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从炎帝传说,研究中华民族早期的传统美德。炎帝和黄帝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综合象征。我们应该宣传炎黄二帝的贡献。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要学习和继承以孔子、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上限扩大到黄帝和颜地神农,还要学习和继承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早期的传统美德。中国的历史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民族。作为中国农业文明的开创者,颜地神农和黄帝是中国农业文明的进一步开拓者和推动者。在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孕育了中华民族早期的文明和后来的西周农业文明。周人实现了从氏族社会到宗法社会的转变,建立了以父系个体家庭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等级国家。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存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周公行了礼,创造了礼乐文化。“礼”因祭祀而生,源于“腊祭”,都与炎帝神农有关。炎帝神农以“削桐为琴,练丝为弦”发明了腊祭和原始音乐,说明周人的礼乐文化源于姜堰文化。腊祭作为炎帝和神农时代的大型冬季仪式,是颜地部落对大自然的丰饶和他们“对岁末的贡献”的崇拜,也是对来年和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新生活的期待。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春节”系列活动,不能不与江淹文化有关。周人礼乐文化中体现的一些传统美德,不能不与江淹文化中体现的中华民族早期传统美德联系在一起。李逢春先生在《炎帝的功绩与周秦文化》一文中说:“在古代永州,宝坻这块风水宝地,曾经养育了一位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正是颜地神农氏的丰功伟绩,点亮了中国古代的永州和现代的宝鸡,正是在这里,产生了代表中国和东方文明的李周周乐,产生了举世闻名的西周青铜器和陈仓石鼓。也就是说,颜地神农在农业、医药、制陶和祭祀方面的创造发明奠定了周秦文化的基础。周秦文化就是在炎帝神农创造的这个经济基础上产生、发展、繁荣起来的。”这个评价很有道理。当然,周秦文化中的礼乐伦理道德文化也是在炎帝一系列事迹所提供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包括伦理道德。以颜地神农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早期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1945毛泽东同志引用炎帝故事有关的“愚公一山”的寓言,是为了激励中国的生产者和全国人民把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挖出来。他相信,只要我们的子孙“多挖几座山”,就一定会“挖到这两座山”。在中国* * *生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继承和发扬了以颜地神农为代表的早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其他传统美德。在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及其理论的指引下,他们最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克服建设过程中的一切艰难险阻,发扬中华民族自炎黄以来的一切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