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木雕有什么历史?

莆田木雕兴盛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被誉为“精雕细刻”。

北宋时期,五时旅行家蔡京曾召集家乡工匠,将京都宫廷器皿与书画技艺有机结合,制作木雕家具,开莆田木雕家具工艺之先河。

宋代名画《听琴图》中的琴台,是蔡京赠送给宋徽宗的精美兴化木雕家具。

宋元时期,由于妈祖信仰盛行,雕刻了大量神像。仙游县枫亭海滨村灵应堂的南宋妈祖原始造像,雕刻工艺精巧,风格古朴,十分珍贵。

其中有一位木雕女士,头上梳着一个“向下的发髻”,鼻子很高,脸很丰满,耳朵下垂。她身着绣袍,颈上有云肩,人物的雕刻线条豪放如线描,褶裥负刻,颇有宋代木雕的特点。

宋末元初,莆仙民间雕塑家众多,其中以林晖、林艺为代表的黄杨木雕派影响较大。林的圆雕和太师陈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同时,宋末,从泉州港、枫亭港进口的紫檀木、鸡翅木成为兴化工匠的木雕原料,红木木雕越来越受欢迎。

到了宋明时期,兴化客家达到顶峰,进士千人,宰辅、尚书等高官数百人。这些富官绅家和各种民居的建筑构件和家具都是精雕细刻的。许多屋架、横梁、拱门、吊钟、门窗、围场等处都有许多精美的人物、松树、菊花、花鸟、动物等木雕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