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丝绸之路的文明史和环境变迁很重要?

1.西域的建立:

2.西域各国纷纷加入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 =建立西域都护,掌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归中央政府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臣和商人纷纷西进,西域的使臣和商人也相继东来。他们将中国的丝绸和纺织品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和今天的新疆地区运往西亚,然后运往欧洲,并将西方国家的稀世珍宝输入中国大陆。这条连接中西交通的陆路大动脉,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汉武帝以后,西汉商人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3.班超管理西域;

公元73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帮助西域各国摆脱匈奴的控制,被东汉任命为西域都护。他在西域经营了30年,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班超派甘英去大秦,派甘英去波斯湾。166年,大秦使者来到洛阳,这是欧洲国家与中国的第一次直接接触。2.西域:汉朝时,人们称西域为甘肃玉门关、嘉峪关以西,即今天的新疆地区及更远的地方。汉武帝以前,那里有很多小国,天山以北也有一些小国被匈奴控制和奴役。

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目的:汉武帝招募出使西域的使节,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驱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与* * *一起进攻匈奴。渴望为国家做贡献的张骞毅然认购。

事情经过:公元前138年,他带着一百多名随从从长安西行,途中被匈奴人抓住,关押十年。他不忘使命,成功逃脱,抵达大岳。当时大岳早已西迁,无意再战匈奴。张骞回到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他在西域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们想与汉朝交流的愿望。

四、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第二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一个代表团,带着成千上万的牛羊和大量的丝绸,去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方国家也派出使节访问长安。此后,汉朝与西域的交流更加频繁。丝绸之路,或简称丝绸之路。指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张骞开辟的陆路通道,从长安(今安)出发,经甘肃、新疆至中亚、西亚,连接地中海各国(此路也称“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命名为“丝绸之路”的另外两条交通路线)。因为丝绸产品对这条路西来运输的货物影响最大,所以得了这个名字(而且很多丝绸都是我们在中国运过来的)。其基本走向设定在汉代,包括南路、中路、北路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跨欧亚的贸易运输线,促进了欧洲、亚洲、非洲和中国的友好交流。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通过这条路线的贸易中,丝绸是中国出口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19世纪下半叶,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陆路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历史学家都认同这一说法,沿用至今。

“丝绸之路”一词起源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里希特霍芬于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简称为丝绸之路。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推动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开启了中外交流的新时代。并成功拉开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从此,这条路线被踩出了“国道”,各国大使、商人沿着张骞开辟的道路络绎不绝。从王公贵族到乞丐囚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足迹。这条东西向通道将中原和西域与阿拉伯和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延伸至地中海。从广义上讲,丝绸之路东段到达了韩国和日本,西段到达了法国和荷兰。意大利和埃及也可以通过海路到达,成为亚欧非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