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写作指导:以小见大

可以分为小问题大做文章和小问题大做文章两种方法,但这两种方法都是基于小问题。在小地方落笔,着眼大事,叙述小事,描写细节,分析小现象,却表现出重大主题,阐述深刻道理,这种手法叫以小见大。使用这种方法很容易选择材料。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挖掘,善于倾听,善于观察,琐碎的事情随处可见,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用这种方法容易抓住材料,比大题材更容易驾驭,不会顾此失彼。这种方法的应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主题与主题的反差之大足以产生震撼的艺术力量。要尽力发掘典型材料的典型意义,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一定的思想高度审视材料,但不要脱离材料“大”“大”的实际情况,任意抬高主题。

1.搞个大买卖。

大题小做,就是把一个内容很广的题目作为自己想写的小事件或文章,为大题、广题、虚题找到一个小突破口,从小处入手,最后像“小题大做”一样,用小主题体现大主题,从小主题中挖掘出深刻而闪光的思想。有主题,有想法,有联想。题材的简单化,是指从写作题材复杂的结构构成中,选取看似普通,却被普通人忽略的事物,对这些“小”的展开,表现出整个事物的“大”。在这里,这些“小”应该能反映出原来整个事情的本质。化大为小的概念,是指从一个大主题中找到一个“小”的意义,作为表达大主题的出发点。联想的简化,就是把联想的终点从联想中拿走,扩大联想的空间。这里的“小”多指细节。无论哪一类的范畴是大是小,都是从“小”的角度来写的。做大题,做小事的要领如下:

(1)宽题窄作。限制的一般方法是在标题前面加修饰语,后面加中心词,前后都加。比如“父亲”可以写成难缠的父亲,父亲的荣耀,父亲的遗憾,父亲——执着的一代,对待父亲就是对待传统...这种限制缩小了该条的范围。

(2)见微知著。作文不想面面俱到,但要尽量用800字写出这个题目范围内的一个点、一个侧面、一个感人的片段,更加深刻、丰富、生动。如巨款,并非所有的文章都是庞文华的篇章,而是一些普通的东西,能让人体会到生活的味道。

(3)不要太琐碎。所谓“因小见大”,并不是自吹自擂,无限遐想,故作惊人之笔,而是从生活中平凡的小事中去构思,从而发现最本质的一点,举一反三,延伸拓展,收到言之凿凿,以求传神的效果。选择最精辟、最有代表性、最有反思性的一点,“人见人不发”,写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

参考示例

品味生活

这个世界上什么最美?有人说它是花,因为它娇嫩;有人说它是树,因为它挺拔;有人说是藤条,因为很坚韧。答案当然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答案。让我们品味不同的人生。

一束鲜花,娇艳。悲伤的人说“花瓣像眼泪一样流过的地方”;快乐的人说“花儿对我微笑”;忧郁的人说,“森林里的花在春天已经枯萎了”;幸福的人说:“桃花相映红。”有人说花是有感情的:“落红不是没心没肺的事”;有人说花无情:“漂泊桃花流水游”。花没有变,变的是人的心情,是“花年年相似,人年年不同。”看一束花就能看出一个人。看他的脾气,品味,性格,看他的心情,气质。

在这个世界上,人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回答了自己的内心。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有人兴高采烈地嚼着苹果回答——等我吃,牛顿却回答万有引力;为什么太阳从西边升起又落下?有人回答太阳绕着地球转,哥白尼却回答太阳中心说;盲人能看见什么?有些人难以置信地摇头,但海伦·凯勒回答“如果你给我三天光明”,这句话传遍了全世界。我们无意苛求答案的完美,但正是对这些问题的品味和探讨,让我们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然而,面对生活的问卷,我们的回答可能要困难得多。我们在利益的驱动和良心的鞭策中挣扎,在自己内心的审判中困扰。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有的人随波起伏,必将消失,而圣地亚哥这个老人,为了心中不灭的信念,与巨鲸搏斗,如同天地间的巨灵。面对车内歹徒持枪抢劫,有的人不敢上前或悄悄躲避,但有的人甚至会大喊一声,上前一步。面对青藏高原贫乏的空气,有人问心无愧地享受着城市凉爽的空调,但孔繁森却选择将自己的生命植于阿里深处...从这些回答中,我们深刻地品味了不同的人生,我们深刻地品味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不同的答案诠释不同的人生,启发我们深思。作为选择,我们要守护心中那盏永恒的灯,向着光明的彼岸前进。我们有权利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就像我们有权利对很多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我们要记住,这种人生有自己的味道,有道德的味道,有祖国的味道,有历史长久的味道。

这篇论文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大题小作”。文章的题目很大,“人生”的视角很广,但作者用了很多具体的事物和现象来表达自己不同人生的丰富内容。开头给出了不同的美的答案,内容具体。然后写的是对同一束花会因为心情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内容真实具体。这篇文章不仅内容充实,而且令人信服。

