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入空旷无垠的空间!我以前是靠看呼吸入禅的!

老尹:(摘自恒河手印)

什么是固定的?众所周知,要成佛得道,必须静坐以发展智慧,证明菩提。但肯定有很多种,比如来禅谈四禅八禅,修行者从最初的禅修逐渐上升到二禅三禅直到四禅的天顶就是四禅。然后,从空寂无涯处知无涯处,无涯处,而入无念处,为四空天。加上前四个禅定,共有八个禅定,是渐进修行的禅定。祖禅不是这样的。祖禅是一种冥想,一种顿悟,一种证道。他们不修习这种禅定,却以大智慧开悟本质,亲自证佛本性并坚守。他们说:出什么进什么,不是什么大的决定,但是你不迷茫是真的。如果你对任何一个境界都不动摇,那就叫大决断。你不是一见美色就动心,一见金银就贪婪,而是定在禅定。甚至有人认为,能坐几天几夜,或者几年不动,是一个很大的决定。其实是不对的。这不是一个重大的决定,但它是由灭绝决定的。他们的第七识法坚持在当下,但不取外六尘环境,知灭耳是错误。一旦做了决定,环境的反应会比决定之前更好。这种模棱两可不是什么大的决定,所以禅宗不提倡修这种决定。这里有个例子可以证明。以前六祖遇到卧轮禅师,禅师说:“卧轮有招,能断一切念;环境我不起,菩提越来越长。”卧禅大师自诩禅修功力深厚,说他能终日心不动,在任何境界都不动摇,菩提的智慧与日俱增。看起来这真的很棒,但这是不对的。为什么?你住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死在那里。我们成佛,活佛,不是死佛。有一个活泼奇妙的用处,不是坐在那里不动,所以这个不是正定的。正定可以用得很精彩,没有任何出入。如果你在那里有“固定的工作”,坐着不动,用不上,这有什么用?于是六祖救了他,说:“慧能无招。”你有本事,我没本事。说到技巧,现在很多和尚都痴迷于“技巧”。我有神通,“技能”很棒。你没有神通,但你没有“技能”。他不知道自己被降世神通附体了,已经掉进陷阱死在那里了。和尚住的地方,被住的东西挡住了,本性光明,不能成佛。所以,你虽然有神通,但不会成佛,将来会成妖。要成佛,就要有一颗空空的心,没有执着。所以六祖说“慧能无招”,我慧能无招,就是说你有本事,我没本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有一招,已经有了一个坠落的地方。本性纯洁而赤裸,赤裸而赤裸,法不立而一尘不染。就在不久前。“慧能无招”是卧轮坠落的地方。“继续思考”,我不切断所有的思考。为什么?我要利用一切众生。佛是活的,无量用的,不是死在那里的。佛生的时候,也要用思想。他告诉我们,思想可以不用动能来表达吗?所以说:“继续想”。没有必要摧毁任何思想,因为我们仍然需要它派上用场!《觉远经》说:“当你生活在万物之中时,你不能妄想。”然后它接着说,“当你妄想的时候,你永远不会死。”你要灭了虚妄心,正念就没了,你就死了,因为虚妄心是发自内心的,就像波浪从水中升起一样。如果海浪熄灭了,就没有水了。如果我们把假心拿出来,它就会成为一块基石。还能成为道士吗?那是一块大石头,一块大木头,一块大泥块。所以,不要看着一个人安顿一个星期或几个月。几年甚至几百上千年,都没用。想证道,就要开圆,如实修行,在境界中孜孜不倦地锻炼,远离自己心灵的虚幻境界。你不能坐以待毙,那是死路一条,你不可能成功。

