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原子弹发展如何?

上世纪50年代初,刚刚从战争废墟上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建设家园,但极其严峻的形势也摆在了年轻的中华民国面前:一方面,人民政府接收的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烂摊子,科技、经济十分落后,什么都要做;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并不满足于其在中国的侵略政策的彻底失败,它不仅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全面封锁新中国,而且在军事上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1950年6月,美国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并不顾中国政府的严重警告,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6月27日,美国悍然宣布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省海峡,侵占中国的领土台湾省。美国依靠手中的核武器胡作非为。一些激进分子甚至叫嚣要对中国发动核战争,并以此相威胁。

面对核武装的帝国主义,中国人民深知,要反对核战争,粉碎核讹诈,保卫祖国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和自己的核武器。然而,在旧中国,只有少数科学家在专门的研究机构从事研究。中国核武器发展的起步极其艰难。

1946年,在物理学家严济慈和钱三强的推荐下,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在上海中法大学镭科学研究所工作的放射化学家杨承宗进入了著名的法国巴黎大学镭科学研究所,师从约里奥·居里夫人学习放射化学。解放初期,周恩来号召留学生回国参加祖国的建设。杨承宗刚完成学业,就给提前回国的物理学家钱三强发了两封电报,要他回国,为他服务,支持他的祖国,实现他的远大理想。临走前,居里先生对他说:“回去告诉毛泽东,如果你想反对原子弹,你必须拥有自己的原子弹。原子弹没那么可怕,原子弹的基本原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伊奥里奥·居里的话不多,却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他相信他的学生,相信中国能够也将会制造出原子弹。约里奥·居里夫人还将10克含微量镭盐的标准源送给杨承宗,在核研究方面给予中国具体帮助。

1955年初,我国发展原子能的决策工作开始。周恩来会见了钱三强、李四光、刘杰等人,详细询问了中国核科学的研究人员、设备和资源情况,还向他们询问了发展核能技术所需的条件。

经过讨论,政治局通过了原子能发展计划,代号为“02”。

1949 165438+10月1日,南京中央研究院与北平研究院合并,组建中国科学院,中国政府邀请海内外华人科学家帮助创建现代科研机构。一些科学院以外的学术团体,如中国物理学会,也积极参与研究。该研究所约有570名成员,包括65,438+00名积极从事核科学技术研究的科学家。他们是钱三强、王、彭焕武、何、、邓稼先、朱红元、杨承忠、杨承宗、戴传增。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一些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科学家,如、、、李、谢家麟等也回到了祖国。朱光亚、胡、、俞富春、、吴、、周、等。原来分散在高校里的,已经全部组织起来了。

1950上半年,中国科学院对下属研究所进行了重组,新成立了近代物理研究所等部分研究机构,吴和钱三强分别担任所长和副所长。6月,这些学术领袖决定专注于核研究。中国政府还要求外交部有选择地邀请一些外国专家访问中国,以帮助中国的建设,包括科学和技术的现代化。在未来几年内,核物理研究将继续被列为国家研究重点,并支持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同时,加快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逐步形成一支比较强大的骨干队伍。

同年,经周恩来与苏联大使尤金多次交涉,苏联政府正式通知中国政府,将在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提供7000千瓦重水实验堆和直径1.2米回旋加速器,并接受科技人员赴苏联实习。

1956年4月,周恩来对时任军委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的宋任穷说,要从部队抽调一名中央委员,加强地质战线。宋任穷想了两天,自告奋勇,对周恩来说:“带我出去就是了。”1956年7月,周恩来在给中央委员会的《关于原子能建设的报告》中提出了建立原子能部的建议。毛泽东同意周恩来的观点。1956 165438+10月,国务院正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批准,决定设立第三机械工业部(1958年2月改为第二机械工业部),任命宋任穷为部长,刘杰、刘伟、雷、钱三强为副部长,后增。

从此,中国原子能发展正式踏上征程。

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大跃进”的政策失误和国内自然灾害的影响,国民经济进入严重困难时期,关于“下马”还是“上马”发展尖端武器的讨论越来越多,越来越公开化。有人认为国家正处于特别困难的时期,不应该花那么多钱在一时看不见摸不着的尖端武器上,原子弹导弹的研发应该停止。有人认为应该发展原子弹和导弹,但国家现在太困难了,尖端武器的发展应该放慢。

陈毅说:“就算把裤子当了,也要把原子弹弄出来。”

在周恩来的主持下,中央特委在三年内召开了九次会议,有效地组织了原子弹和导弹研制方面的合作和攻关。

为了给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起一个代号,物理学家朱光亚在核武器研究所所长李珏同意下,提出将苏联拒绝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图纸的日期——6月1959——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即“596”。

