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Pcr术语对生物化学的解释如下: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用于扩增特定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视为一种特殊的DNA体外复制。PCR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大幅度增加少量的DNA。所以,无论是古生物的化石,还是历史人物的遗骸,抑或是几十年前杀人案中凶手留下的毛发、皮肤或血迹。

只要能分离出一点点DNA,就可以用PCR扩增对比。这也是“微量证据”的力量。这个想法最早是由美国的Mullis在1983年提出的,简单的DNA扩增法是Mullis在1985年发明的,这意味着PCR技术的真正诞生。到目前为止,2013,PCR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技术。

扩展知识:

65438-0976年,台湾省科学家钱家运发现了稳定的TaqDNA聚合酶,也为PCR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PCR是利用DNA在95℃的高温下在体外变性成为单链,在低温下(常为60℃左右),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理,使引物和单链结合,然后将温度调节到DNA聚合酶的最适反应温度(72℃左右)。

DNA聚合酶沿着从磷酸到五糖(5’-3’)的方向合成互补链。基于聚合酶的PCR仪其实就是一个温控装置,可以很好的控制变性温度、复性温度和延伸温度。

PCR原理:

DNA的半保守复制是生物进化和传代的重要方式。双链DNA可以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变性并解旋成单链,在DNA聚合酶的参与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理复制成同一个两分子拷贝。实验中发现,DNA在高温下可以变性熔化,降温时可以重折叠成双链。

因此,DNA的变性和复性可以通过温度变化来控制,DNA聚合酶和dNTP可以通过添加设计好的引物来完成特定基因的体外复制。但DNA聚合酶在高温下会失活,因此每循环都需要添加新的DNA聚合酶,不仅操作繁琐,而且价格昂贵,制约了PCR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耐热DNA聚合酶Taq酶的发现是PCR应用的一个里程碑。该酶可以耐受90℃以上的高温而不丧失活性,而且不需要每次循环加酶,这使得PCR技术非常简单,大大降低了成本。PCR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