这里还有一个案例可以证明这是真的。很久很久以前,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女人坐在佛陀身边,安顿下来。文殊菩萨来看,这个女人怎么这么不守规矩,居然在释迦牟尼佛身边定居。应该是远远落后于佛祖了。所以,在女方面前打响指,叫她做决定,但女方还是没动,没做决定;文殊菩萨见妇人未定,显神通,抱了三十三天,妇人仍未定。文殊菩萨,第一眼就把她扔进了十八层地狱,可她还是无法决断。释迦牟尼佛说:“你不能要求她决定。下面有菩萨无知者,可请她定夺。”话刚说完,下面的王铭菩萨来了。佛说:“你来得正是时候。就请这个女人做个决定吧。”无知菩萨在这个女人面前弹了弹手指,这个女人就完蛋了。这个案子很混乱,因为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七佛之主,她的智慧极大。她为什么做不了决定?但王明菩萨只是下面的菩萨。他怎么能告诉这个女人打个响指就做决定呢?这个公案要从本质上看,这个女人考虑进去已经是大错特错了。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你住在禅定里是不对的。想成佛,一点都不要拘泥,要活灵活现的发挥出精彩的作用。你不应该生活在冥想中。这个女人肯定是先犯错,然后文殊菩萨呢?它代表伟大的智慧。大智慧不是很好吗?但我们所谓的智慧是世界的智慧,不是般若大智慧。要成佛,就要摆脱这种妄想。你聪明睿智,就是你所知的和你所知的愚蠢,堵住了你的开悟之门,阻止了你开悟。以前孔去见老子,老子就跟他说,“掴儿之”,就是叫他把自己的聪明智慧取消掉,敲下来,让他只有在心里什么都没有,没有地方住的时候,才能悟道。因此,我们不应该夸耀自己的聪明。聪明是一大障碍。我们要像傻子一样聪明,要有一颗不可动摇的心,要没有活下去的理由。心意已定,居无定所。它不是木石般的无知,而是一种清晰明了的冷漠,所以一定要明白,正定不是对环境的迷茫,不是凭空而来,不是坐以待毙。那为什么王铭菩萨能让她决定呢?无知就是取消你的世俗智慧。无明无明是般若。所以这个公案是法律的一种体现。不是说文殊菩萨真的不能让她决定,也不是说无明高于文殊菩萨。

所以,我们要想成为一个道人,就要摆脱这个世界的聪明智慧,永远是空灵的,不跟随里面的思想,不被外面的环境所引导,勤于锻炼,会损伤,会破坏,才能达到。六祖曰:“自性是何时?”!什么时期的自性不是生老病死!什么时期的自性没有动摇过!什么时期的自性是自足的!什么时期的自我表现生出了千百种方法!“自性既然拥有一切,就无所不在;本来清净,与佛无异,若能有一颗空空的心,还有什么不能成就的呢?后来大慧宗成对这个最后的案子做了悼词,他说:“如果得不到,肯定不是正面的。“你是来研究冥想的。你不是正定的,而是死定的。真正的冥想和静止的冥想没有区别。你不是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但你是无限有用的。你说话做事都不是在禅定,而是没有心住,动也不动。如果你生活在一个静止的阶段,它就不是正定的。王明、文殊两大菩萨还在为自己的定力大做文章,忍不住要离开原来的位置。宗夏道:“片若不在,则同亡。“没有标准,你就失去了生命。因此,大惠宗禅师的儿子高最后总结说:“无知和文殊是失去了,但生活是贫穷的。“这两大菩萨、佛、女给我们作秀,就是让我们懂得用苦功。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千万不要在努力学习的时候就决定死,而是要活灵活现,把一切都泼出去。懒禅师说:“当你小心翼翼的时候,你只是无意的,无意的,经常被利用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做事、说话的时候,心还是被卡住了,一动不动,不是坐在那里没有动能,事情一来就乱了。的确,我们必须照常行动。

开悟路上的十种迷途(赵达大师)

一般来说,路上有十种错误,容易误解。主要是混淆了两者,即决心和智慧。为什么分不清楚?因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我们修行要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境界,一种思想上的感觉,一种境界中的感觉。其实在所有的感受中,最高的感受就是不感受,也就是三昧正,这叫不接受一切,是应得的。但是在我们的修行中,尤其是修行打坐的人,有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禅定境界,有时候身体是空的,身心环境是空的,然后我们就觉得:哦!是空的。在这里。一手抓住这个空无一物的空间,以为我开悟了,以为我看到的空无一物的空间是性的,这是走偏了。还有的人,第六意识会创造很多意境,因为他太聪明了,听了很多佛法,所以他在脑子里转来转去,以为他听到的佛法很和谐很完美,什么都能说,却忘了他说的是第六意识妄想创造的。妄想虽也是智慧,却是所谓的人情世故。如果把世俗智慧中的这种智慧当作开悟的境界和智慧,很容易把自己误认为是智慧上的开悟。所以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不能不知道,导致修行的路上走错了路。特别是看清自然,明白路上的歧途。

一般来说,以定势为己,有七种错误的开悟方式。是哪七种?

