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社会

郭家祠堂创办的学校在1923之前已经关闭。1924年,在大王庙又办了一所1的半民办半学校性质的小学,称为大王庙小学,后迁入天启寺。

1929年,第一所公立完全小学在天齐寺正式成立。有4个班,200多名学生。到抗日战争时期,界首市有3所公立小学和3所包敏小学。1946至1947,大部分小学停课。

1947 10年6月,界首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文艺教育处。次年复校,初建界首第一小学,张绵之任校长,王任副校长,并在界首河南岸设立分校。从1949到1950,政府发动群众办学,有公办的,也有民办的,全县出现了办学热潮。全市有工人子弟小学、庶人小学、建国小学、活力小学、复兴小学、健民小学等,陆续招生。当时6所小学33个班,1655名学生。县里的农村也办起了小学,翻身的穷人的孩子从此有了上学的机会。

65438年至0952年,小学由政府接管,由私立学校改为公立学校,私立教师改为国家教师。工资由国家拨付,大大提高了办学积极性。当年全市有7所小学,2447名学生。在中央“着力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群众办学热情进一步激发,全市招生人数增至2727人,为61班。

1953建县后,全县有155所小学,633个班,2465438名学生,915名教职工。1958大跃进时期,小学教育发展迅速,比建县之初增加了一倍多。共有学校342所,在校学生50385人,教职工1711人,其中民办教师317人。1965年春,富阳专署办学队伍走上前台后,全县1152个自然村共有农读学校974所,1156个班,学生3644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从34%提高到92%。

1983,全县有小学293所。7至11岁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7%,学生巩固率为99.2%,毕业率为86.9%。12 ~ 15岁儿童患病率为97%。1984年,通过省、地检查验收,确认界首县为全省27个普及初等教育市县之一。

建国后,县城小学教育一直沿用四二制,开设国语、算术、自然、地理、历史、体育、音乐、美术、时事、劳动、唱歌游泳、常识等课程。1953后教育计划修改,语文分为阅读、作文、写作,美术改为图片。每周教学时数:一、二年级24学时,三、四年级26学时,五、六年级28学时。从1955开始,除了每个年级每周增加一节手工劳动课,第四、五学年还安排了1珠算课。根据中央教育部要求,从1957开始增加农业常识这门课。课时安排也有所调整。一二年级每周三节课,三四五六年级每天20分钟。一二三年级26个课时。1959年界首小学和师专附属小学试行五年一贯制,1961年再次采用四、二段制。

1964语文阅读课改为讲座阅读课,农业常识课改为生产常识,只在六年级开设,并增加了历史课。五年级新开设地理、自然,四五六年级每学年开设半个月的劳动课,低年级28节,中年级29节,高年级30节。

1969起,县城小学改为五年制,有条件的学校开设英语班。每周一、二、三年级23节课,四、五年级24节课。

1978后,从三年级及以上开始实施自然知识课程。政治改为思想品德课,四年级学地理,五年级每周上历史,一年级24节课,二年级25节课,三四五年级27节课。

抗日战争时期,界首、刘星、灶庙镇有三所小学,由临神台县教育部门负责。校长由县长任命,主任和教师由校长聘请。任期定为半年,他们可以被重新雇用。民族学校3所,属地方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市、县设立艺术教育厅(局)和小教育单位,领导全县小学教育。每个区、乡都配有文教人员,后改名为教育处,直接管理学校工作。农村小学除教育局管理外,也由地方行政部门直接领导,有条件的地方还建立共青团基层组织。学校应设立校务委员会,实行校长负责制,提供指导,总务主任协调管理学校。一般各科教研室(组)负责教学任务,有教育工会和少先队组织,负责师生的课外活动。重点小学还有计划生育组、治安组、民主理财组、绿化组、图书室和仪器室、广播室。民办小学只有1校长,65438主任,负责学校的管理。解放前,县城人民屡遭兵匪水旱灾害,疾病蔓延,贫病交加,生活苦不堪言。1942,天花、霍乱等传染病流行,缺医少药,无数家庭死亡。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关心人民生活,重视人民健康。一是整顿中西药房(店),建立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采取措施防控严重传染病,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制定了《夏季卫生公约》20条,将由公安、民政部门实施。1951年,市政府在城乡设立了733个卫生防疫委员会,同时成立了两个卫生队,负责市区街道的公共卫生工作。当年对全县401口井进行了饮用水消毒,91口井进行了井盖处理,修建了9口公共饮用水井,维修改造了32座抽水码头,基本解决了全市人民的用水问题。发动群众填埋污水坑12个,占459平方米,清运垃圾360吨,初步改变了城市环境卫生面貌。1952年,界首市响应毛主席“动员起来,注意卫生,减少疾病,粉碎敌人的细菌战”的号召,成立了爱国卫生委员会,通过电影、图片展、专题广播、组织宣传队上台表演等形式广泛宣传,进一步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

