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资料的分析题怎么做

要做好材料分析,首先要熟悉教材,掌握基础知识,融会贯通,迁移知识。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解题策略。一般来说,解决材料分析题要遵循以下四个步骤:审题、读题、联系、答题。

1.检查问题

审题就是审题设问,明确题型要求,这是做好材料题的前提。很多同学,在答题的时候,看材料分析的问题,所以忽略了材料。有些题,即使有四五个材料,也是一气呵成的看完,然后再看题。因为你先看材料,再看问题,所以你看材料几乎是漫无目的的,盲目的,所以看完问题,有些人能得到答案,但大部分人不能。我没有办法,只能回去再看一遍材料,所以第一遍看材料效果不大,几乎是浪费时间。科学的解题步骤是:先看问题,以问题为方向,有针对性地阅读带问题的材料,这样我们就有的放矢,省时省力,事半功倍。

材料分析一般有三种题型。一种是“材料型”,即“根据(或结合)材料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通过解读材料直接或间接获得。“以史为纲”,切忌不顾材料照搬课本知识,导致文章文不对题。二是“教科书式”,即“根据所学回答问题”。这种提问材料只是提供了语境,问题的答案只能通过联系和回忆所学内容来获得。三是“结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这是近年来高考和平时模拟题中常见的提问方式。这类问题的答案不能全部从材料中得出,有些答案必须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不同的提问方式决定了思维的方向和答案的来源,一定要注意。

审题时也要仔细分析题中的制约条件,包括时间、空间、领域(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和角度(如背景、目的、性质、结果、影响、意义等。).通过对这些限制性条件的分析,可以明确问题的考查要求,确定具体要回答的内容。以2009年浙江高考历史第39题第(3)题为例:根据第二、三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造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从“根据第二、第三份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题属于材料内容与课本知识相结合的提问方式。限制性条件的再分析:蒸汽机的产生有直接影响。这告诉我们,应该分析蒸汽机的创造而不是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这是直接影响而不是深远影响。这样,我就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有些问题的语言直接来源于材料,或者比较难懂晦涩,有些同学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将原问题转化为更容易理解的问题,以便于组织回答。如以下材料:

“为什么其他国家不采用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这是否意味着要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而在罗马不能?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并不总是成熟的;可以回答,他们培养的时间不长;.....所以,试试吧!”

——伏尔泰对英国制度的描述:关于百科全书的疑问

问题:结合史实,谈谈你对“在英国,这些椰子并不总是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

乍一看,这个问题不太好理解。但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这些椰子”应该是指英国建立的现代政治制度——代议制,而“这些椰子不可能永远成熟”,也就是说,椰子的成熟需要一个过程,代议制在英国的建立并不容易。这样就可以把原问题变成:“结合历史事实,说明代议制在英国的建立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历程,是长期斗争和努力的结果。”这样答题思路自然就清晰了。

阅读问题

阅读问题就是研究材料,并从中收集和提炼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材料中所包含的、针对题后问题、实用于回答问题的信息。通过对材料的学习,准确完整的信息获取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而通读材料是准确完整获取信息的前提。一般来说,材料应该读三遍。第一粗读,即熟悉全文,大致了解材料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内容。第二遍仔细阅读,梳理线索,分层次,理解每一层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总结材料所反映的核心问题和基本观点,初步建立材料与问题的联系。第三种重点阅读,即结合题干重点阅读理解材料中的重点句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表及里提取出能最终导向答题目标、符合题干要求的有效信息。

阅读材料时,要注意不要只看材料的正文,不要读出地方(多为文字材料)、标题(多为图片材料)、提示或注释(多为表格和图表)。其实这些地方往往蕴含着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能给我们一些有效的暗示和引导,有时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以下材料:

古代战争水平不高,山川是天然防御工事。所以岭南、四川盆地、山西高原等山区都是割据地区,地理条件优越。.....元朝的行省...忽略了与勘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河界线的存在——秦岭、淮河、南岭和太行山...陕西各省越过秦岭,有了汉中盆地;湖南和湖北是湖广的主要省份,广西横跨南岭。江西各省也跨南岭,有广东;.....至于江浙一带,则是从江南平原到福建山区。

——周·《狗牙相碰还是山河?”-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划分

“的两个原则

问:根据材料判断元朝分省的原则是什么?本文根据所学材料和知识,总结了元代采用这一划界原则的原因。

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很多同学在看完课文后开始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但往往是用词不尽如人意或者回答不够简洁。如果能多关注一下素材的来源——“狗牙相逢还是山河?”——历史上行政区划的两个原则,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目了然。根据材料正文的内容,我们很容易知道,元代的省界原则是“犬牙”。

