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航空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1949建国之初,别说飞机制造业,基本上所有的重型装备制造业都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但很快,随着“一五”和“二五”计划的实施,新中国终于逐步实现了制造飞机的梦想。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突飞猛进,技术能力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中国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成为航空大国和航空强国。

初教-5教练机是中国第一种自制初级教练机,原型是苏联雅克-18教练机。雅克-18是前苏联雅科夫列夫设计局于1946年设计生产的双座初级教练机。1951中共中央批准国有航空工业在3~5年内从修理逐步过渡到仿制苏联教练机和战斗机。

1951 4月23日,国家航空局决定在南昌建立飞机制造厂。5月13日,第一批建设者抵达南昌,在国民党政府与意大利合作建设的“国民党第二飞机厂暨航空研究所”旧址开工。当时只有1500m的碎石跑道,1车间,7个旧机库,30多台旧机床。经过第一代建设者的奋斗,仅用了148天就修好了从朝鲜战场调过来的飞机。到当年年底,南昌飞机厂已经修理了38架雅克-18飞机。

1954,1年4月0日,国家航空工业局批准南昌飞机厂提前批量生产雅克-18。1954年7月,南昌工厂成功仿制首架雅克-18教练机,命名为初教-5。15年7月3日下午5点,初教5首飞成功。株洲航空发动机制造厂也正式成立。虽然看起来初教-5年代久远,但它是我国飞机和航空发动机批量制造的开端,意义非同寻常。初教-5飞机当年生产10架,次年交付部队60架,1958生产379架。

该机机身由合金钢管焊接成骨架,为框架式机身骨架。前机身和发动机整流罩是铝合金蒙皮。机身的后半部分被一块布蒙皮覆盖。机翼由梯形外翼和矩形中翼组成。中间机翼是全金属结构,由两根大梁和八根肋骨组成。中间机翼有两个容量为75升的油箱。中间机翼与机身框架相连。外翼和尾翼的前缘、梁、肋采用铝合金材料;布皮。发动机采用M-11FP5缸风冷活塞发动机,运行可靠,使用方便。三点式起落架后,主轮半埋入中翼,尾轮固定。串联密封驾驶舱视野好。这架飞机装有无线电接收器和内部通讯设备。

65438-0990中国通用航空用飞机只有400架左右,主力机型是运-5飞机。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空强国之一,拥有强大的航空运输机队。随着中国大飞机项目的实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制造的大型客机必将翱翔在全世界的蓝天之上。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制飞机是主要机型。小型机为运5,中型支线飞机为Il 12和Il 14。20世纪中后期以安26型为主。这一时期,我国在进口飞机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航空飞行的特点,研制了运7、运8、运10、运11、运12等一些客机,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飞机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与国外飞机制造商的合作,中国生产了许多波音和空客系列飞机的零部件,如MD-82、波音、空客等许多客机合作生产项目。这些产品以优异的质量保证了飞机的安全飞行,为中国航空制造业赢得了荣誉。

在中国的航空史上,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运-5,一种“两翼”的小型多用途飞机。这种小型飞机以苏制安-2飞机为基础,可用作短途客机、运输机、农用飞机、伞兵空降训练机和医疗救护车等。它因其卓越的安全性、机场适应性和良好的飞行操纵性能而广受好评。

苏制伊尔-12和伊尔-14曾是中国国内航线的主力机型。现在,这些当年的“空中雄鹰”基本上安静地呆在航空博物馆之类的地方,接受游客的参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航的主要机型之一是苏制四发伊尔-18客机,周恩来总理等中国* * *都是乘坐这架飞机出国访问的。现在,伊尔-18客机早已退出航空史舞台,成为人们回顾航空发展史的标本。在北京昌平的航空博物馆里,保存着伊尔-18客机,经常会吸引一些在电影里见过它在空中的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