2.小题大做。小题大做是用小主题表达大主题的一种方式。有的题目作文角度窄,范围小。要想写出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作文,就必须运用联想,跳出小圈子,开阔视野,挖掘思想深度。生活中有些物质看似普通,却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主题放到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深入探究,就能收到“一滴水映出太阳的光辉”、“窥一斑而知全豹”、“一叶落知秋,一芽绿显春”的艺术效果。小题大做,要点如下:

(1)眼光独到。这类小题目常见于竞赛题目,如第八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比赛《看一个农民工喝水》《苦瓜研究》。如《七一》纪事报《劝你别喝多了》。单纯记录7月1日的活动和事件,太单薄了。谈酒精中毒对人体的危害,似乎局限于个人圈子,缺乏一些社会性。很难写出小题的轻重粗细。所以要求学会细心观察,认识人,认识古,判断堂下之阴,认识日月之行,阴阳之变;看到瓶子里的冰,就知道世界的寒冷,鱼和乌龟的躲藏。

(2)能以小见大。不是随便捡个小东西就能说明大道理的。还有一个深度挖掘和细致处理的问题,就是从本质上把握“小事”与整个时代、社会、人生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构思的时候要以小见大,以大见小。虽然笔满“小”,但眼睛永远是“大”。比如《压岁钱》的作文题目,可以联想到以下几点:一个有钱的大叔给压岁钱时的神态,人们对他的恭敬态度,以及自己的感受;可怜的老奶奶给压岁钱时真诚而尴尬的表情,人们对她的鄙视态度,以及自己的感受。最后的结论是:真情是金钱无法替代的。联想就这样构造了整篇文章,它通过围绕“压岁钱”的一些小事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大的“本质”

(3)良好的延伸和发展。有开放的心态和丰富的联想。一滴露珠可以想象黎明的清新;一颗冷星可以想象夜空的宁静;一朵浪花可以想象大海的浩瀚。你能看到人们看不到的,想到人们想不到的,一粒沙子看到世界,一句话看到真相。要尽可能开发“素材来源”,把那些相关的内容串起来,丰富文章的容量。比如在日常琐事和常见情况中,“妈妈只洗了一只鞋”这个标题足够小,却能切入“家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这个大问题;再比如,我们也可以将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与某种哲学、风格、精神品质联系起来,从一个到另一个进行联想,从而通过题目中具体的人事风景来表达人类的普遍感受和抽象道理。同时可以把主题放到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使文章跳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表达时代精神。当然,小题大做也要有个限度,不能任意膨胀扩大。

参考示例

举手投足

生命的车轮在缓缓前行,人类从年幼无知的种群成长为高度文明智慧的生物。知识和责任让我们逐渐摆脱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越来越多的思考善待自然。而我想说,善待自然,请从你的手势开始。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环保主义者。他们可以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抗议日本人对鲸鱼的残酷捕杀,他们也可以建造奇怪而坚固的木屋住在树上,以反对商人对森林的砍伐。有时候,我们不禁觉得这样的勇气和壮举离我们太遥远了。没有错。但爱和善良并不总是要用惊天动地的牺牲来表达。举手投足之间,可以表现出对自然的善意。

弯下腰绕过低垂的树枝,轻轻拾起被风吹起的花朵,慈爱地送走不小心落在你书上的小蜘蛛,慈爱地对待无家可归、饥肠辘辘的流浪狗...生物之间平等的爱和尊重从手势中显露出来。别以为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因为自然体现在每一个弱小的生命中,每一个小动作都是在珍惜和保护自然。我们需要大规模的环保运动,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小而细致。

漫画《西游记》中有一个场景给我印象最深:唐僧正在打坐诵经,突然一只蚂蚁落在他手上。唐僧也没有粗暴的甩甩手掌或者直接碾过虫子。他只是轻轻地把蚂蚁的手放在地上,让惊慌失措的蚂蚁安全离开。记得小时候看到这段话总会嘲笑唐僧的迂腐虚伪,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是善良让我成为了慈悲的圣人,展现了佛祖的爱与智慧。同样,当我们在举手投足中积累对自然的善意时,谁能说我们不是真正的环保主义者?

谁说人类要用博爱的普世观看待自己和地球?世界观告诉我们要学会平等对待自然,把人类当成地球上普通的一员。说到把想法转化为行动,我觉得要从最微观的角度看世界,看自己的行为。因为这是一个小小的善举,却折射出一颗灵魂的光芒,折射出一颗充满爱与美的赤诚之心。

点评:文章很成功。本文知识至上,“以小见大”的思想集中而深刻,强调手势之间要善待自然,符合命题要求,敏锐击中社会热点,将手势等微观事物与保护自然的宏观命题有效结合。当然,把细节写在漫画里,会给文章一个具体可感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