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城侯仁之。

侯仁之院士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的高级顾问。他在北京大学燕南园的家中会见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的执行主编罗亚蒙,并亲自指导《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的编纂工作。1999年,他以88岁高龄亲自出席人民日报社《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首发出版座谈会,并与《光明日报》李晓聪教授联名签名。

侯仁之院士在文章中说:

自1982国务院命名24座历史文化名城以来,已有99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正式认定。10多年来,关于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书籍出版了很多,但由于风格各异、内容各异,读者很难对这近百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特征、各个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以及名城保护与发展规划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目前,由西北大学研究中心主任罗亚蒙先生主持,来自1000所著名高校和有关部门的100多位专家和领导参与编辑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辞典》的出版发行,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的一件大事。

中国有成千上万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但一个无愧于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的城市必须符合标准,即(1)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2)文物古迹主要分布在城区和郊区,对城市发展影响较大;(3)有保存完好的历史街区。为了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设置了城市概况、历史事件、杰出人物、名胜古迹、传统文化、当代建设等六大类,然后在每一类下划分条目。大纲的设置紧扣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综合特色,克服了以往此类书籍风格松散的缺点。如第一类“城市概况”包括“城市特色”这一项,说明每个城市在国务院批复文件中被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依据,概述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当前的经济产业特色。这个条目向读者揭示了每个著名城市“成为第一”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这些评价是根据当时城市的特点,由当时城市的职能部门联合各方面的专家做出的评价结果。人们可以继续用这些依据来衡量那个名城的保护和发展是否真的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做了,不管是今天还是将来。作为评价标准的名城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还存在吗?名城发展的哪些方面?时过境迁,人们可能已经淡忘,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辞典》可以适时提供有价值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