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寺传说、康熙错别字、无字碑有哪些历史典故?

镇国寺传说

“庙里空间很大,房子却很少,中堂更差。然而,对好奇心的管制永远不会像这个世界所做的那样...该寺始建于北汉孝和七年皇帝天庭会议……”这段清嘉靖二十一年(1816)重修振国寺的话,记录了平遥振国寺修建的罕见,也镌刻了全国古寺的奇观。

振国寺有一座万佛寺。虽经几代重修,仍保持五代风格。它是中国现存的三座佛教寺庙五代建筑之一,其中的彩塑是全国各地寺庙、殿堂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五代作品。古老的奇观,加上寺内原有的11彩塑,使得振国寺早在1988年就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1997年与平遥古城、双林寺一起被列为“一城两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7月24日,记者探访了这座千年古刹。

“北京”这个名字不是虚的。

从平遥古城出发,向东北方向行驶10多公里,进入平遥县向元乡董浩村,再走不到1000米,眼前出现一片绿荫。树荫下,一座木牌楼的碑文格外醒目,上面写着“北京珍宝寺”,这就是振国寺所在的地方。

平遥振国寺始建于五代北汉天惠七年(963年),原名“静城寺”。金天德三年(1151)多次重修,明嘉靖十九年(1540)更名为振国寺。

位于晋中平原的一座古寺,为何以寺名命名“都城”?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动荡时期。当时军事实力是较量的第一资本,各国很少重视宗教文化,佛寺到处被毁,积极建设的很少。在这个乱世,五代后期的北汉是个例外。据《新五代史》?据东汉十大世家记载,后汉皇族刘崇原为太原尹,后升为中书令。郭威兵变杀后汉,建立后周,但刘崇不服,以太坊为原都,继续称国为“汉”,史称北汉。刘崇死后,其子刘承俊继位,改天惠。为了自保,刘承俊一边乞求契丹人“称帝”,一边鼓吹佛教,乞求佛祖保佑,并对国内的佛寺进行了大修。

在北汉所建的寺庙中,著名的有平定福克吉、临县赵普寺、太原天龙寺和平遥振国寺。振国寺修建之初,秦汉时期属竟陵城,故命名为精城寺,后改名“振国”。据《山西通志》明成化十一年(1475)记载,北汉时期修建的寺庙,一次又一次的重修,几乎都是改头换面。只有平遥振国寺的万佛殿还保持着1000多年前的原貌。

振国寺坐北朝南,是一座有两个入口的院落,占地1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天王庙、万佛寺和三佛楼三座主要建筑从南到北依次建在中轴线上。天王庙的两翼配有钟、鼓楼和腋门。进入庭院,东西走廊包括纪念碑亭,二宅大厅和其他大厅。进了二院的东西是观音殿和地藏殿。全寺共有五代、元、明、清建筑44座,彩塑51件,壁画65438余幅,铁铃1件,碑石20余块。

“老树金刚”曾经拯救过寺庙。

在镇国寺的中山门和庭院前,有十几棵古树,其中大部分是槐树。最老的树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整座寺庙笼罩在高耸的华盖中,红墙绿树映衬,禅意由此而生。

与现存的大多数寺院不同,振国寺没有特别的山门。在这里,天王堂就是山门。振国寺管理处主任梁家华告诉记者,这种兼作山门的寺庙建筑是五代的典型特征。

振国寺天王庙为单檐悬山,宽深三室,至今仍保持元代建筑风格。殿两边各有一个腋门。西腋门额称“隐居骑马”,东腋门额称“拜空”,均以佛典命名。

按照“晨钟暮鼓”的佛教文化,天王庙东西各有一座钟楼和一座鼓楼,均为四柱亭阁,五脊六兽,悬挂山顶。但楼上没有鼓,只有巨大的铸铁钟仍保存完好,挂在东钟楼上,钟声在方圆十多个村庄都能听到。铁钟铸造于晋代五年(1145),不仅是平遥最古老的,在国内也极为罕见。据村民介绍,在1958那场狂热的“大炼钢”运动中,董浩村的人们悉心照料,才让这座古钟躲过了砸铁炼钢的劫难,保住了这件宝贝。

