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后期(大约旧石器时代),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跟我一起看看礼仪的起源和发展吧!

一、中国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一)中国礼仪的起源

关于礼的起源,众说纷纭。总结起来有五个起源:一是神灵的礼仪;第二,礼是天地合一;第三,礼来自于人性;第四,礼是人性与环境矛盾的产物;第五,礼生于理,源出于俗。

1,从理论上讲,礼的出现是人类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

首先,仪式是为了保护自然而创立的?人际关系秩序?的需要。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以社会群体的形式与自然斗争,相互依存。人的社会性使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群体生活中,男女老幼都有差异,这既是一种自然的人际关系秩序,也是一种需要全体成员认可、保障和维护的社会秩序。人类所面临的内在关系必须得到妥善处理,于是人们在一系列?人际关系秩序?这是最初的礼物。

其次,它源于人类在满足自身欲望和实现欲望之间寻求动态平衡的需要。人对欲望的追求是人的本能。在追求和实现欲望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为了避免这些矛盾和冲突,有必要为他们做点什么。不再想控制混乱?做一份礼物。仪式

2.从具体的仪式来看,仪式起源于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

原始宗教中的祭祀活动是最早的,也是最简单的,以祭天祭神为主要内容?礼物?。这些祭祀活动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完善了相应的规范和制度,并正式形成了祭祀仪式。随着人类对自然与社会各种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通过祭祀天地鬼神的祖先,已经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调整日益复杂的现实关系。于是,人们从内容到形式,从最初的仪式到社会各领域的各种礼仪,都把侍奉神灵、祈福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延伸到了各种人际交往活动中。

(二)中国礼仪的发展

礼仪在其传承的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其演变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礼仪起源时期: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以前)。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后期(大约旧石器时代),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整个原始社会都是礼仪的萌芽期,简单虔诚,不具有阶级性。内容包括:制定了血缘关系明确的婚姻礼仪;区分部落内部等级的仪式系统;一些祭祀仪式是为了祭天、祭神而确定的;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做出一些表示礼貌和尊重的动作。

2.礼仪形成时期:夏、商、西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

当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将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成为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仪式体系,仪式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在这个阶段,中国第一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和制度。比如?五份礼物?它是一套礼仪规范和行为标准,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古代的礼仪书籍也是在这一时期编写和修订的。例如,周代的《周立》、《仪礼》、《李记》是中国最早的礼仪专著。在汉代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它们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之作,被称为《礼记》。

3.礼仪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 ~公元前221)。

这期间,学术界百家争鸣。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百家争鸣,研究和发展了伦理学,系统阐述了礼仪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的划分及其意义。

孔子非常重视礼仪。礼物?被视为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根本。他认为?不学礼仪,不以质胜文,文以质胜史,才不会野。温柔,然后绅士?。他要求人们用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他们应该怎么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倡导?仁者爱人?强调人要有同情心,要互相关心,互相尊重。

孟子把礼解释为对长辈和客人严肃有礼,也就是?尊重,礼貌?,又放?礼物?它被认为是人类善良的开端之一。

荀子巴?礼物?作为人生哲学的核心,放?礼物?把它作为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礼是极其人道的吧?。他认为?礼物?它不仅是一个目标,一个理想,也是一个行为过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安。?

关中巴?礼物?被视为人生的指导思想和维系国家的第一支柱,认为礼仪关乎国家生死。

4.强化期:秦汉至清末(公元前221 ~公元1911)。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虽然各个朝代的礼仪文化具有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直为统治阶级所用,礼仪是维护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的工具。这一时期礼仪的重要特点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女、尊父抑子、尊神抑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逐渐成为阻碍人类个性自由发展、阻碍人类平等交往、扼杀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

