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历史是怎样的?

20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证实,长江流域也是中国古人的发祥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7000多年前,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开始种植水稻。隋唐以来,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是明清朝廷的主要地区。

古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200万-300万年,至654.38+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长江流域是早期人类生存和进化的重要区域之一。在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中,发现了早、中、晚三个时期。

近年来发现,约200万年前,中国出现了生活在长江三峡地区的古人类,称为“巫山人”。1965年,云南省元谋县发现元谋人(又称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为早期猿人阶段晚期,比北京人更原始,可能使用过火。1988年,元谋县又出土了一个古人类超家族头骨化石,距今约300-400万年。上述发现证明,长江上游的滇中高原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继长江中下游地区1975和1976年(距今约5000 ~ 100万年)在湖北郧县发现两个古人类门牙化石后,该地区又于1989年(距今约100万年)发现一个基本完整的南方古猿头骨化石。石器时代早期的原始人类也属于长江下游安徽和县的“和县人”头骨化石,介于北京人和爪哇人之间,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猿人头骨化石。

湖北长阳发现的约6.5438亿+年前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长阳人”,属于早期智人或古人。

四川的“紫阳人”,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6.5438+0亿年,属于晚期智人。近年来,云南丽江也有类似发现。

新石器时代始于约7000 ~ 8000年前,其基本特征是出现了磨制石器、陶瓷和纺织品。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都发现了重要的遗迹。

长江上游除成都平原外,东部有三峡地区,西北部有甘孜、阿坝地区,西南部有安宁河、雅砻江流域的遗址。据初步统计,有几十处遗址,其中最著名的是巫山大溪文化遗址。经过1959和1975两次发掘,共发掘墓葬214座。壶、罐、杯、碗等家用器皿,以及耳环和饰物,代表了新石器时代中期到晚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几乎遍布江汉地区,尤其是江汉平原。仅湖北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450多处,已发掘试掘60多处,多分布在汉江中下游与长江中游交汇的江汉平原。屈家岭文化,具有早、中、晚三个阶段的文化特征,以薄如蛋壳的小彩陶、彩陶纺车、十字豆为特征。还出土了大量的稻子和动物遗骸,畜牧业也相应发展起来。饲养的动物种类增加了,渔业也建立起来了。这种文化的影响非常广泛。

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可以以河姆渡文化、马家红文化、良渚文化为代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在杭州湾附近,发现于1973。它被挖掘了两次。在出土的约7000件珍贵文物中,有成堆的稻谷和稻壳遗存,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证明水稻种植技术在6000 ~ 7000年前就已掌握。大量“骨头”出土,证明他们已经离开“火耕”,开始用骨头挖地;大型木结构建筑也有出土,出现榫眼和榫头,是已知最早的“干栏式”木结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