此外,标点符号的巧妙使用有助于我们理解材料。比如省略号就可以巧妙运用。历史学科命题的引用方法有四种:直接引用法、交叉引用法、转述法和模拟法。就忠实于原文而言,直接引用是最好的。但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大规模直接引用原文会增加考生的阅读量,所以往往会省略原文。保留的词语自然与命题人的考查方向密切相关,尤其是对于要求对材料内容进行概括的题目,每个省略前后可能有不同的内容角度,可能隐含着重要的解题信息。如以下材料:

贞观十一年七月一日...洛水瀑涨,漂六百余家。.....十三日,圣旨曰:“暴雨成灾,洪水泛滥......所有部门都主动提出(物业主动提出),还被勒令省钱。无论你做什么,衡量它,阻止它。当你在一个水房子里,这是有区别的。”.....九月,黄河泛滥...唐太宗有幸在白马坂看到。

——《旧唐书》

问:根据材料,总结了唐太宗应对灾害的措施。

这个题目有五个省略号。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五个省略号前后的内容:前三个省略号和第五个省略号都是关于时间和灾情,然后是唐太宗相应的措施和态度。利用这五个省略号,可以得到如下格式:时间、灾情——对应措施和态度,结合题目要求和第三、五个省略号后的关键动词,如“注意顺序减省”、“停止浪费东西”、“给屌丝不好的礼物”、“看运气”等,可以总结出问题的答案:节约一切服务(避免铺张浪费,化繁为简);减少摇一摇服务;对受害者的救济;走访灾区了解灾情。

同样,鉴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和考试的需要,命题人会选择材料,尽量利用所提供的材料提问。所以,不仅省略号有帮助总结的作用,其他的如分号、句号等也可以帮助考生总结、提取材料信息,这里就不举例重复了。

联系

联系就是链接教材,建立教材与教材及相关知识的联系。“教科书式”的材料不言而喻,一定要和所学内容相关。这里要注意的是能够准确的联系相关知识,或者是通过找准重点,挑出教材相关题目或某个历史阶段的重要知识点来组织回答。

答案需要来自于材料的“材料类型”问题。还需要联系教材吗?还需要!虽然材料题都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无论材料有多“新”,仍必然与教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材中“形似与神似”。在解决“材料类型”问题时,如果能把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与教材中的史实、观点进行对比,确定材料与哪个题目、段落、历史阶段、知识点有关,就可以把材料放在这个题目、段落、历史阶段或这个知识点的背景中进行考察,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材料,挖掘深层次信息,诱发联想和联想。即使已经充分提取了材料中的各种有效信息,如果能够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进一步验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纠偏、加工、打磨的作用,从而增强最终答案的科学性。

回答

答题,就是利用提取的材料信息或相关知识,按照出题要求组织答题,形成最终的答题语言。这是解决物质问题的立足点,是你之前所有工作效果的集中体现。没有这一步,或者这一步做得不好,前面的工作做得再漂亮也没用。

回答时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思路清晰。落笔前想好答题的思路和角度,力求条理清晰,内容全面。

②注意语言的组织和表达。回答问题的语言要经过深思熟虑,精心构思,不能滥用文学语言,要“口语化”,不能拖拖拉拉。应尽量以历史学科的角度回答问题,形成回答问题的要点,力求准确、规范、简洁、切中要害。

(3)不要照搬材料的原话原句来答题,除非题目明确要求引用原话原句,或者句子本身已经明确反映了材料的内容,符合出题要求。

(4)回答第一个问题。材料题一般有多个问题,问题之间往往是相互关联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下一个问题的答案。

⑤注意分数。根据每道题的分数,按分回答,并且要详细,有理有据。一般情况下,分数大的要详细回答,否则相对简单回答。

⑥字迹规范工整。写答案时要做到“三点”,即段落、序号、标题。

段落:当一个问题有多个问题或者需要组织几个层次时,每个问题或者层次都有一个自然的段落。

排序:当一个问题有多个点时,每个点都标有序号,如(1)、(2)、(3)或A、B、c。

标题:是指根据问题的要求,在每个问题的答案前加上一个小标题,如“原因”、“性质”、“意义”、“认知”等。当一个问题有多个测验时尤其如此。这样做相当于告诉阅卷老师:“这里回答了某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