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的历史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服装的历史相对较短,只有一两千年。当人类从愚昧中挣脱出来,开始制造工具和狩猎的同时,也就有了服装的雏形:吃生肉喝动物血,穿兽皮盖树叶。此时的“服装”有其最原始的三大功能:御寒、护体、遮羞,材料直接取自大自然。后来发现有些树皮沤制后留下长纤维,可以用来缠绕、结网,也可以用来在身体周围形成片状,就是纺织品的前身。此时大约是神话传说中伏羲的渔猎时代,距今约1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末期。

然后就到了神农的农牧时代。据说神农的教民种植了麻粒,开始有了农业和畜牧业,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飞跃。它使人类摆脱了直接依赖自然,逐渐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生活资源。人类最早使用的纤维是葛藤和大麻。它们的茎可以剥皮浸泡形成松散的纤维,然后用石锭子把这些纤维拧成线和绳,织成渔网和织物。人类进入纺织时代,服装正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新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开始生产养蚕、缫丝、丝织。起初,人们可能只知道这种昆虫吃茧中的蛹来充饥。后来,在用嘴咀嚼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茧壳可以提取长纤维,用它制成的织物比大麻、葛藤织物更高贵、更柔软、更舒适。于是,传说黄帝的公主嫘祖带领百姓养蚕织丝,开创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丝绸。考古发掘证明,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丝织品距今已有7000多年。与传说中黄帝的雷祖时期基本一致。

从那时起,也就是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服装的功能开始在美观、装饰、等级和尊重方面有了延伸的意义。在此后漫长的奴隶和封建社会,丝绸价格昂贵,只有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能穿。普通人只能穿亚麻衣服,这被称为“布衣”。而且服装的颜色等级也很严格,比如黄色是皇帝专用的,违规使用会导致死亡。

棉花从印度传入中国很晚。由于种棉比种麻方便,产量高,加工简单,穿着比麻舒服,所以发展很快,形成了棉、毛、丝、麻四大类纤维原料。这四种纺织纤维一直到近代都是人们用来做服装材料的。

1900年,首次用化学方法生产出人造纤维。这种纤维的原料仍然是木质纤维素和棉短绒。人们只是用化学手段将其溶解,加工成纤维,所以称之为“再生纤维”更为准确。二战期间,中日两国的丝绸业损失惨重,生产丝袜的原料严重不足。美国杜邦公司研制出一种合成纤维:Nylon66(尼龙,尼龙)专门用来代替丝绸生产丝袜。这是人类首次利用非纤维原料,通过化学合成获得化学纤维。此后,聚酯纤维(涤纶)也开始出现,并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纤维。除了尼龙和聚酯,人们还逐渐发明了维纶、氯纤维、氨纶、腈纶、丙纶以及基于这些原料的各种改性合成纤维。

蚕丝纤维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纺织原料之一,由于产量有限,生产工艺复杂,在成本上无法与合成纤维竞争,已经退出了主导纺织纤维的地位。而蚕丝纤维的安全无毒和穿着舒适性是各种化学纤维,甚至是其他天然纤维无法比拟的。现在科学蓬勃发展,崇尚回归自然,舒适保健越来越受重视。穿贴身的真丝内衣是服装领域理性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