被丰富的传统文化所陶醉。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场景,而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可以理解的气场,以及人们朴实的举止中透露出来的尊重和敬畏,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精神力量的巨大。村民们可以省吃俭用,不计得失,抛开旧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自发团结起来,出谋划策,捐钱捐物,建功立业。这样的信念不是虚幻的。这样的信念,看似理想化,实则真实。这其中,有对祖先的怀念,也有传统文化的承前启后。

的确,信仰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它能自觉不自觉地激发人的主动性,驱使人去完成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正是因为这样一种信念,这样一种力量,即使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村庄,村民们也在改变着自己的生存状态,用五彩缤纷的色彩和怡人的芬芳装点着自己的人生旅程。

面对越来越贫瘠的农村,我曾经感到悲哀。但是在这里,我又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就像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一样,哪怕是日渐衰落,哪怕是偏远落后,只要文化不消亡,只要信仰不断裂,只要精神存在,就会焕发生机,就会重新焕发活力。

众所周知,孟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与孔子并称“孔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仁政”、“民重君”、“性本善”等思想给后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然而,我们更熟悉的是孟母三次择邻、断教子的典故。可以说,没有,就没有孟子,他的贡献不能归功于余。

自然,这孟庙不仅供奉圣人,也供奉。这里不仅将成为蒙古族团结族人、联结感情、汇聚力量的地方,成为弘扬母爱、重视家庭教育的载体,也将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纽带。

孟母“三动”教,世道不同,子之圣,母之圣。近年来,许多学者提议建立以孟母为形象代表的中国母亲节。这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维系中华血脉,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

来去匆匆。但是满院子的香灰,一股烟丝,漫天的风,给我留下了一些深刻的印象。既是对孟氏宗亲的崇拜和祝福,也是对千年儒家文化的思想洗礼和精神涤荡。

孟子不会被忘记,孟母也不会被忘记。这一天是农历大年初一,再过两三天好像就是西方的母亲节了。朋友圈的大部分屏幕都是关于母亲的。回来的路上,我们再次点评了欧阳女士专门为此地所写的对联:

教育一个圣人,英气千古传;林逋三度出山,为九州树立了榜样。

最后借用欧阳女士的一句话来做《西江月》的结局:

庭中长碑无声,古树风前灰。几行断句,想单独聊聊的话。

破织走代代相传,邻里高风亮节。相信龙芯有良方,会被后人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