1958年,界首县爱国卫生委员会共投入22万人消灭病虫害。经过几个月的战斗,全县有12个基本“四无”单位,24个基本“四无”村。3月18日,安徽日报、健康报刊登了界首县成为安徽省首个“四无”县的消息。当年基本消灭了黑热病、头癣、梅毒、天花、白喉、霍乱、伤寒、副伤寒等急性传染病。

1958 7月,县委召开全县卫生工作会议,安排卫生医疗网络建设,8月5日基本建成。8月9日,中共安徽省卫生厅党组来电祝贺界首县实现“乡有医院和诊所,大队有妇产医院和幼儿园,班有托儿所”。据统计,全国共有医院床位300张,诊所80个,妇产医院491个,托儿所、幼儿园2930个,卫生员、卫生员、助产士7493人。涌现出杨小寨等一批卫生示范村。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卫生防虫管理被纳入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日常工作,并不断得到加强。1948,界首市成立“人民教育馆”,位于解放一街南段西侧,三栋楼,市委组织部部长尹田调任馆长。1949年迁至西中州路69号,变更为“界首市人民教育馆”,房屋10余间。博物馆分为娱乐、宣传、教育和体育四个单元,广播和展览两个房间。从1950到1952,先后建成为民镇和后帘大厦两个文化站。1953撤县后,“市人民教育馆”改为“界首县文化馆”。1956,光武、陶庙、姬胡、砖集区分别设立文化站。1958年冬,在大跃进的推动下,全县各公社纷纷建起文化馆,大队成立俱乐部。1964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还在县大队、生产队、大自然村设立了“文化宣传室”。1968年,县文化馆迁至钟欣怡街11号。有时候20多套房子,院内有宣传台和外围画廊,一个月更换一次。

1972,在、豫、代桥、舒庄、王集、马集公社建有文化站。1975,水公社设立文化站。1981,光武、陶庙、姬胡、砖集、界首镇等文化站改为文化分局。1984在城郊建起了文化分馆,在芦村、环城、段寨、陆机、任寨五个乡镇建立了文化站。加强了农村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活跃了农村文化阵地。

群众满怀对* * *和新社会的热爱,在业余时间自发组织各种文娱团体排练、演唱,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每逢乡村庙会、节日和传统节日,城乡更是热闹非凡。

为了提高文艺水平,激发爱好者的热情,县、地、省各级主管部门组织了演出和展演。从1953到1985,全县举办了10多场娱乐演出。其内容包括戏剧、曲艺、歌舞等。演出时间一般是3到5天。来自约40个单位的近千名业余或专职演员参加了每次演出。县梆子剧团演出的优秀剧目《凤还巢》多次在省级和地方演出中获奖,并被省级电视台录播。黄晓乡剧团赴该地区演出了现代戏《婆媳相会》、新编历史剧《雨中情》和改编的传统戏《捆曹之谷》,分别获得音乐、舞美、表演三项优秀奖。

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彩陶,始于隋唐,盛行于明清,流传至今。彩陶系列品种100多种,如“刀马人”、“腰鼓雕花坛”等。其制陶技术吸收了中国剪纸和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在题材选择和色彩运用上趋于简单、粗犷、厚重,体现了民间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趋向。彩陶产品出口到日本、波兰、匈牙利等十几个国家。业内人士称赞其为“无有形的艺术乐趣”。界首彩陶工艺长期沉浸在淮北地区的原始民俗之中。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形成了“造型简约厚重、描写简单传神、釉色绚丽、功能艺术实用”的基本艺术特征。

界首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早在清代中期就享有盛誉。既有南方剪纸的精致,又有北方剪纸的恢弘。市、乡两级都建立了剪纸社团,会员500多人,其中全国会员16人,省级会员22人。成员剪纸作品参加省级以上展览68次,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安徽日报》等100多家新闻媒体发表、播放专题新闻。著名剪纸大师刘廷庆、李纪周、陈智仁、刘兰英的作品多次在日、新、港、美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为了繁荣剪纸创作事业,界首市多次举办剪纸展览,组织创作剪纸新作100余幅,参加国际、国内剪纸比赛和展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安徽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阜阳剪纸集》、《雪花剪纸集》等领先剪纸作品。作品还远销日本、奥地利、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

2008年,界首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