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改革简介及详细资料

隋朝的背景政策隋朝通过整合汉魏官制而创造的政治制度,在唐朝得到了延续和补充。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是中书省(隋代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议事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是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大臣称为尚书。三省总督讨论国家大事,并担任总理。尚书省的行政长官权力太大,下设六个部。初唐以后基本没有人了,只有副职接任,渐渐就没有实权了。唐太宗在位后,宰相人数增多,不限于三省总督。一方面可以集思广益,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大臣独揽大权。三省吾身,有权审废诏书,历来为后人所称道。隋朝在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制,以整顿魏晋以来地方行政机构的混乱局面。州刺史,县令。县以下也有村组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自隋文帝起废除了汉代以来郡县总督自设下级官员的制度,规定地方九品以上官员均由吏部任免。积极作用是减少大量冗员,节约国家开支;负面效应是地方行政长官权力过轻,难以采取积极行动,不利于特殊情况下的应对。统治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如何平衡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保证统一而又不失活力,一直是中国古代的一大政治难题。另外,为了控制这个地方,唐还划分了十个监控区域,称为道;朝廷随时派官员视察地方政治。另一个与文化发展相关的新制度是科举制度的建立。科举制度由科举制度和定期考试制度两部分组成。科举制度是皇帝临时安排的,等待超常的人才,官员和平民子弟都可以参加。常规科目基本上是一年一次,科目主要包括进士、明静等六科。其中进士第一科是考经、诗、时事,难度大,录取率低,考中后前途好。所以特别被学者看重。有句话叫“一个士绅(指官僚阶层)虽然是很官的,但对于不是读书人的他来说就不美了。”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兴盛于唐代。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公平。士子可以通过科举进入吏治,而不是像过去一样由家世决定。所以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末。汉武帝建立经学,汉朝培养一个以经学起家的学者,隋唐则以科举培养一个新的学者。科举士和经学士在精神上并不相同,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中国正统的高级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唐代的尚武精神

思想开放是唐朝立国的基本气候。到了唐代,边疆的拓展规模超过了秦汉时期。在最强盛的时候,疆域东至朝鲜半岛,西至伊朗,南至越南,北至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总之,唐朝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实力,取得如此大的发展,是因为有优秀的府兵,而优秀的府兵又是建立在北方传统基础上的。从北朝开始实行府兵制度,从隋朝到初唐一直没有改变。这个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兵农合一。政府军士兵通常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工作,在农场间隙训练,战时参军打仗。全国各地都有哲崇福,负责政府士兵的选拔和训练,但关中(今陕西、甘肃东部)人数最多,几乎占全国的40%。应当指出,政府军士兵自带武器和马匹参战。木兰在《木兰词》中叙述的从军前就去各个市场购买马匹和马鞭,也是唐朝政府士兵准备从军的写照。如果是普通农民,这样的情况是不可想象的。世代习惯农田耕种的农民,只是在农场的间隙接受了短期的训练,无论如何也不会马上成为战场上的专家。只有一种解释。唐初之所以采用官兵制度,是基于北方尚武精神。爱马是初唐普遍的风尚,画家喜欢画马,杜甫的诗就是明证。马球和猎马在上流社会特别受欢迎;* * *特别关注马正,马的品种是杂交改良的,价格便宜;在政府军士兵集中的陕甘适宜地区,有饲养马匹近百万匹的军马场。如果没有唐朝从北朝带来的尚武精神和惯于战斗的习惯,其辉煌的武功是不可想象的。

开放的民族政策

无论是对其他国家的人,还是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唐朝基本都能本着开放包容的精神一视同仁。唐太宗曾颇为自豪地说:“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被重视的,我也一直爱它如一,所以它的所有物种都依赖我为父母。”这与其说是唐朝皇帝思想水平高,不如说是他的北方文化传统赋予了他这样的心态。学者们早就指出唐朝皇室汉族不纯,这没关系。重要的是,他们在北朝关陇贵人胡汉处的文化经历,阻止了他们产生“严防夏”这样强烈的狭隘民族观念。唐对异族心态的开放,从文成公主嫁入西藏可见一斑。韩与匈奴也有“姻亲”,但那是国力不足的时候;能打败强大突厥的唐太宗,愿意把女儿嫁给已经与唐朝和好的松赞干布。绝不是鄙视“易迪”的人。这种情况在唐太宗等皇帝身上不止一次发生。开放的思想决定了唐朝在处理与边疆民族关系时采取了宽松的方式。与秦汉不同的是,唐朝除了曾经强大的突厥汗国等侵边者外,一般都采取“其部皆随俗”的政策。辽阔的疆域必然包含大量的部落民族,“一切落后于当地风俗”的含义就是让这些部落自治。在边境地区,王朝要么设都督府,要么设郡县,但基本上都是由一个部落酋长来主管。大量边塞贵族在朝廷身居要职,也是唐代特有的现象。这不仅限于领土。来自日本和朝鲜的晁衡和崔致远都能在朝鲜任职,可见唐朝的气魄和气度之大。

