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历史上有哪些文化名人?

、黄宗羲、、、全、姚燮等。

王守仁1

王守仁(1472,10,31-1529,1,9),汉族,浙江绍兴余姚县(今宁波余姚)人。

学者称他为阳明先生,又叫王阳明,因为他曾在会稽山阳明洞建过一个房间。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精通儒、道、佛,是王陆心学的集大成者。

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任刑部尚书、贵州隆昌翼城刺史、庐陵知府、赣南总督、两广总督。晚年任南京兵部官,都察院左都职。

因平定叛乱被封为新建伯,在统治时期被追封为新建侯。史文成,所以后人也称为龚。

与孔子、孟子、朱并称“心学大师”。

王守仁的学说“王雪”是明代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想。他的学术思想传播到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成就为下一代之最。

弟子如此之多,以至于有尧江派之称。他的文章博大繁荣,笔墨之间有一种潇洒大气。还有王文成的功夫书。

2.黄宗羲

黄宗羲(1610 . 9 . 24-1695 . 8 . 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名德兵,名南雷,别号丽州老人、丽州山人、水蓝渔人等

明末清初的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林东七君子”之一黄遵素的长子。

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全民之悲喜”,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主专制,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意义重大,对后来的反专制斗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黄宗羲、顾、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方以智、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思想家”,与陕西李坤、直隶荣成孙奇峰并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

3.万斯大学

万斯达(1633-1683),本名崇宗,别号棕人,因脚病生于浙江鄞县(今宁波)。清初著名儒生。

的第六个儿子,与他的弟弟一起学习黄宗羲,是黄的高级弟子。他刚毅直爽,义在色。

也轻松轻松,能拿荣誉拿奖就好。立志上进,潜心经学,广搜诸子之学,日夜钻研,穷其要义,尤其是《春秋》和《三礼》。他的经学,是以礼学为基础的,是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能够理解一切经典,妥协群体意见。

4.万斯同

万斯同(1638三月九日—1702五月四日)是清初著名的历史学家。字姬野,号师院,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师从黄宗羲。康熙推荐博学多才,诗文不独。

精史学,以布衣参与编纂《明史》,前后十九年,无爵位,无俸禄。明史草稿有500卷,全是手写的。著有《历代史表》、《时代概观》、《儒林外史》、《诗苑诗书疑》等。

5.全王祖

全(1705-1755),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清代浙东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学识渊博,才华横溢。

乾隆元年(1736),入庶吉士国子监。因为不依附于有权势的人,第二年就辞职了,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他致力于学术,一次又一次地讲课。他的足迹遍布全国。曾在绍兴稽山书院讲学,追随者云集。后来,他被邀请到广东段曦书院讲学,这对南粤的学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学术上,他推崇黄宗羲,自称是周莉的弟子,并受到万斯同的影响。他专门研究宋史和南明史,重视乡野文献,尤其擅长收集古典文献和旧碑刻。曾编著《天一阁碑木》。

他的著作相当丰富,有《戚颖亭集》38卷,《外编》50卷,《诗集》10卷,还有《汉书地理志疑》、《古今通史年表》、《经典问答》、《其他句注》等。

南宋王应麟选录的第七版《水经注》和第三版《咏上角旧诗》,为中国文化宝库增添了许多珍贵的遗产。

全王祖去世,享年51,葬于六祖全少尉墓西南。墓室为横长方形,墓碑上刻有“谢山泉太师墓”。西北侧有明代全石神道石坊。

6.姚燮

姚燮(1805-1864),字美博,号富庄,号大梅山,上胡生,墨博,大牟山,富翁,富道,乔叶,东海等、姚家斗,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冲丘乡(今宁波市北仑区下邵乡)晚清文学家、画家。

道光养人,用作品教人终身。治学涵盖很多领域,经典、地理、佛学、戏剧、小说、红学、诗歌、书法、绘画。他五岁写诗,一生写了一万首诗。他还擅长画花鸟,尤其是墨梅,人称“大梅先生”。

著有《赋文》、《赋庄篇阙》、《淑英工作室词》、《考证今曲》、《红楼梦纲领》、《拒绝红衫军》、《梅记》、《苦海航》等。,并编著了《今日乐府选编》、《朝代骈文苑》等。,而他的作品是《大梅山亭集》。

百度百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