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窑的历史和起源

瓯窑的历史和起源如下:

瓯窑位于浙江省南部的温州。至今已发现古窑址200余处,是中国古代又一大型瓷窑体系。瓯窑是浙江主要瓷窑之一。唐代,窑址分布在浙江的温州、永嘉、瑞安、苍南、瓯海等地。

温州是浙江省制瓷工业的集中地,仅次于始于东汉的越窑。到目前为止,温州已经发现了200多处古窑址。自晋代以来,古籍中就有不少关于瓯窑的记载。

欧窑胎质致密细腻,呈灰色或浅灰色;釉色多为青色、青黄色或淡黄色,胎釉结合紧密;独特的造型和装饰,简约却不失活泼;纹饰简洁生动。

识别要素

(1)瓷胎为白色,白色中带一点灰色。西晋时胎质粗糙,坯体烧结不完全。东晋时期,轮胎质量优良,进步很大。唐代至宋代的瓷胎为灰色或浅灰色。

(2)三国两晋时期,釉色淡蓝,透明度高,有少量青黄色和青绿色。南朝时期釉色普遍发黄,而且釉裂,胎釉结合不好,容易剥落。唐代早中期,釉色为黄色或淡黄色。晚唐至宋代出现纯青色或青黄色,胎釉结合紧密,极少有脱釉现象。

(3)大部分产品在品种和造型上与越窑相同,但也有一些特殊的产品,如东晋时期的牛形灯、棕色盖罐、五连环罐等,而三足洗、雕、狮形烛台、蛙形水罐、明器等则很少生产。唐代底碗留壁式底,腹壁呈45度倾斜,高于越窑。五代和北宋时期的银赫趋于宽阔平坦。

(4)装饰比较简单,常见的有串纹、莲瓣纹、棕色等。其中褐色颇具特色,在东晋至南朝瓷器中广泛使用,尤其是长条形花纹,始薄收厚,在其他瓷窑中未见。唐宋时期纹饰简单,没有复杂的雕花,与北宋越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