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工厂的历史与福建船政局的重生。

1.

汽车行驶在蒋斌路上,目的地是马尾山,你父亲小时候生活的家乡。

这座山矗立在马尾半岛上,整座山已被规划为旅游景点。

19世纪末,一群法国造船者住在这里。山上以前有个麻江医院,是典型的法式建筑,六边形窗户。

从马健山下来,我们经过了赵衷庙,这是清政府为纪念马江海战中牺牲的数千名海军官兵而修建的。

麻江海战,赵衷庙,国荣国耻都在这里。

2.

车子经过马尾造船厂路口时,君爷爷念叨着:如果能进马尾厂的大门,再看一次就好了!

我已经退休很多年了,距离上次厂里举办的老人节也有好几年了。君爷爷想再去参观工厂。

抱着试一试的心,你爸开车到了马尾造船厂门口。

门前抬杆,一人骑电动车出厂。

君爷爷眼尖,认出了一个多年不见的“小”同事。他还没退休就领着我们进了马尾厂。

马尾造船厂已经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之一。

时至今日,马尾厂仍保留着一小部分修船业务,厂内仍有重型机械。出于安全考虑,工厂暂时不接受散客。

这一次,我们有幸参观了工厂。

3.

一进马尾造船厂,就看到一台龙门吊,上面印着logo,看起来像波浪。该图形由字母M和W组合而成,是马尾造船厂的标志。m和w分别是马和尾的拼音首字母。

马尾造船厂的前身是福建船政局,是清政府建立的第一个海军机构。

我们把车停在外国专家大楼前。旁边是一座灯塔建筑。我很好奇,就拍了这个白塔的照片。

君爷爷介绍,这座白塔是马尾厂的老钟楼。70年代以前,厂里的工人只是听着白塔钟楼的叮当声,上班还是上班。

70年代马尾厂开始使用厂钟,敲钟人下班,白塔钟楼成了摆设。

走过马尾厂的办公楼,巨型塔吊、龙门起重机出现在眼前。

马尾厂最大的龙门吊跨度近百米,能吊起200吨重物。如今,超大型龙门吊和造船车间已迁至连江县滁庐岛。

90年代以前,马尾厂每造一艘大船,总有人伤亡。有的被铁壁落下的重物砸中,有的不慎从高处坠入舱内。这些事故似乎都成了当年各大船厂的“惯例”。

陪我的老同事说,现在不能掉以轻心,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中国有很多大型造船厂,很多都比马尾造船厂有名。其中,有两个著名的船厂与马尾造船厂有关:一个是大连红旗造船厂,现已更名为大连造船厂;第二个是上海江南造船厂。

君爷爷在物资部工作,马尾厂的一些造船材料比如钢板都是从辽宁运来的。

4.

有一次路过马尾厂,一路上只是瞥了一眼,并没有亲身感受到这个巨型塔吊和龙门起重机的宏伟。

走进马尾厂,听了君爷爷的讲解,才真正感受到马尾厂厚重的历史风貌。

重游故地的兴奋溢于言表。

君爷爷对我说:“你今天说的对,你值得。没见过这么大的造船设备?”

我对君爷爷说:“是的,我今天来了。爸爸,今天去一趟马尾工厂。对我来说,是觉得新奇;对你来说,就是寻找回忆。”

君爷爷笑着点点头。

你父亲附和道:“你说得对。”

5.

路过码头的时候,有一个铁皮壳,上面写着“甲居班”。你爸爸问你爷爷:“爸爸,这个‘甲居班’是什么意思?”

君爷爷说不知道。他退休很久了,没有听到一些新单词。

陪我的老同事说“甲居班”是以日本造船业为背景的。甲居是舾装的意思,类是车间的意思。甲居类就是舾装车间。

我问,‘套装’的环节是什么?那两个字怎么写?

君爷爷说船在左边,西边在右边。舾装是造船的总装和内部安装。

几艘马船(马尾造船厂的船)已经停靠在江边,一两个工人正在码头上缠绕缆绳。

君爷爷在河边,捏着手指,自言自语。

我很好奇,问:“爸爸,你在干什么?”

君爷爷:“今天是第六天,我在数潮汐时间。”

“这个潮汐是怎么算出来的?”我又问。

君爷爷:“农历初一十五的潮汐时间是12点。每天有两次潮汐,一次在前半段,一次在后半段。初一开始,潮汐时间每增加一天就增加八个字(福州话里一个字代表五分钟,八个字代表四十分钟)。今天是第六天,所以起潮时间大概是早上和下午四点。”

我明白了。

河边停泊着一艘船,等待修理。

尽管锈迹斑斑,船上“马船”二字的白墨画依然清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