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背景资料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最早发表于6月3日《人民日报迪达副刊》1986,后被选入多部散文选集。1996工人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羊想起云》(该散文集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目前已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面貌的象征,这一切都与陕北的古代历史有关。陕北高原是连接中原农业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边关:秦始皇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防守陕北,修筑长城,修直路,防止匈奴入侵;北宋时期,韩琦、范仲淹、沈括等武将和文官来到陕北,领导了抗击西夏人入侵的战争。明代九镇之一的长城,在明朝中后期承担了几乎一半的北方边境防务。可以说,《安塞腰鼓》不仅是古代激励边防官兵冲锋杀敌的号角,也是官兵们凯旋作战的迎宾曲。它是壮丽的,它是死后重生的,它充满激情和力量,它是生命的舞蹈和狂欢...古代战争中击鼓鸣金的场面已经永远消失了。但这种以激情和力量为基础的仪式,却深深植根于陕北这片古老的土地。在陕北农村,腰鼓已经成为一种娱乐形式,在浪漫中宣泄生命的激情,在诗歌中追求永恒的精神力量。20世纪以来,随着13年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中国革命的胜利,“延安精神”传遍全国,原本是纯粹民间广场文化形式的“安塞腰鼓”逐渐走进庙堂,进入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视野。且不说安塞腰鼓是如何在五六十年代一度风靡亚非拉的。先不说80年代初“第五代导演”陈凯歌一炮而红的《黄土地上的安塞腰鼓》如何征服了西欧观众的心。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塞腰鼓出现在我国许多大型民族庆典活动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安塞腰鼓”所释放的能量,不仅仅是陕北这片古老黄土地的地域文化信息,更重要的是成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换句话说,《安塞腰鼓》以宏大的场面、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激昂的鼓点表达了诗的内容。至于散文家刘成章,他生在黄土地,长在黄土地,熟悉这里的山、水、草、树。更重要的是,他对高原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骨子里有一种高原地区特有的诗意浪漫感,这使他成为陕北高原上的“歌手”和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80年代初,中年人刘成章先生放弃了他熟悉的诗歌、歌词等创作形式,找到了一种新的艺术创作方式——散文。其实,他散文的生命内核依然是扣人心弦的浪漫,或者说是“信天”的旋律。当他来到远离家乡的省城时,那冲破岁月、吞噬山川的“安塞腰鼓”的壮美景象在他脑海里一闪而过,高原上无声爆发的鼓声还在他耳边盘旋。面对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日新月异,他怎能不心痛?他怎能不为此欢欣鼓舞呢?这种情况转化为刘成章一天一天意识到并在那一刻呈现出理智与情感结合的东西(用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的话说),即“安塞腰鼓”。他必须用“安塞腰鼓”这个具体的形象来传达他对生活和时代的审美感受,传达他对生活的诗意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