纵观封建社会的礼仪,有两种内容:涉及国家政治和家庭伦理的礼仪。这一时期的礼仪构成了中国传统礼仪的主体。

5.现代礼仪的发展

辛亥革命后,受西方资产阶级影响?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观念,中国传统的礼仪规范和制度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五四新文化运动清算了腐朽落后的礼仪,符合时代要求的礼仪得到了继承、完善和传播,那些繁文缛节逐渐被摒弃,同时接受了一些国际通用的礼仪形式。新的礼仪标准和价值观得到了普及和传播。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了以平等、友好交往、互助、团结为主要原则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增多,西方一些先进的礼仪、礼节传入中国,与我们的传统礼仪一起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社会主义礼仪的基本框架。许多礼仪从内容到形式都在不断变化,现代礼仪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量的礼仪书籍陆续出版,各行各业的礼仪规范陆续出台,礼仪讲座和礼仪培训日益普及。人们学习礼仪知识的热情前所未有。文明礼貌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未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国际交流的增多,礼仪会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东西方礼仪的差异

东方礼仪主要是指以中国、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为代表的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礼仪文化。西方礼仪主要指在欧洲和北美传播的礼仪文化。

1.在处理亲属关系时,

东方人非常重视家庭和血缘关系。血浓于水?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最稳定的人际关系就是血缘关系。

西方人有很强的独立意识。相比较而言,他们不太看重家庭血缘关系,更看重利益关系。他们明确划分责任和义务,责任必须履行,而义务完全取决于实际能力,从不勉强。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对个人利益的追求。

2.在表达方面。

西方礼仪强调实用性,表达方式直白坦率。东方向?简。作为礼物,一切都要有礼貌。与西方人相比,往往显得卑微和矜持。

面对别人的赞美,东西方采取的态度是不一样的。面对别人的恭维,中国人经常说?你过奖了?、?丢人?、?我还差得远呢?之类的话,表达自己的谦虚;另一方面,西方人经常使用?谢谢?表示接受对方的好意。

3.就礼物而言。

在中国,人际交往特别注重礼仪,重视礼尚往来,往往把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媒介和桥梁。东方人送的礼物有很多种。除了重要节日互相拜访,平时结婚、丧事、结婚、生日、升职加薪都可以作为送礼的理由。

西方礼仪强调语用交流,在礼貌的基础上力求简单方便,反对繁文缛节和过度礼貌。西方人一般不会轻易送礼物给别人,除非已经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在送礼的形式上也比东方简单很多。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送太贵的礼物或便宜的物品,但他们非常重视礼物的包装,特别注重礼物的文化风格和艺术品位。

同时,在送礼和收礼时,东西方也有差异。西方人送礼物时,总是直接向接受者解释:?我为你精心挑选了这份礼物。希望你喜欢?,还是?这是最好的礼物吗?诸如此类的话;西方人一般不会拒绝别人的礼物。接受礼物时,他们首先感谢送礼者。收到礼物后,他们总是亲自打开礼物,并称赞一番。而东方人则不同。中国人和日本人在送礼的时候也是下大力气,精挑细选,但是在收礼人面前总是谦虚恭敬的说?小礼物不算致敬,请收下?差不多吧。东方人在接受礼物时通常会礼貌地拒绝。收到礼物后,一般不会当面打开,怕对方因为礼物太轻或者不满意而尴尬,或者显得重利轻义,不礼貌。

4.正在接受治疗?老了?态度。

东西方礼仪在对待人的地位和年龄上也有很多观念和表达上的差异。东方礼仪一般以长辈和尊者为主,凡事讲究辈分。

西方礼仪崇尚自由平等。在礼仪上,对等级的强调没有东方礼仪那么突出,而西方人的独立意识很强,不愿意老,不肯收老,特别忌讳?老了?。

5.就时间概念而言

西方人时间观念很强,讲究效率。出门在外,总是带着笔记本记录行程和安排。一定要提前到,至少要准时,不要随意改。西方人不仅爱惜时间如金,还常常把沟通方是否遵守时间作为判断自己工作是否负责、是否值得合作的重要依据。在他们看来,这直接体现了一个人的形象和素质。

遵守时间顺序,培养西方人严谨的工作作风,做事有条不紊。西方人对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有明确的区分。他们不会在假期打电话谈工作,甚至会在假期断绝非生活联系。相对来说,中国人使用时间比较随便,时间观念淡漠。包括改变原来的时间和顺序,中国人开会迟到,老师延迟上课,开会做报告随意延长时间都是常事。这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认为不尊重别人拥有的时间是最大的不尊重。