中国发展核武器的成功在望。少数大国为了维持核垄断地位,不希望看到中国拥有核武器,竭力阻挠和摧毁。

在美、英、苏联合遏制中国核试验的背景下,中国科技专家艰苦奋斗,在核武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到1964年夏天,中国终于突破了原子弹的技术难关,在原子弹的研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可疑设施是核试验基地,可在两个月内投入使用。根据这一信息,美国国务卿拉斯科专门发表声明:“中国将于近期进行核爆炸试验。”美国的情报虽然准确,但也阻止不了中国进行核试验。

1964年8月初,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开始组装。

9月1日,核试验彩排结束。当时有报道称,国外可能有人在策划破坏中国的核设施,以阻止中国获得核武器。这样,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候,就更加迫切地提到了中央和中央委员会的议事日程。因此,周恩来于6月16日和6月17日主持召开了中央特委第九次会议,听取了张爱萍和刘西尧关于原子弹预演的汇报,全面分析了国际形势,认真研究了正式试验的时机。周恩来综合了大家的意见,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趁早尝试,本月晚些时候下定决心;一是以后再尝试,先抓三线研究基地建设,选择机会再尝试。他说:“我们应该设想原子弹爆炸后的情况,然后决定爆炸试验的时间,在国庆节前下定决心。”周恩来本人倾向于尽早尝试。无论早试晚试,都丝毫不能放松准备。至于核试验的具体时间,那就要提交中* * *政治局常委和作最后决定了。

9月21日,周恩来致信毛泽东询问爆炸时间。那天晚上,毛泽东在信中指示:“我已经读过了,我打算这样做。”

9月22日,周恩来在毛泽东和刘少奇参加的中国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报告了第一次核试验的准备情况和中央特委的试验计划。会议明确决定早试。

9月23日,周恩来召集贺龙、陈毅、张爱萍、刘杰和刘西尧开会,传达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的决定。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向毛主席和刘少奇同志作了报告,他们同意第一个方案。原子弹真的很吓人,主席更大的战略思路是,既然吓人,就早点响。这样,任务更重了,而不是更轻了。测试时间好像是20天后。6月5438+10月有四个晴天,中间可能抓也可能不抓,后期一个;165438+10月初还有一个,10月下旬就坏了。需要详细计算风向和放射性尘埃的飞行距离,得到信息。原子弹爆炸时,影响会很大。以防不响;后果是什么,需要找参与核试验的专家进行专门研究。

周恩来还指出,为了防备敌人的破坏,总参谋部和空军将研究作出严密的防空部署;刘杰负责组织关键技术数据、仪器设备的安全转移;陈毅组织外交部做好对外宣传准备;张爱萍、刘西尧赶赴试验现场组织指挥;除了我和贺龙、罗瑞卿个人,刘杰在北京主持由二机部和国防科委组成的联合办公室,负责北京和联系试验场;有必要规定一些码字和密码。他还郑重告知:“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专家,事情应该转移到拯救下一部分。这不是破釜沉舟,一锤子买卖。"

尽管做了如此周到细致的准备,还是有相当大的风险。如果测试失败,消息泄露,会造成不良影响。为了绝对保守原子弹试验的秘密,周恩来为参与者规定了严格的保密纪律。他说:“我希望你不要告诉你的家人,也不要在你高兴的时候告诉他们。”邓同志是老党员,是中央委员。我不会告诉她我不该说的话。不知道任何人不该知道的事。”他还对后来参加会议的陈毅说:“你不能讲!”陈毅知道周恩来是在提醒他,作为外交部长接待外宾时不要说什么。他用四川口音回答:“我不说哇!"

张爱萍和刘西尧回到西北核试验场,向现场数万人传达了周恩来的指示。周恩来的模范行为使每个人深受教育,并有效地确保了第一次核试验没有泄漏。

根据气象条件,周恩来选定核爆炸的零时为1964 10 10月16适宜时间,并得到毛泽东的批准。当基地里的人知道了确切的时间后,他们想起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基地里有个叫杨的技术员,国庆前一天晚上做了个梦1964 65438+10月1。当他醒来时,他冲出帐篷;高呼:“党中央批准了爆炸时间!”有人问他怎么回事,他激动地喊道:“我梦见党中央确定了爆炸时间,其中包括三个‘15’。”

当时谁也说不清楚这三个“十五”计划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在这个梦有了更自圆其说的解释:第一个“十五”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第二个“十五”是指从10年6月16日起的15天;第三个“15”表示原子弹将在那一天的15爆炸。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后人的安排。不管这个梦想是真是假,它已经成为中国核武器发展史上一个有趣的故事。

