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Xi安的城市变迁史

中午12,环城北路特别堵。窗外,一边是规模不大的餐厅和人头攒动的人群,另一边,马路对面,蓝灰色的古城墙像一位沉默的长者,屹立绵延,静静地俯视着这里的车水马龙。

这是明代城墙遗址,现在是城市的中心,过去是皇城。

古都遗址示意图

01 ?最早的双城,高枫在西周

农耕时代,城市一般会选择有水的地方。

与河床宽阔、两岸沼泽众多的渭河不同,丰河宁静而温暖,是关中平原上生活的首选。

诗经:

?“关关洛鸠,在河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简简仓,白露正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据说这一切都发生在丰河边。

《诗经》也说,“文王受命有此武艺,不只是伐拜,更是丰城。”你什么意思?

这是关于周文王姬昌在公元前11世纪杀死了郭崇公爵,建立了周朝,并在丰河西建立了都城枫泾的故事。

建都一年后,文王驾鹤西去,其子周武王姬发即位,在丰河东建濠井。

枫泾有祠堂和园林,经常举行祭祀活动;濠江是纣王居住的行政中心。丰浩与北京并行,成为中国最早的双城。

更重要的是,它们是Xi安建城的起点。

丰豪第二北京地理图

02 ?秦咸阳星城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定都咸阳,咸阳位于枫泾东北三四十英里处。

近130年后,秦始皇把咸阳改造成了一个宏大统一的帝国,也为城市的发展写下了一个聪明、勇敢、有抱负的始皇帝的性格符号。

秦代咸阳宫示意图

秦始皇的做法如下:

第一,抓军事,搞经济,抢人才,稳定城市发展的基本盘。

咸阳城横跨渭河南北,渭北搞军事和国家管理,渭南搞经济。秦始皇迁来12万富民富庶咸阳时,大多来到渭南,工商业经济发展迅速。这样就稳步实现了军事国防和经济发展的双腾飞。

二、仰望星空,在“天象”上下功夫。

秦始皇模拟银河星座,以咸阳宫为“天极”,渭水为“天汉”。与此同时,200英里范围内的270座建筑通过复杂的技术连接在一起,如车道、多条道路和隧道。最终,咸阳宫御所的天象,以星辰拱极的姿态,从精神到形式完全构建出来。

天象示意图

第三,以“遍天下,岂是王者之地”的大格局,展现霸气/野心。

我们知道关中平原易守难攻,秦朝以山川为天然卫生。利用经济和交通管制,凝聚周边郊县作为社会防线,构建关中平原经济圈。

是大格局吗?其实是野心勃勃。因为在始皇帝心中,城就是全世界的意思,不仅仅是关中。

以上三步,造就了著名的秦咸阳。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短短十四年,改朝换代让咸阳宫黯然失色。

03 ?汉长安,卫星城

公元前202年,西汉。

与秦以“天象”建宫观的计划不同,西汉建了七座卫星城,创造了封建王朝以前空前的关中城市群。

这种超先进的经济结构之所以能够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秦汉时期灵异丧葬工程的影响,二是汉武帝疯狂的修建。

卫星城:起源于陵墓城。

在政策上,皇帝在搞陵城工程的同时,把旧的世家大族和全国各地新兴的权贵都迁移过来,充实陵城,避免成为空城。

市场方面,人们来了,发现城里到处都是中央宫殿,土地和商业供应不足,不得不去灵异地区生活、工作和消费。

随着长安城中央集权,人才、资金、经济活动向灵异区集中,形成了卫星城。

中心城市:宫殿很多。

长安的宫殿很多,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如图。

汉长安城示意图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迁入秦咸阳郊外的兴乐宫,改名长乐宫。

两年后,未央宫和龚蓓建成。

在经历了通过文景之治复兴民生的短期修炼后,汉武帝时期开启了疯狂恶魔的建造模式:

公元前138年,上林苑建成;

公元前129年,他横渡运河;

公元前120年,昆明池开启;

到公元前104年,章贡宫建成的时候,城内的地方已经很紧张了。据记载,“皇帝在未央建广天,以城为小处,而在宫西建横城飞阁,建章宫,筑上下路。”

公元前101年,明光宫和桂宫也相继建成。

于是一路城市建设,硬生生的让汉长安三分之二的土地变成了民房。除了各大政府机构、帝国朝臣的住宅,以及皇家和政府生态圈支撑的普通百姓的住宅,城市基本没有其他功能的空间。

65438座+0座宫殿中心城市+7座陵墓卫星城市,形成了关中城市群,规模远远大于同时期的罗马、拜占庭、巴格达,成为世界名城。

然而当盛世耗尽,王莽取代汉,长安毁于一战。后来包括东汉、西晋在内的共计10个朝代也在此建都,延续了近800年,但没有秦汉的鼎盛时期。

04 ?宫城、皇城和外国郭城的创业模板

公元582年,隋。

隋文帝从北周政权那里继承了汉朝的旧都长安。而旧都地下水污染严重,北面渭河不定,是被淹的隐患。隋文帝不得不考虑建新都。

东南的龙首院南坡是这片土地的最高点。在建筑师宇文恺的主持下,龙寿园建起了新都,取名大兴。

隋朝的统治在中国历史上是昙花一现,只有37年。但大兴新都宫城、皇城、外郭城的城市结构,却是后世长安长久的榜样!