6.在处理隐私权时

西方礼仪强调个人在任何地方的自由(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把个人的尊严视为神圣不可侵犯。在西方,互相冒犯?私人的?好吧,这是非常粗鲁的行为。因为西方人尊重别人的隐私权,也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隐私权。

东方人非常重视性占有、群体、人际关系的和谐、邻里之间的相互关心、问寒问暖,这是人类的一种表达方式。

三、仪式的概念和内涵

(一)礼貌,礼节,礼仪和礼节

1.里

仪式的本意是对神的尊重,后来引申为表示尊重的总称。仪式的含义是丰富的,既可以指为表示尊重和庄重而举行的仪式,也可以指社交中的礼貌。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确立并认可的行为准则。也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在《中国礼仪词典》中,礼仪被定义为特定民族、群体或国家基于客观历史传统而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规范、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为模式。礼的本质是什么?诚实?尊重、友谊、谦逊、关心和体贴。?礼物?它是人与人之间,甚至是国际交往中的一种相互尊重、善意和友谊的行为。

有礼貌

礼貌: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相互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为准则和精神,是一个人与人交往时的外在表现。它通过外表和举止表现出对它所接触的人的尊重。它反映了时代的时尚和道德标准,体现了人们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

有礼貌

礼仪包括?礼物?然后呢。乐器?两部分。?礼物?即礼貌礼仪;?乐器?即。乐器?、 ?风度?、?仪式?、?外观?,是礼仪和仪式的总称。

礼仪:在各种社会的具体交往中,人们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举止、礼仪、仪态等方面采用既定的、公认的规范和程序。

广义上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准则和交际艺术。

狭义上,通常指在大型或隆重的正式场合,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以示尊敬、尊重和重视的仪式。

有礼貌

礼仪: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人们互相表示问候、问候、祝愿、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关心的通常形式。礼仪是礼貌的具体表现,具有形式化的特点,主要指日常生活中个体的礼貌行为。

(二)礼貌、礼节、礼仪与礼节的关系。

礼是一种社会道德标准,是人们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准则。礼、礼貌、礼仪、礼节都属于礼仪范畴。礼貌是表示尊重的言行规范,礼仪是表示尊重的惯用形式和具体要求。礼仪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由一系列具体表现礼貌的礼仪组成。?礼貌?、?礼仪?礼仪?虽然三者名称不同,但都是人与人交往中的尊重和友好行为,其本质都是对人的尊重和关心。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有礼貌但不礼貌往往是粗鲁的;熟悉礼仪流于形式,充其量也只是礼貌而已。礼貌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礼是礼的本质,礼是礼的外在表现。礼仪在层次上高于礼貌礼仪,内涵更深更广。它由一系列特定的礼貌礼仪组成。礼仪只是一种具体的实践,礼仪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表达礼貌的过程。

第四,礼仪的功能

1.通信功能

礼仪行为是一种信息量很大的行为,每个礼仪行为都表达了一种甚至多种信息。在人际交往中,只有按照礼仪的要求,双方才能更有效地表达对交往对象的尊重、钦佩、善意和友谊,人际交往才能顺利进行和延续。热情的问候、友好的眼神、友好的微笑、优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不仅能激起人们的交际欲望,还能建立起彼此的好感和信任,能促进交际的成功和扩大,从而有助于事业的发展。

2.协调功能

在人际交往中,无论体现什么样的关系,保持人际交往和沟通的礼仪都是非常重要的。润滑剂?功能。礼仪的原则和规范制约着人的动机,指导着人在世间的行为。如果交际双方都能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仅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情感对立和冲突,而且有助于建立和加强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加有序。

3.教育功能

礼仪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社会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礼仪通过评价、劝阻、示范等教育形式,纠正人们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引导人们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协调人际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让全体国民接受礼仪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4.整形功能

礼仪讲究和谐,重视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行为美学中的礼仪引导人们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潜移默化地陶冶人心。人们的言谈越来越文明,人们的装饰越来越个性化,举止越来越优雅,这符合大众的审美原则,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精神面貌。

5.维护功能

礼仪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礼仪发挥着法律无法发挥的作用。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家庭的和谐与安宁,邻里的和睦,同事之间的信任与合作,都有赖于人们对礼仪规范和要求的遵守。社会上讲礼仪的人越多,社会就越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