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护城河里的水流向哪里?

北京故宫护城河俗称桐梓河故宫周边护城河。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河宽52米。这条河从西北方向流入,在东南方向流入皇家河。人工壕沟注水形成人工河道,作为城墙的屏障,作用是维护城市安全,防止围城,是古代人民的安全防御手段之一。北京护城河北京护城河分为:外城护城河、内城护城河、皇城护城河、皇宫(紫禁城)护城河。皇宫(紫禁城)的护城河皇宫(紫禁城)的护城河,也就是紫禁城周围的护城河,俗称筒子河,筒子河分为内筒子河和外筒子河。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至今已有580年历史。这条河从西北方向流入,在东南方向流入皇家河。明朝永乐年间重建北京时,在紫禁城外挖了一条护城河。明代,桐梓河仅环绕故宫的东、北、西三面,分别称为东华门桐梓河、神武门北桐梓河、西华门桐梓河。作为故宫的第一道防线,它起着四面防御城墙的作用,使敌人无法涉水攻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金城汤池,深沟高垒”。既然是护城河,那就应该四面环绕,南方不应该有河。于是,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工部奉命将午门右侧紫禁城的水,从西阙门外右板桥下的涵洞引入西阙门,再从午门前石板路下的涵洞向东,再通过东阙门石板路下的涵洞进入祠堂(现劳动人民文化宫)。这条70英尺9英寸长的涵洞被命名为午门的黑暗桐梓河。至此,故宫的护城河就形成了今天的样子。据考证,明代“护城河河池距城墙20m,宽52m,深5m,周长3840m。河两岸的河堤由花岗岩制成,厚50厘米,宽70厘米。河堤垂直,后面的1.5m宽的菱形墙由城砖砌成,长44cm,宽22cm,厚11cm。在河堤上修筑平均高度为1.5m、宽0.5m的低矮河堤,采用长44cm、宽22cm、厚11cm的城砖粗白横缝法砌筑。护城河底部用灰土压实。”外桐梓河的水流入故宫,形成内桐梓河。内桐梓河的水源来自神武门西西北角楼附近墙底的取水水闸,由一条南北直穿墙的隧道改为紫禁城内的明沟。桐梓河除了防御,还用于防火,为故宫供水。尖子河是北京城内外仅存的比较完整的护城河。外护城河大部分在北京城墙拆除过程中被掩埋,现存零星护城河段已完全失去原有风貌(略)。治理和维护桐梓河及其周边环境,恢复故宫原有的古朴、典雅、庄严的氛围,保护古都北京的风貌,刻不容缓,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