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的历史演变

战国时燕国在今辽东半岛设辽东郡(郡治襄平,今辽宁辽阳),是秦汉魏晋之故。隋朝,辽东郡迁至丁童镇(今辽宁新民东北)。辽东道设置于元朝至元四年(1267),设在黄龙府(今吉林农安)。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八年十月(1375),设“辽东都督兼使”,统辖辽阳(今辽宁)。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人们都用“辽东”来指代东北地区。所以,著名学者、作家、新闻记者曹聚仁在《千里之行》中说:“古代东北是辽河流域的东北。”

明代一般用“辽东”一词指代东北。自康熙(1662-1722)年间,“关东”一词逐渐被官民广泛使用。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大将军徐达在山海关修建城堡,山海关是东北和中原的咽喉,所以东北地区被称为“关东”。山海关内,俗称“关里”。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分别设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为“东三省”名称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