10月10日14日13时,原子弹依然躺在塔上纯金属制成的银灰色小屋里。这座塔由8467个构件组成,高102米,重70吨。它在耀眼的金色阳光下傲然挺立。

10月10日15时,相关技术人员完成了原子弹核心部件的组装和几道关键工序。现场指挥张爱平带领技术人员做最后的检查。当他离开这座塔时,他有点舍不得,于是他脱下相机,想拍一张照片留作纪念。但考虑到现场不允许任何人拍照,自己也不能违反法律,他没有拍照,在那个伟大的历史时刻离开了自己。将军后来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还是觉得有些惋惜。

铁塔周围,60公里左右的范围内,近百个效果项目和物体呈放射状排列:飞机、军舰、大炮、坦克、装甲车、桥梁、铁路、战时工事和民用建筑,还有马、狗、猴、鼠、种子和各种检测仪器设备。就像一个什么都有的大世界。

罗布泊身着军装严阵以待,等待着震惊世界的庄严时刻。

10 6月16日早上6: 30,所有没有必要停留的人员撤离现场。现场指挥所设在距离爆炸中心23公里的孔雀河山坡上的“721”高地,指挥这场历史性的核试验。

下午,李珏、张蕴钰和两名工程师最后一次来到塔台,安装了电线并进行了最后一次检查。当他们在爆炸零点前50分钟返回地面时,周围的人关切地问他们为什么比预定时间晚了4、5分钟下来。李珏回答说:“我必须亲自确认没有错误。”

然后,他们撤离到现场指挥所,李珏将塔台控制装置的钥匙交给控制室的领导。采取这一安全措施是为了确保原子弹不会被爆炸塔附近的任何人引爆。这也是爆炸前最后一分钟的检查环节。

总司令部的电话与北京总理办公室的电话24小时接通。张爱萍最后的报告说:“总理,安装工作已经结束,一切顺利。请指示。”

周恩来平静地说:“祝你成功!”

张爱萍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在主操倒计时到零的那一刻,“引爆”命令发出,罗布泊沙漠深处只出现一道强烈的红色闪光;接着,一个巨大的火球升上空中,仿佛出现了第二个太阳,天地都被映红了;爆炸形成的蘑菇云继续上升并扩大;后来,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震耳欲聋,仿佛要把天空撕裂。

此时,试验现场欢声雷动,所有参试人员都异常激动,热泪盈眶,相互祝贺。

15: 04,张爱萍望着蓝天上高耸的蘑菇云问王,“这是核爆炸吗?”

王昌赣肯定地回答:“是!”

接着,张爱萍给北京二机部打电话:“请找刘杰同志。”

在第二发动机部的原子弹试验办公室里,刘和几个干部正在焦急地等待着。电话突然响了,接电话的同志紧张得把话筒掉在了桌子上。刘杰拿起来,听到张爱萍激动的声音:“请转告周总理、毛主席,我们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了!”

“再说一遍。”

“原子弹爆炸了,蘑菇云已经看到了!”

“我马上举报!”接着,刘杰抓起专用电话:“我是刘杰,请周总理听电话!”

“我是周恩来!”

“总理,张爱萍同志从试验基地打来电话。原子弹爆炸了,我看到了蘑菇云!”

“好的,我马上向毛主席汇报。”

几分钟后,周恩来把刘杰叫了回来:“毛主席指示我们要搞清楚是不是核爆,要让外国人相信!”

刘杰立即向张爱萍转达了毛泽东的指示。张爱萍回答说,确实是核爆,已经充分证明了。

这一刻,刘杰开始不由自主地颤抖。他又打电话给周恩来:“我们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这是一次成功的核试验!请党中央和毛主席放心。”

向周恩来汇报后,张爱萍立即赶往爆炸现场,查看爆炸后的各种影响。两个多小时后,张爱萍、刘西尧等人发表了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报告,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认可,并电报给毛泽东、周恩来、林彪、贺龙、罗瑞卿:确实实现了核爆炸,威力估计在2万吨TNT当量以上。

儒生张爱萍满怀诗情画意,兴高采烈地唱出了“清平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词:

东风舞,小鼓千壮士。

经过一百年的努力,我决心成为一个英雄。

夏光喷着云朵和天空,跃入一个长长的队列。

春雷震动了整个世界,世界一片欢腾。

是的,这幸福的历史时刻终于到来了!

1964 65438+10月16傍晚5时,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董、彭真、李富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3000多名演职人员。他满面春风地向大家宣布:“同志们,毛主席让我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在国内,中国人民充满民族自豪感,为国防力量的增强而欢欣鼓舞;在国外,友好国家和团体认为中国的原子弹显示了自力更生的力量,这是亚洲历史上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