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构建课堂文化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结论:教育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内外的师生关系。课堂效果反映了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做出积极的努力。教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尊重他们的思想,善于启发他们。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鼓励和批评才有实际效果,否则会产生负效益。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教师要谨慎委婉,不要放弃努力;教师要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他们建立和谐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教师教学的态度,从而使教学活动得以很好地开展,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第二,目标设定的合理化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切合实际,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适应学生的发展,使目标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制定三维教学目标时,首先要学习课程标准,准确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找出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其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不要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追求面面俱到,繁琐且难以实现。最后,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分层目标,关注弱势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开始。只有每个人都进步发展的班级才是高效的班级。

三,课堂教学场景

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应该是“在场景中展开,在活动中推进”。历史知识具有过去的特征,历史不可再现,更不可重复,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多种教学情景,使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化。教师要运用或渗透情感,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录像、电视和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以及学生的表演,渲染出一种生动、形象、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途径、多层次、多角度地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感受和探索历史,想出各种办法来拉近失落的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第四,教学内容的问题

古人云:“不急不发,不怒不发”。高效课堂的教学内容必须是问题化的,即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在知识的关键点、能力的生长点、德育的渗透点设计一些有价值的综合性问题。当然也不要问太多问题,笼统地问或者毫无疑问地问,因为问太多问题会大大削弱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设计问题应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和贴近学生实际,做到教学内容有问题,问题答案有重点,要点有条理。

第五,教学方法多样化

高效课堂应实施以探究学习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和教学条件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倡导教学形式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利用课程教育资源,提供多种辅助教材,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是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比如:课堂上的小组讨论;举行辩论;举办历史讲座和讲座;评价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查历史遗迹和文物。

第六,组织课堂总结

一堂高效的历史课中的课小结,是对整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对这节课知识点的总结。在课堂总结中,一定要把知识结构组织起来,通过归纳和概括,把整节课的内容系统化、简洁化,结尾要总结得条理清晰,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当然,这里的归纳可以是传统的老师总结,比如通过幻灯片或者电脑设计一个有明确条目的表格。也可以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指导,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这节课进行总结,列出这一总结要点所包含的知识细节,勾勒出整节课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大大提高。

总之,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必须在课前下功夫,在课堂上组织实施。备课一定要准备好标准,准备好教材,准备好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解教材,还要仔细推敲教学的重难点。还要了解“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要高效严谨,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在目标的检测上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只有这样,我们的历史课才能真正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