唐朝对各民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造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景观:东亚以强大的唐朝为中心的前所未有的部落民族大联盟,以及日益高涨的向唐文化学习的运动。唐朝皇帝被推选为众多民族的“天可汗”,各部落酋长可以在自己的民族地区称可汗为王,并被唐朝封侯。边疆各民族纷纷效仿唐朝制度,建立自己的政治制度,热情学习中原的一切文明生活方式。唐人也渴望向别人学习。胡夫、胡闯和乐虎在长安特别受欢迎。著名的玄奘努力取经,建立正宗的佛教宗派,与唐朝对异域文明的独特热爱有相当大的关系。当时亚洲有两大文明:一是迅速崛起的伊斯兰帝国,二是唐朝文明。前者将很快衰落,而后者将对亚洲和欧洲产生更持久的影响。首都长安堪称世界文化的交汇地和集散地,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亚洲各国的人民、文明和产品,也可以看到边疆和外国的留学生和使节。它的文化影响甚至远至欧洲。

崇佛重诗散文

唐朝是一个宗教文化的时代。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祆教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信徒。帝国文教基本上是儒家治国(以儒家经典选拔政治人才为代表)、宗教治身、允许宗教自治的多元格局。其中佛教最为兴盛,最兴盛的原因与北朝皇室背景有很大关系。总的来说,唐人并不持有南朝的“偏理”,而是北朝的“偏教”。早期的皇帝都热衷于佛教。据说武则天在僧侣的帮助下夺取了唐朝的最高权力。她甚至编造了一个佛号,假装自己是弥勒佛转世,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这样的欺骗不是偶然的灵感,而是来自于她对宗教的虔诚和迷信;此术能起作用,也是佛教普遍信仰的结果。北朝的宗教信仰使佛教在唐代达到顶峰。佛教僧侣受中国宗法制度的启发,通过对佛教经典的解读,建立了各种教派。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法家宗、净土宗、禅宗相继成立。众多门派各有异彩,齐头并进,最终形成禅宗一统天下的局面。禅宗兴盛于世的文化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但其“不立于言”和“明心见性”的旨趣,与中国人倾向简洁、不喜繁琐的思维有关;更重要的是,可能是生而为人的方式。道家“佛是世俗法,不离世俗方”和“劈柴挑水无非道”的思想与世界交融出世,与印度僧人到森林中逃避世俗的方式大相径庭,更符合中国人的生活理念。真正发展印度佛教的是禅宗。如果没有唐朝的宗教精神作为背景,禅宗的出现当然是不可想象的。

初唐时期,北朝贵族对南朝文化的羡慕心态仍以强劲势头延续。唐太宗曾命高士廉编族谱,似乎打击了山东(即太行山以东地区)的贵族。实际上,唐太宗此举就如同北魏孝文帝改姓一样,“说明他并没有从根本上与士绅划清界限。”重视家谱原本是南朝的时尚。在武则天时代,山东贵族也受到行政命令的限制,但胡如雷先生说得好:“武侯集团与其说是出于政治原因而攻击士族,不如说是垂涎三尺,羡慕和攀附着士族联姻,达不到目的。

恼羞成怒之后,转而大力打压老姓。“无论是唐太宗还是武侯,你都在‘羡慕’自己是贵族门,或者为了皇帝而用它攀亲戚,这典型地反映了他们还没有摆脱孝顺的心态。唐代诗歌、文章兴盛,北朝同样的心态起了作用。唐太宗和唐玄宗都喜欢跳舞和写作。唐太宗为秦王时,开设学士府,招十八学士,直接继承了南朝君王结交文士的风气。众所周知,上官仪、沈建起和宋文志对唐诗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都是宫廷诗人,聚在一起唱月亮是他们的家常便饭。北周朝廷拘禁诗人庾信,是因为他酷爱南朝的诗歌。皇室不一定要这么做。唐朝人才辈出。只要把他们聚集在一起,享受他们的优雅。就连国家选拔政治人才的科举考试也加入了诗词赋的内容,如果没有北朝皇室心态下对诗词赋文学的热衷,这是不可想象的。选拔政治人才,赋诗,不是必须的,但在皇帝眼里,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就这样,南朝文人留下的诗文传统得以复兴,成为一代文人的盛事,最终繁荣成一个诗文大时代。不仅是诗歌,书法,绘画,佛教等。,凡是南朝人擅长的东西,都被唐人继承,并被赋予了自己时代的精神气质。

