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南新桥的由来及历史演变

金坛的南新桥过去叫清河桥,当时人们也叫它“桥”。资料显示,清河桥建于明代,当时在县城设立了六城门和二水关。从那以后,在二水关之间的丹金槽河上有了两座桥,清河桥和文清桥,也就是现在的南新桥和北新桥。它们是县城东西交通的要冲和必经之地。

以前清河桥是单孔石拱桥,比较陡。桥中间有一条车道,车道两边有二三十级石板铺成的台阶。桥的两边用石柱和石板挡住,挡在桥两边的石板是椅子形的,方便人们在桥上坐卧休息。

清河桥位于闹市区,这里人来人往,上上下下,熙熙攘攘。农民们扛着手进城,连装着粮食的独轮车都很难推到桥上。一般需要三个人齐心协力才能把独轮车顺利推过桥。上桥时,独轮车沿中间车道往上推,车前有两个人,俗称拉黄鳝,所以三个人一口气把独轮车推到桥顶,下桥时不要沿车道往下推,否则货车会冲到终点。太可怕了。独轮车下桥时,三个人从石阶上慢慢推下去,前两个居然一步一步推着车让它慢慢下去。当时推独轮车的人都不想过清河桥。他们更喜欢走坡度相对较缓的文清大桥(北新桥)。

炎炎夏日,大桥成了人们纳凉纳凉的最佳场所。有的人躲在阴凉的桥洞里,有的人干脆跳下桥,在河里游泳。这个时候,人们往往会叫它“好”一阵子。看来这种从几米高的地方跳水在中国民间已经流行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