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房价是怎么爆的?

1985年,日本签署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房地产市场也急剧升温。随后的6年间,日本6大城市商业地价暴涨3倍以上,需求旺盛,投机盛行,房价势不可挡,持续上涨。这种情况并没有引起日本政府足够的警惕,反而采取了不恰当的金融和财政政策,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疯狂。在1987最糟糕的时期,日本政府没有采取任何宏观调控措施来缓解过热的市场,错误地认为日本的经济形势极好,让国家和人民都卷入了泡沫。

然而,从65438到0989,日本股市大幅下跌,随后房地产泡沫破裂,给国家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接下来的十年,日本长期处于衰退之中,经济增长始终徘徊在衰退与复苏之间,被经济学家称为“失去的十年”。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中国目前的经济特征与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前的宏观环境有很多相似之处。

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也面临着货币升值的压力和货币升值后的“财富幻觉”。也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给人低迷的错觉。房地产价格只涨不跌也是国民的信念。同样是低利率政策和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也在飙升。

当然,中国和日本有很多不同之处。不同的是,中国似乎在吸取日本的教训,宏观政策相对偏紧。但宏观调控效果并不明显,中国经济的日本病症状已经越来越明显。

与日本相比,中国的宏观经济面临更多的决策困难。日元升值前,日本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完成。在货币升值的过程中,中国不得不考虑沉重的就业问题。此外,日本企业当时实行终身雇佣制,劳资关系有所缓和,而我国企业劳资关系脆弱,经济衰退必然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日本国民收入相对平均,普通民众分享“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带来的增长收益,民众可以从容面对衰退。然而,中国的贫富差距正在扩大,经济衰退势必给城市低收入者和农村人口带来难以预料的生存压力。

考虑到中国经济的诸多现实问题,中国政府在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中并没有实施严格的金融和税收政策。所以看似从紧的政策,实际上并没有打到重要的伤害,以至于房地产价格越来越高。

或许最有效的措施是从房地产入手,在尽可能避免金融风险的前提下,让银行、开发商、投机者和部分消费者共同分担调控的经济成本。从这个角度来看,最有利的调控手段当然是实行更紧的货币信贷政策,包括提高房贷首付比例、连续加息、限制开发商贷款等。

没有人希望中国经济染上日本病,也没有人希望看到日本式的经济泡沫在中国吹大并最终破灭,这需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