隋代大兴城示意图

05 ?古都Xi的最高光时刻。

公元618年,唐太宗定都大兴,改名“长安”。

耀眼的亮点体现在具象城市的建设上,规模宏大,气势浑厚;在抽象的经济发展中,体现为文化的兼收并蓄。

首先,长安城规模和气势的承载框架由三宫、108方、东西城组成,以宫城承天门、皇城朱雀门、外郭城明德门为轴心,布置棋局。

唐代长安城示意图

三座宫殿。

太极宫类似隋朝的大兴城。是皇帝办公和日常生活用的,西边有宫廷宫殿,供宫女休息;在东边,有太子居住的东宫。

在太极宫住了一段时间后,唐太宗发现它很潮湿,于是他在太极宫的东部建造了大明宫,后来成为唐高宗的办公室。

兴庆宫是唐玄宗做临淄王时的住所。他登基后,这里成了他和杨贵妃的住所。可以说是很深情了。

108平方。

南北有11街道,东西有14街道。棋盘路隔114方。郭城东南角划入曲江池后,除去东西城所占的土地,实际为108平方。

广场有四个门,广场上有十字街、曲径巷、大宅。想了解更多唐代的方文化,可以看《长安最长的一天》。

东西方城市。

东城离三宫很近,周围都是皇亲国戚,名流云集,卖奢侈品的,就像现在的CBD。

西方市场就杂多了,对于普通人和外商来说更接地气。

“花往何处去,笑入胡姬酒铺。”是关于西部市场的。

长安十二点剧照

其次,长安城的经济繁荣与唐朝的兼收并蓄和开放是分不开的。

唐朝的国力在世界上处于C浪之巅。唐代各国商人云集长安城;近百名驻外使节前来学习交流,国子监和太学也接纳了3万多名全球人才;、胡食、胡妆随着移民给长安带来了新的风俗,如胡床上的小马扎,使唐人不再拘泥于跪姿,成为时代潮流。

花开花落。唐朝繁荣的长安城在唐昭宗时期经历了几次火灾和战争后变成了一片废墟,只剩下皇城。

06??明清民国时期的Xi安,西北中心

明清和民国时期,Xi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

明城是在一座建于唐代的新城镇上向东向北扩展而形成的。东西向和南北向的街道是城市的骨架,钟鼓楼是城市的中心。

清代Xi安府城的总体规模没有变化。城东北的满城是封闭的军事区域,东南角的程楠是汉军的驻军。只有城西半部留给居民居住。

清代Xi安空间示意图

民国时期陇海铁路到达Xi安,Xi安经济趋于活跃,棉纺、面粉、纺织工业兴起。

值得一提的是,明城墙是目前中国最完整的城墙遗址,触手可及;市中心鼓楼附近的清真寺,回民街区的文化底蕴,今天依然存在。

明城墙场景

07 ?“开发”还是“保护”?这是一个问题。

对于Xi安这样的古都来说,她在建国后的发展,关键是看她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冲突。

这是Xi、北京等古都面对新时代发展必须解决的课题。

纵观建国以来Xi安的规划,没有大的失误,也没有经典之作。处理Xi安的新老问题的方法是跟随北京。

1950,梁思成、陈占祥提出北京城市规划梁陈方案。建议在复兴门以西建立新的行政区。把老城区分割出来,尽可能地保护它。

没过多久,与梁晨的计划大相径庭的苏联“以老城区为基础进行扩张”的计划得到了中央的认可。

1953年,北京的一次重要会议确定了北京拆旧建新的决定。梁思成当场泪流满面,梁晨的计划胎死腹中。

梁晨的方案示意图

Xi安的情况也类似。1950,Xi安城市发展规划拟在明城西侧建设新城。但1952重组的计划叫停了西进战略。而是以老城为中心向外发展,在老城上建设新城。

中心区发展商住,东郊发展兵工纺织,西郊是电工城,东北郊区重点遗址保护,南郊发展科教文化。以上,共同构建了现代Xi安的空间原型。

1966年3月12日,邓小平视察Xi安飞机制造厂。

20世纪80年代,对古都保护的要求收紧,同时出现了快速城市化。1983批准的《Xi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加强了遗址的保护和环境管理。在城市空间中,开启了单中心同心圆模式,这种模式有时被称为“摊大饼”。

90年代以来,房地产业腾飞,新区新城建设激增,城市规模扩张步伐加快。轴带、多中心、卫星城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选择。

1992年,Xi安着手编制《Xi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提出“中心组团,外围组团,轴向分布,带状发展”。西部的高新区和南部的曲江也在这个阶段获得了新的影响力。

《Xi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确立了主城区、陇海线经济发展轴、关中环线轴、带、环、多中心的城市格局。

第四次规划交通图

规划中朗朗上口的想法和现实可能有距离,卫星城和多中心目前还没有真正兴起。

从秦汉唐的发展可以看出,城市中心形成的路径离不开人才的聚集。

而人才是跟着行业/职业走的。

08历史给Xi安的礼物

Xi有许多文化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0余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200处,登记在册的文物点约3000处,秦始皇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Xi安的历史真的很沉重。

过去,王朝倾向于在Xi安建都,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然而,当城市间军事防御的重要性消退,经济发展领先时,防御和屏障成为制约因素。

唐朝以后,中国经济重心东移,南北、东西经济差异的长期积累,加剧了古都Xi安赶超的难度。

历史赋予Xi安不可复制的文化创意软资源。

前生秦的进取开拓,今生唐的开放多元,都为这片土地、人、俗注入了长久的创新基因和文化底蕴。创新和文化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承载能力之一。

Xi安的未来会怎样?

要破旧立新,乘风破浪,寻找发展新优势。

结束

城市发展参与者的空间观察笔记

个人观点

如果你觉得不舒服。

请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