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奥和莫尼兹发明了“额叶切除术”,获得了诺贝尔奖。为什么被质疑是错的?

葡萄牙神经学家、科学家安东尼奥·莫尼兹(Antonio moniz)因“发现脑白质切除对某些精神疾病的治疗价值”,获得1949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1935年,约翰·富尔顿(John Fulton)和卡罗尔·雅各布森(Carol Jacobson)在伦敦举行的第二届神经精神学会上发表报告,提到他们切断双侧前连合后,黑猩猩的攻击行为减少,这引起了安东尼奥·莫尼兹(Antonio moniz)的注意。于是他开始尝试用类似的方法治疗人类的一些严重的精神疾病。起初,他试图通过向额叶注射酒精来破坏神经纤维,但很快发现这种做法也会损害大脑的其他部分。于是他研发了一种叫做脑白质切割器的手术器械来完成额叶切除。

在进行这项手术时,医生需要在患者的颅骨两侧各钻一个小孔,然后将白质切割器从孔中插入患者的大脑,每侧选择三个位置进行手术。这种仪器看起来像一个细长而精致的螺丝刀,但它的头部在侧面是开放的,没有尖端。然后医生需要拉动手柄,开口处的钢丝会在拉动作用下鼓起,切断神经纤维。1935年,阿尔梅达·利马在莫尼兹的指导下完成了第一次这样的操作,第二年他们将结果公之于众。他们治疗的第一批20名患者全部存活,这种手术很快在其他国家流行起来。从65438年到0949年,莫尼兹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奖。

目前,对脑叶切除术的评价普遍是负面的,主要是因为在当时的简单条件下,对大脑进行手术的准确性很低,对术后效果的评价也没有客观可信的标准。此外,患者在手术后经常失去精神冲动,表现出类似痴呆和精神发育迟滞的迹象。而且也有一定的死亡率,

一些文学和电影作品(如《飞跃疯人院》、《禁闭岛》、《女童子军》)将脑叶白质切除术描述为一种使人失去反抗感的手术。1950左右做的调查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病例术后变化不大,另外三分之一比术前更差。随着药物治疗和其他更精确的脑外科手术的发展,脑叶切除术在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被放弃。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前额叶切除术是用来消除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症状的,就像前抗生素时代严重创伤的截肢一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截肢可以降低脓毒症的可能性,尽量挽救人的生命,而额叶切除术可以阻止患者伤害或伤害自己,而不会给社会造成太大的麻烦。但与截肢者仍能保留/补偿部分运动功能不同,人类思维活动的中枢是不可替代的。一旦前额叶与其他脑区的联系被切断,患者的高级思维活动就会被破坏,他将没有人格和尊严,几乎成为行尸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