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治国平天下的例子?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名人风骚一时,但如果要说他们能达到守成、知行、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我首先推荐明中叶的心学大师王阳明。

王阳明出身显赫。他的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在南京吏部做官。因为他的良好背景,他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学习环境。他从小就野心勃勃,心思异于常人。他决心成为一名圣人,学习兵法。15岁时,他多次向皇帝献上平息农民起义、打击塞外强敌的策略。可想而知,除了被父亲暴力攻击之外,像你这样一个没有头发的小屁孩,怎么能左右国家大事呢?等等,没什么。

最有意思的是,他爸看到儿子整天有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整天做梦都想当圣人,根本不考科举,就让他十七岁结婚,安心做人。结果婚礼那天,大家都找不到新郎官,都以为自己逃婚了。环顾四周,原来那天王阳明四处闲逛,在道观遇到一个正在打坐的道士。他赶紧向道士请教养生之道。

王阳明十八岁的时候去拜访娄亮,娄亮教给他“师事”的道理,他认为很有道理,为了实践朱的?知道事情?他观察竹子七天七夜,一无所获。王阳明第一次对朱的学说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王阳明弘治十二年(1499),因成绩突出,成为秀才。从此步入仕途。郑德元年(1506冬),他不满宦官刘瑾跋扈,控制朝政,为一己私利结党,打击忠良,写了一封弹劾信,触怒了刘瑾,被鞭笞到幽州龙场。

王阳明虽然被贬,是穷乡僻壤,是野蛮落后之地,但他并不气馁。他每天辛勤工作,帮助村民,在农村耕种庄稼,教大家读书学习。在这种宁静而艰难的环境中,他结合自己的历史经历,日夜反思。终于在半夜,他终于认识到心是万物之根,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