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船政的历史名片

马尾港与台湾省隔着一条浅浅的海峡,到基隆港的直线距离只有149海里。福建船政顺势而为,也成为晚清保卫台湾省的基地,为台湾省的建设和台湾省的近代化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但这一点往往被忽视。19世纪中叶,台湾省在海外被孤立,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生活在山区的高山族大多处于原始的生活状态,而早期生活在平原的大陆移民只是处于落后的封建社会。在清廷统治台湾100多年的消极政策影响下,台湾省防务建设发展缓慢,驻台部队军务懈怠,军事设施失修陈旧,海防力量极其薄弱。1871年(同治十年),日本以其人民被台湾省牡丹社杀害为由侵占台湾省,并于1874年4月,3000余名士兵从台南登陆,射向辽郎(今恒春),史称“牡丹社事件”。外来侵略迫在眉睫,清政府非常重视。同年五月,“船政大臣沈葆桢奉命视察台湾省”,“以钦差大臣身份,授台湾省等地负责海防和民族事务的大臣,以示对事务的高度重视”。沈葆桢与福州将军虞雯、闽浙总督李鹤年奏《备台省防大局分析》,提出“联外交、储利器、储人才、通消息”四点建议,以抵抗日军。抵达台南安平港后,立即会见台湾省镇、道官员,提出“讲道理、设防、开禁”三反侵略方针。从日军侵占台湾省的5月1874,到最后一批日军撤离的2月1874,沈葆桢带领官兵和台湾省人民,采取果断措施,使清军取得了军事优势。1874 65438+10月31日,中日签订《北京特别条约》,日本在获得50万两白银后,最终于65438+2月从台湾省撤军。近代历史上中国不断割地赔款,屈辱国家,但这次能救台湾省,福建船政确实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