第一个不确定。什么是未定?也就是四禅八中,每一个都还没有进入冥想前的这种情况。即在禅定之前,会有一种未完成的禅定,即离开欲界的感觉,但色界初禅十六触的觉知尚未诞生,即四禅八禅初禅的禅林觉知尚未诞生,但欲界的烦恼痛苦已消除。你每天都练习冥想。通过禅修,我们在肉欲世界里的私欲、食欲、睡意都会渐渐淡去,在肉欲世界里我好像什么都不要了。特别是打坐的时候,你所有的色相、手、脚、身、气都在慢慢消失,然后我知道我不要这世间的一切,心很轻。如果你有这种禅定带来的不确定性,就像汽车的这个档位,档位挂在零档,既没有前进的景象,也没有后退的景象,既没有充满快乐的感觉,也没有迷茫的眼神,就是脑袋一片空白却很清晰。记住,不确定性是脑袋很清晰却一片空白。这段文字看似一片空白,却清晰明了,脑袋里也一清二楚。其实这个时候,就不是一种智慧了。它的清晰只是冥想中的一片清晰。看起来很爽朗,头脑也很清醒,但他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他不知道谁站在他旁边,也不知道他旁边发生了什么。这还没有解决。有些人现在还没有到达固定的边界,然后就再也没有到达固定的边界。当他回忆起刚才的定界时,他会想说:我开悟了吗?我见过的这种境界不就是和老人说的,没有思想就活不下去,一直沉默淡定等等吗?他的心没有动摇,但很明显,他会坚持在这里。所以,在固定的情境出现之前,很容易走入第一种错误的路径。

第二种谬误,禅定更深,第四禅被证明是色界第四禅。那为什么第一禅、第二禅、第三禅不能误入歧途呢?因为早期禅宗有十六触,对身体的感受,对法的喜悦,称为禅乐为食。这个身体的感觉很幸福,有幸福的画面;第二禅也有乐相;三禅佛教也有快乐相,但大乘禅的觉悟和悟性境界里没有这种禅定的快乐,没有这种禅定的快乐,没有觉知,没有思考。那么肯定不是这样,所以一般他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而误入歧途。但第四禅,很容易误入歧途。为什么容易误入歧途?因为进入第四禅之后,首先他的头脑很清醒,他能知道这是第四禅,这是禅定,他很清楚这种安顿;其次,他的禅定是非常专注的,所以第四禅的真正特征叫做心境,也叫放弃,意思是放弃所有的快乐、痛苦、感觉,没有任何感觉,但是心非常专注,专注于一个环境。比如人在持咒的时候说“哼,后记,后记等。”。他觉得只有咒语,没有别的。他太专注了,甚至都没有放下咒语。这只是一个明确的,似乎没有什么,但明确的。没有身体,没有你我的一切,只有这清晰的境界止于此。所以有些人一旦获得了这种境界,这种禅定呈现之后,再看一看佛经,心里就会想,禅宗的开悟就是在理与物上达到一心一意,或者在理与物上努力。就是这样的一种境界,那我就体会到了,也看到了现实。以前有个四禅比丘。他得了四禅之后,以为会得阿罗汉。所谓阿罗汉,就是他在理论上看到了空,他也在事实上证明了空。这个四禅和尚,他在理中知道空无一物,他在理中似乎也明白了;其实他遇到任何事情,内心都不会迷茫,所以他想:我也到了武学了。就这样,我自以为开悟了,但我还是一个自以为开悟的普通人,于是我撒了一个弥天大谎,然后堕落为三恶道,甚至污蔑三宝。那么这就是第二种错误的把第四次禅定当成开悟的境界。

第三个谬误是境界更深,证明了无限是固定的,是无色界的四禅。这个无限必然是非常强大的。怎么可能强大?只是感觉。比如你在专注地持咒,然后你坐着努力,你的腿会空,你的全身会空,你的气息会空。当这些身体空了,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空了。当你看到世界是空的,你会发现这一切都是空的,这种空是无边无际的。恐怕这种空虚就是我自己。因为佛经上经常把佛性说成是空,大乘佛教把空说成是空,如果我们把这个空比作空,它确实是无边无际的,遍布全国,把三际穷得一塌糊涂。过去未来现在都离不开这个空。所以在文中,这样一个对比说:我明白了,这就是我们的佛性,到处都是法身。其实他只是一种禅定,达到了这样一种无处不在的空虚感。这是第三种错误,把无垠的空间当成自己的佛性,当成自己开悟的境界。