说到古寺之灾,就不得不提天王庙外的四棵高大的古槐树。四大古树都有上百年树龄,体积庞大。至少需要四个人才能相互拥抱,在天王庙前东西方向排成一列。据民间传说,这四棵大树就是振国寺的“四大金刚”,可谓是会护寺的神仙。说起来很神奇,在1994年夏天的一场雷雨中,一道闪电击中了振国寺,但闪电瞬间被其中一棵槐树吸走,树枝折断,树皮烧焦,而天王寺和整个振国寺却毫发无损。次年,触电槐树又绿了。

采访中,梁家华表示,“四大金刚”只是民间认识,但古树护庙是有科学依据的。国家相关建筑专家看过寺庙和寺庙前的大树,曾指出古人在寺庙前种树实际上是让它起到避雷针的作用。

建造一座美妙的佛殿

穿过国王殿,可以看到振国寺的主殿——万佛殿。这座寺庙建于达汗天惠七年(963)。这是寺庙建造时的原始建筑。距今已有1049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万佛殿宽3,深3,一檐九脊歇山顶。屋檐高5.27米,高2.94米,高3.60米,总高8.86米。门面左右各有两扇窗户,一扇在前,一扇在后,四周是厚厚的砖墙。人们可以从鸟瞰图中看到,大厅的形状接近正方形,屋顶巨大而深远。但由于屋顶的折叠和上翘的转角,厚重巨大的屋顶呈现出轻盈活泼的建筑艺术形象。

正殿12柱,高3.42米,全部包裹在墙体内,看不到柱基。据振国寺工作人员乔介绍,这座寺庙是古人修建的。为了防止包裹在墙内的柱子因长时间潮汐而腐烂,在外墙的每个柱子底部都开了一个洞,用于通风防潮。再加上柱颈不在前,柱子都向内,柱上还有斗拱,使得正殿的屋檐凸出2.94米。

这么深的飞檐也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建筑建设的贡献,所以古庙可以很好的防止雨水侵蚀。记者采访的那天,恰好平遥刚刚经历了一场暴雨,但雨水只打湿了正殿屋檐下三分之一的台阶,墙壁也没有溅到。

古代人似乎比今天更全面地考虑了关震国家寺庙周围的排水设施。暴雨中,现代城市频繁涝水,但整个振国寺雨后,院内雨水排水异常顺畅。

殿顶由梁架木结构支撑,纵横构件连接牢固,无顶柱,使殿内空间不受柱子影响,极为宽阔。整个大厅,没有一颗钢钉,是一个钩状的鞘,支撑着整个建筑。寺庙结构与装饰并重,用料合理,设计独特。千年不灭,令人叹服。

经过65,438+0,000多年的维修,万佛殿依然保持着晚唐至五代的建筑风格,远远望去气势恢宏。这是一座罕见的古代木结构建筑。就像这样,振国寺的古建筑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建筑史上堪称不朽之作。

稀世珍宝西藏古寺

振国寺的建筑很棒,还有很多其他的宝藏。万佛殿有11彩塑,都是五代的作品,分别是一个佛,两个弟子,两个菩萨,两个天王,两个少年。

主像释迦牟尼坐在须弥山上,看着自在、善良、顺眼,旁边是叶佳和阿难。传说叶佳小时候出家为僧,一生苦干,所以被刻画成一个饱经风霜、吃苦耐劳的老人。阿难看起来正处于生命的黄金时期,穿着僧衣,优雅,聪明和慈善。再往前,四佛是二菩萨,二供养菩萨。诸菩萨为坐像,仕女像,面额齐全,典雅端庄。两侧站立的菩萨随性自然,体态丰腴,造型手法具有明显的唐代特征。菩萨面前的两位天王,手持兵器,身穿铠甲,眉头紧锁,怒目而视,威武英姿,典型的唐代武士。前两个扶着男孩子,一个天真善良的农家女形象,一个在庄严地祈祷,一个在东张西望,动静相间,造型各异,精神抖擞。

