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仙观的历史演变

五仙寺在历史上屡建屡废,现址也历经多次变迁。据相关史料记载,北宋时期广州有一座供奉五仙的寺庙。南宋嘉定年间(1208 ~ 1224),该寺迁至西湖玉液池畔,即现在的西湖路附近,名为丰镇寺。南宋末年,它迁到了任光路。明朝洪武元年(1368),五仙寺毁于一场大火。直到洪武十年(1377),终于移至惠福西路破山巷,由广东省调配使节赵思鉴所建。明清时期,五仙寺相当宏大,有十几个大殿。原有照壁、牌楼、山门、中殿、后殿,两侧为东西斋、三元堂、玄关。照壁、牌坊、中殿、三元殿、廊都已消失,只有义门、后殿、东宅、西宅、“岭南第一楼”等一些老建筑可供游人参观。

五仙寺的外观是三室宽两室深,绿琉璃瓦歇山顶,青砖石脚。石门额上“五仙古观”大字,为清同治十年两广总督芮林所书(1871)。易门还保存着一对用树竹岗火山岩雕刻的石麒麟,是我国非常罕见的珍贵文物。

易门东原惠福西路小学内有一个环形跨栏池,池内有十块天然红色沙石,宽约4米。这是一块难得的原石,也就是老羊城八景中的“耳石”。仔细一看,“不朽的拇指痕迹”就在石头表面的凹陷处,看起来像一个大脚印。

进了仪门,就是中殿的废墟,然后就是后殿。后堂宽12米,进深10米,堂高7米。它坐落在山顶上,有着双重的屋檐,覆盖着绿色的琉璃瓦。脊柱两端饰背纹,中间为两个倒爪,中间脊柱刹为宝饰。殿主桁架上刻有“大明嘉靖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字样。内檐铺6层为3抄斗拱,布置精巧,四壁相隔。本来就是方形的门窗,灵巧通透。整个后殿具有明代广东古建筑的特点,也是广州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

解放前,“五仙庙”位于惠福西路内街,是广州2000年建城的历史标志。据说古代有五仙骑五色羊,五只羊来到广州海珠广场原五仙门电厂附近(电厂原址为五仙街)。五仙的到来给广州带来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为了纪念五仙的幸福,广州被称为“羊城”。

“五仙观”是公元265年金代珠江的“婆山古渡”,江面1.500米。现在,大海变成了桑田,到了明代,作为“耳石洞”列入羊城八景。清末民初,广州拆除城墙扩建道路。“五仙观”因是羊城之福,故名“惠福道”。2000年,“五仙观”周边近万平方米的房屋被拆除,2004年,五仙观恢复原貌。

惠福西路靠近解放路的那段,是省港澳著名的灯笼街。有很多纸店,制作出栩栩如生的灯光、人物、动物、古宅,也是牌楼艺术家(棚工)聚集的地方。解放后,由于迷信,灯笼街消失,艺人跳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