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说说北朝的具体历史?

北朝(386-518)是中国历史上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朝总称,包括北魏、北齐、北周。但与南朝不同的是,北朝的开国者大多是北方少数民族,而不是汉族。

西晋灭亡以来,中国北方一直处于“五湖十六国”的混乱局面。直到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部在北方建立魏国,北方才脱离东晋名义上的统治,局势逐渐安定下来。公元471年,魏孝文帝登基,开始北魏第一次大改革。拓跋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五岁即位,二十四岁就接替了文明的皇太后。他执政之初,就开始了“文官执政”的政策。为了加强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交流,孝文帝于公元459年以南郑的名义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曹魏故都洛阳。由于洛阳离鲜卑贵族聚居的平城较远,保守势力相对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孝文帝开始了他的改革。

首先,孝文帝下令鲜卑人换上汉服,禁止说鲜卑方言,从而废除了鲜卑人的特权。后来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其中拓跋改为元姓,部分鲜卑姓氏改为孙、穆、、陆、贺等汉姓。孝文帝也通过婚姻加强了鲜卑与汉族的关系,同时在政治上大力重用汉族官员,受汉族习惯的统治。通过孝文帝的一系列改革,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和先进政治制度完全融入了北魏的统治,中国北方进入了民族融合阶段。

公元449年,拓跋宏死于南征途中,时年33岁。孝文帝死后,北魏开始逐渐衰落。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魏璇武帝、孝明帝、孝庄帝相继执政。他们逐渐放弃了之前的民族和解政策,恢复了鲜卑人的特权,于是新的矛盾出现了。公元534年,北魏孝武皇帝因不满当时权贵高欢的威压,将宇文氏家族留在长安,而高欢则立袁珊为帝,于是北魏一分为二。此后,高欢之子高杨、宇文珏先后废了东西魏皇帝,建立了齐周王朝,史称“北齐”、“北周”。其中北齐存在二十七年,北周存在二十四年。

北齐于公元550年由高欢的儿子高杨为齐文帝建立。因为北齐是在东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比较强大。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北齐国力优于北周。然而,自文帝以来,相继登基的小昭和武成帝都是暴君。他们在位期间大肆杀袁氏(北魏皇室)和汉人官员,使北齐失去了鲜卑和汉人的支持。后来,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灭。

与北齐并存的北周,是公元557年宇文珏在西魏的基础上建立的。建立之初,其实力明显弱于北齐,但由于宇文雍(5665438年至579年在位)的治理,北周逐渐超越北齐而强大起来。在此期间,大多数奴隶被赦免为平民,调和了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而武帝本人生活简朴,勤政爱民,深受各族人民的爱戴。就这样,北周开始了它的盛世。公元578年,周武帝去世,皇帝被转移到宣帝。但北周军政大权逐渐落入外戚隋文帝手中。后来在公元581年,隋文帝废除了周景帝,建立了隋朝,逐渐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中国的长期分裂。

南北朝时期,由于历代统治者以佛教为国教,许多寺庙、石窟造像流传于世,其中敦煌千佛洞、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成为中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此外,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有所发展。南朝时,郦道元的《水经注》和贾思勰的《齐姚敏书》都成为经典。

自东晋灭亡后,南北朝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南北分裂时期。虽然它的形成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停滞,但由于外族统治中原而导致的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中国北方各民族逐渐同化为汉族,最终成为同一个民族。正是这种作用,为中国日后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说南北朝的分裂,对加速国家统一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