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村的历史

清光绪二年(1876),该村因洪水泛滥,居村从西地西部迁至西地东部。因为地势高,这个村子被命名为高村。

高村的街道建筑是独一无二的。主要街道都呈“D”字形,从东门向西有两条分支。一条拐向西门,一条由西通向北门。从街道中心到南门的道路呈“┗ ┓”字形,街道西面有一条丁字路通往李寨村。传说是为了防止战乱、土匪、黄祸,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设计的。石高村西边紧挨着黄河大堤,另外三面是高达一尺多的土墙。为了便于管理黄河,清朝在村南设立了总督衙门(俗称“温衙门”),在村北设立了河防营(俗称“五禹门”)。叶和乔福林曾长期驻扎在温雅。北营盘占地30余亩,东面为宽阔的训练场,中间为高大的土台供军官指挥操练,中西部为库房和军械库,其余房屋供营员、军官及其家属居住。现在一个姓李四世的人还在这里生活了100多年。在土城的东南角、西南角、东北角,还有一座炮塔,内有数门土炮,民国初年逐渐废止。从此,直到20世纪末,东明县的黄河事务机构“修防科”和“河务局”都设在这里。1934,黄河上第一个水文站——高村水文站建立。

高村黄河堤段位于黄河下游“豆腐腰”地带,呈上宽下窄的漏斗状。滩高堤根空,易发生塌岸或决口。据史料记载,高村在光绪四年(1878)、六年(1880)、十年(1884)三次违规。光绪七年(1881),直隶大明郡守许云魁、大顺光路刘生藻立碑纪念高村西南决口。石碑高170厘米,宽80厘米,上面的碑文是“高村关处”。

高村位于河北、河南、山东三省交界处。清朝光绪年间,高村大堤以西是黄河码头,水路交通便利。高村自建村有个市场,叫高村集。农历的每一天都是一个集合,每个月的第五和第二十五天是大会。高村市场繁荣,有几十家外国石油公司、运输公司、煤炭公司、粮食公司和杂货店。商人云集,人来人往,繁华有名数百里。来自山西、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省数十个县的商人、挑夫、逃离饥荒的难民和黄河管理者陆续在高村安家落户。因此,近百年来,高村的姓氏从20多个增加到100多个,所以高村素有“鸡鸣三省,百姓村”之称。

高村有几座古老的寺庙和剧院。大王庙位于温雅大院的东面,有三个大殿,里面供奉着金龙三王。黄王以守财闻名,朱王以锡闻名,苏王以闻名。相传都是宋代以来治理黄河的功臣。他们死后被加冕为王,以便后人祭祀。还有光绪、慈禧、李鸿章题写的木金匾额。关帝庙由清代当时的著名工匠康锡麟监造,青石板三级,中间竖立两根红漆柱,门上方悬挂“大哉甘源”的金匾。殿中央是一尊关帝全身像,左手长髯,右手持左通行证。左边关平手持金印,右边周仓手持大刀,都是站立的雕像。四周墙壁上绘有《桃花嫁义》、《三英战吕布》、《温酒反华雄》、《独骑千里》、《驱七军》等关帝生平事迹壁画,构思巧妙,精美绝伦,耐人寻味。除了大王庙和关帝庙,还有南海庙和城隍庙。国王庙对面,朝北,是一座花戏楼,中间挂着一个大匾。看起来左边是龙,右边是虎。中间像四个楷书大字:“声震苍穹”。每年农历九月十七日、十八日、十九日,在剧场唱三天戏,祭祀河神。

清朝时,高村有两所私塾。高村的村民不仅崇拜文学,也崇拜武术。是著名的武术之乡。清政府为了确保北营银库、兵器库和文武官员的安全,除了对士兵进行武装保护外,还专门请来当时著名的佛汉拳师宋金榜、李凤海。宋朝和李耳为了传授武术,在高村设立博物馆和学徒,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其武术风格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