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乌拉熙春的家族遗产

在中国古文字研究史上,金广平、金启聪和乌拉熙春三代人致力于女真文字和契丹文字的研究,取得了享誉国内外的成就。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在纪念金启聪先生的悼词中称赞“一派三代三主,女真学、满学发扬光大,使中华文化的这一瑰宝发扬光大,这是中华文化的光荣。这符合当今联合国弘扬世界传统文化的伟大事业。女真学和满学的传播是无止境的,也就是米奇先生学术精神的传播。这才是真正的不朽!”(引自《金启聪先生逝世周年纪念文集》)。这三代人的研究历程,是中国学者从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艰辛历程的一个缩影。他们的研究成果代表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一学术领域的最高成就。

女真文字和契丹文字分别是金代女真和辽代契丹人模仿汉字创造的,其中女真文字与女真小字、契丹文字与契丹小字有区别。这些文字最迟在明朝中叶还不为世人所知,与它们所记录的语言一起淹没在中国古代文化的汪洋大海中。

金广平先生是第一个投入研究的人。他的家族收藏了祖先的著述和大量书籍。在这种家庭氛围的影响下,他养成了热爱文史的性格。金光平先生一生致力于古文字研究,带领后人走进了这个学术世界。不幸的是,王先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英年早逝,当时他的研究精力正处于顶峰。

金启聪先生年轻时就开始跟随金广平先生研究女真文字和金史。而写于上世纪40年代的《女真语言文字研究》,直到1964才在内蒙古大学以期刊专刊的形式发表。1980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女真语言的著作,至今仍代表着该领域的最高研究水平。1984年,王先生用十年的心血编纂了《女真词典》。他第一次整理了女真文字模仿汉字的偏旁部首,并逐字标注了与历史相互印证的出处、读音、意义和例证。虽然它被称为字典,但它实际上是一部女真研究的百科全书。上述两部著作的出版,奠定了中国女真语言研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基础。

金广平先生和金启聪先生尤其擅长将历史与语言相结合,以古文字的解释来研究历史,以史籍来验证古文字的记述。晋代女真,晋代历史上有记载,住在寒冷地带,没有房子,挖坑。女真大字中的动词“登”也表达了“楚”的意思,是当时女真生活习俗在语言和文字上的生动反映。金代初期佛教在女真族中的盛行,在金代历史上鲜有记载。女真大字“朝鲜庆元郡女真国碑”的解读,反映了当时居住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女真人广泛集资修建佛寺铸佛像,呼应了金代历史上金代始祖信佛来自朝鲜的史实。对女真大字《永宁寺碑》的解读,证实了明初辽东女真方言远至俄罗斯黑龙江下游东岸使用,辽金史籍明确记载属于中华王朝,女真碑文证明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三代学者乌拉熙春,自幼受家学熏陶,专攻文史。师从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马学良教授、日本著名女真和满洲科学家梁鸿教授,从事女真、契丹和满洲的语言、历史和文化研究。

爱新觉罗·乌拉熙春是研究女真和契丹的国际知名学者。她继承了自己的家学,在金广平先生和米奇先生的《女真语言文字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迄今发现的女真文字资料,并将其拓展到契丹文字的研究领域。近年来不断有成果问世,包括《女真文字研究》(2001)和《女真语言新研究》(2002)。2003年,凯米先生和乌拉熙春父女共同编纂了两本词典。一部是《女真语大词典》,以《女真语大词典》为基础,辅以《女真语书》和现存所有石刻中出现的女真文字。另一部是《满洲里与通古斯诸语言女真语比较词典》,总结了女真语的全部词汇,并与满洲里、通古斯诸语言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代表了当今世界女真语研究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