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简介

秧歌是中国(主要是北方地区)流行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不同地区的称谓和风格也不尽相同。在民间,秧歌有两种称谓:踩高跷的叫“高跷秧歌”,不踩高跷的叫“土秧歌”。

现代所谓的“秧歌”,多指“地方秧歌”。秧歌历史悠久。南宋时,《武林外传》精心介绍的民间舞队中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喜林的《新年杂咏抄》明确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田乐”的渊源关系。

秧歌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清代吴喜林《新年杂咏》载:“秧歌也是南宋的花灯之乡”。“秧歌”的由来,中国民间有一种说法,古代农民在插秧拔秧等农业劳动过程中,为了减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痛苦,而唱着歌逐渐形成秧歌。另一个民间传说是“秧歌”起源于抗洪斗争。

为了生存,古黄河岸边的人们奋力抗洪。最后,他们赢了。大家兴高采烈地拿起抗洪工具当道具,唱着,跳着,表达着自己的快乐心情。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秧歌逐渐形成了舞蹈动作和舞蹈组合。第三个民间故事《延安府志》记载“社稷春扰,俗称秧歌”,所以从亭子上可以看出,秧歌可能起源于社稷日祭祀土地神的活动。

秧歌是中国北方人民喜闻乐见的代表性舞蹈,是中国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之一。它的前身是农民插秧时的歌唱活动,起源于农业生产和劳动。每年春耕的时候,几十个农民妇孺一起到田里插秧,一人打一面大鼓。鼓声一响,“群歌争鸣,日日不息”,称为“秧歌”。它最早以歌唱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为舞蹈和戏剧表演的形式,流行于中国的北方和南方。

秧歌是民间舞蹈的一种代表形式。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但由于流传地区不同,又有陕北秧歌、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谷子秧歌等。这种秧歌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一般舞蹈者装扮成各种人物,用扇子、手帕或彩色丝绸跳舞。

在表演形式上,开头和结尾都是大场,穿插小场。大场子是队形变换的群舞,小场子是两三个人表演的情节简单的舞蹈或歌舞。在一些地区,高跷、旱船、竹灯、花鼓等歌舞形式俗称秧歌(见《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