还有第四种,浓度加深,达到知识的边界,也就是对无彩色世界的确定。然后他胸怀宽广,觉得太累了,没有心去感受这一切的空虚。所以我想,我希望我现在能明白。就是一个人知道自己知道什么,这个想法在现在之前就很清楚了。比如前面是红色,他就知道是红绿,他就知道是什么。只放下了放下自己环境的感觉,他以为空性被抛弃了。因为禅宗的创始人包括老人们都告诉我们,一切法都要空,空得不到,空要弃,不去想,就生而无有,就无所住。然后,他一对比这段文字,心里就想:我不要这个空,我放弃它,连空也是空的,所以我是明净的。看我眼前所见所言,是佛性!这种知识,那种分离的知识,是很微妙的,它不在物质色法中,而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固定的环境,内在达到的这样一种固定的环境,把这种固定的环境当成自己开悟的境界,认为这就是佛性,这是不可思议的。这是第四种误导。

第五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就更进一步。你说空,我就不要了。清空它,只有一个是清楚的。清楚的明白这个和那个是有区别的,放弃了区别,那就没有收入,什么都没有了。当他内心感到完全缺失的时候,他会拿佛经和自己的境界做比较。这时他有一种感觉,我看到的和佛经上解释的佛性、至诚、涅槃太像了,应该就是它了。所以他误以为这种无处的确定就是自己开悟的边界,开悟的境界,这是第五种误导。

第六种误入歧途的方法是想一想,三界最后一种是最高的一种。大家看得出来,这是固定在文字里的。不想想就是不想想,就是否定自己想要的,否定自己想要的。从字面上看,很像佛经中描述的中道。如果没有非常深厚的佛学功底,很难分辨出两者的区别。因为在中道上,没有存在和不存在,往往是一边、一边、两边,走在中道上,和这种思维的双重否定太像了。所以在这一点上,他心里想,我不想,我不想,我一点都不想,我还有一些我可以想清楚的东西,只是我没有像以前那样想的那么沉重,只是觉得肃然起敬,有自知之明。我感觉说清楚就很清楚了。就是这样。我不想,但会,所以我把这种执念当成了觉悟。

如果这些禅修发生在你的禅修中,所有的习气、过失、嗔怨都不会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别人会把你当成佛菩萨,因为如果你没有定住,就代表世间的任何欲望都不会干扰你,你的心就会很清净。所谓初禅,就是梵天,纯梵天,梵天,梵天。然后,从一开始,你心中生起的清净感,对世界的普遍渴望,就是我们现实中的这些同修,在地球上见到你,都是极其恭敬的,因为你真的表现出你心中无欲,完全清净,尤其是现在四空境界过去的时候,你是一套一套的。那么这个时候,如果你只把握一个固定的环境,就忽略了内在智慧的诞生。佛法的开悟,是以智慧和慧见一切法界实相的清净,而不是单纯依靠这种固定的环境。所以,虽然和解是美妙的,虽然和解期间并不痛苦,但如果把和解当成开悟,就会误入歧途,不仅这辈子达不到道,还容易造恶业。如果你对人说:我见过。我明白了。我现在和以前一样安静。就这样,不仅污蔑了佛陀的佛法,还在没有证词的情况下撒了弥天大谎,坠入无尽的地狱。所以这是很危险的,而这六种就是在入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非常类似于开悟的境界。

第七种是不确定性造成的,即外部不确定性。谁都知道,在生活中,坐着或站着,他什么也想不到。前境界,他还是上班,做事。工作期间,脑袋空空的,没什么想法,但也不能做错事。这看起来就像面前的一面镜子,可以清晰地照亮里面的一切,但他的脑袋里没有妄想。老人说的他这个思想,不是天生的,很像这个境界。这个优柔寡断的人,他的头脑也很清晰,停在那里,没有思考,但是很清晰。

这七个境界都属于定态出现的境界。在定态中,因为凡夫不明白开悟是由一种不变的智慧持有的,所以是一种不漏的智慧看到各种规律的实相,也就是我们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的状态,这种状态叫做开悟。虽然这七种固定条件与文本描述中的开悟境界非常接近和相似,但它们都有一个* * *相同的特征来区分。这是什么?正是这种自我,根本没有被打破,反而把一种生灭、贪、无明、恶欲、烦恼的心态,转化升华为一种不被贪、无明、五欲、六尘所扰的更高尚的人类自我。当他在课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他会觉得:我现在怎么样,我现在很清楚,不可动摇,我现在可以集中注意力,我现在很空虚,我现在什么都经历过了,我现在什么都没有收获,我现在要想的,我现在什么都不想。你看,他唯一的缺点,唯一让他误入歧途的坎,就是那个“我”还在。他觉得有一个我,我也没有放弃这个。看看自己,对比自己的人生,对比自己的努力过程,对比身边的人。如果这些境界出现在固定的环境中,不要把这个固定的环境或者非常清净的感觉误认为是开悟的境界,然后自以为是,这样容易出问题,所以要牢记这七个固定环境中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