这些雕像虽然被佛教神化了,但都是按照当时的社会等级来创作和布局的。他们的服装、服饰和表情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雕刻家的这种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反映了1000多年前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的形象。这些雕像是我国现存寺庙中唯一的五代作品,堪称“稀世珍宝”,在我国雕塑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除了上面提到的彩塑和铁钟,一座上下左右残缺的振国寺半碑也是极为珍贵。碑高84.5厘米,宽58厘米,厚36厘米,上面有碑文,共计19行,476字。从残碑厚度来看,原碑应该很高,但从碑文内容分析,是墓碑。这块石碑是嘉庆二十一年(1816)修缮振国寺时制作碑座的原材料。后来负责该项目的田增义发现残碑上有好的书法,不忍破坏,就留了下来。光绪十年(1884),当地的昂天更兰专门写了《半碑》记录这个故事,嵌在东北亭的墙上:“不知道是谁写的半碑。嘉庆年间,寺庙工作完成,立碑时,碑的形象已经形成。余祖增见之,停曰:此碑书法甚好,不可毁。保存它,并认为学习者会复制它。”看碑文就知道,如果不是田曾祺倡导保护,他的家人孙天耕兰乐会记得,纪念碑早就不复存在了。后人对剩下的476个字进行了字、注、成语等方面的分析。是北汉皇室的墓碑。

康熙的错别字是“丰”字,是康熙在山西五台山上留下的。

《避暑山庄》中的“避”字多一横,“峰”字少一横。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康熙不会写“避”字,那就是笔误。“冯”到底有几笔,这个从小读书的皇帝也不确定?不完全是。

说起来,这个词和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这个历史事件就是清代三大悬案之一——顺治皇帝出家之谜。

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他六岁即位,是清朝第一个小皇帝,但24岁就去世了。宫里有一种说法是他死于天花,作坊里却有另一种说法。据说顺治为情所困,出家为僧。你为什么被困住了?原来,他心爱的妃子董鄂氏病死了,伤心欲绝,失去了一切希望。最后他甚至放弃江山,遁入空门,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出家。

就这样,皇位传给了当时年仅8岁的叶璇,年号是康熙。叶璇当皇帝时还很年轻,父亲的去世成了他最大的忧虑之一。长大后,叶璇想弄清真相。听说父亲在五台山出家,借此名拜佛,悄悄打听父亲下落。我去山上灵九峰菩萨庙附近的时候,碰巧遇到一个很帅的和尚。康熙招呼众僧,众僧自称“八僧”。康熙听不到父亲的下落和去向,很失落。下山后,他反复念叨着“八娃”“八娃”,突然意识到自己看到了父亲,那个和尚。

这话怎么说?“父”字从上到下拆开就是“八”。叶璇迅速带着随行人员上山寻找,但“八娃”没有找到。叶璇后悔自己的粗心大意,觉得父子缘分太薄。碑文时有意省略了“灵峰景区”中“峰”字下的“峰”字,意为“父子不相识,人生遗憾,难以圆满”。这当然只是传说,但这个传说包含了康熙对父亲顺治深深的思念。现在,游客可以看到这个神圣的遗迹。这四个字后刻在菩萨庙大门外的牌楼上,是五台山著名景点之一。

山西五子片

宋太宗和赵光义夺取晋阳,遭到晋阳人民的强烈抵抗。攻陷晋阳后,他对浴血奋战的军民非常愤怒,强迫他们出城,然后放火烧晋阳城,同时用汾水、晋水淹没晋阳城。赵光义的水与火把矗立在汾河上1500年的晋阳古城夷为废墟,在唐明镇的基础上重建了太原城。赵光义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晋阳人民的极大愤慨。尽管如此,赵光义仍想把自己视为不朽的英雄。他写了一部《太平兴国碑》,模仿李世民的《晋祠铭序》,吹嘘自己灭北汉刘继元、放火烧晋阳、重建太原的“功绩”。然而,他从这块碑上得到的却是李世民《晋祠碑文》完全不同的结局。人们参观晋祠,看到太平兴国碑,就用石头、瓦片、砖头砸,用刀刮。纪念碑上满是痰和刀痕。久而久之,碑文就被刮掉了,没有留下字迹。如今,在云起铁塔旁的基座上,依然矗立着这块没有字迹的石碑,与贞观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光义的“无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