北宋唐朝开发边疆民族政策带来的历史结果,就是北宋开国之难。强盛的时候,唐朝作为东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和平的方式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文明的进步。1.唐末五代时原政权衰弱,那些长期享有高度自治权的边疆民族趁机内迁,建立自己的国家。北方的辽,西北的夏,都一样。汉朝时期,边境地区的各民族以部落的形式共同生活。北宋建立的时候,唐朝发展起来的北方异族政权已经在等着与之抗衡了。西晋民族事件。因为* * *处理不当;北宋还有一个问题,必须面对历史的结果。北宋开国的规模比不上汉唐,也比不上明清,但其边疆压力很重。为了保卫北方政权不南下,必须建立庞大的常备军,养兵成本前所未有。但是养一千天的军队,可能一时用不上。在对付北国的军事力量时,宋军几乎总是被打败。由于北宋建军思想过多借鉴了唐朝割据的教训,陷入了严重的局限。唐朝之所以有缓冲区大到不能倒,也是因为它的边疆政策。唐玄宗被奸臣李忽悠,顽固地信任了杂胡出身的安禄山,导致了安史之乱和随后的藩镇自重。这给北宋的开国元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皇帝对将军们极为怀疑。北宋一建国,就解除了战争将领的指挥权。平时士兵不认识将军,将军也不认识士兵。开战的时候,将军们都要按照皇帝事先制定的计划作战,没有理由不失败。

禁忌军人,北宋时改行做了写书人。宋朝基本延续了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并进行了更多的改进,使之更加严谨。每一次的候选人数都比敦代大大增加。考试合格者立即录用,不合格者可由皇帝“赐”为候选人。对士大夫的馈赠也是前所未有的。首先,薪水丰厚,在职和退休官员都有丰厚的薪水;其次,凡是达到一定级别的公务员,都可以享受以丁孙补官的特权,这就是所谓的“影子”制度,不仅“影”同姓的后代,还“影”异姓的亲属。所有这些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官僚阶层,他们收入丰厚,养尊处优。外面有敌对政权,北宋不得不大量养兵。忌讳武将,养了一个巨富阶层。这两者加上其他的铺张浪费,造成北宋财政极度困难。这反过来又引发了改革的浪潮,激起了士绅之间激烈的党派斗争。这一切,追根溯源,都与唐朝的开放边疆政策有着直接的链式联系。事实上,北宋不得不面对唐朝灭亡后的局面。从观念上,我们不得不重视唐朝的经验和教训。两个方面促成了这种局面,那就是北宋难以立国。唐朝的文明是开放的、浪漫的,而宋朝的文化是固有的、含蓄的。唐代有公开的浪漫,宋代有含蓄的内涵,其中有必然的历史因果。

唐初的社会制度继承了北魏的均田制,实行租均制。经过隋朝的农民起义和长期的内战,唐朝拥有大量无主荒地。* * *按照规定将这些土地分配给成年男女;被养殖的农民按一定比例向* * *缴纳税(租)和当地生产的几公斤几尺的丝帛,无偿为* * *服务一段时间。如果他们不服务,他们将支付相当数量的丝绸布(代理)。上述内容,即租佃制,仍然是秦汉以来强调小农的经济制度的变种,没有本质区别;其实现的条件是战争造成的大量荒地。小农经济脆弱,天灾人祸,过度征收都能使其破产。这为非常富有的家族的合并创造了机会。小农户的破产意味着国家财源的枯竭。到了唐太宗开元的“盛唐”,土地兼并和农民逃亡已经非常严重。安史之乱对北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于是在唐德宗开国元年(780年),朝廷采纳了杨炎的建议,颁布实施了“两税法”,全面改革税制。两个税法分别以夏秋两个税种命名,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为基础征税。同时,鉴于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 * *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了多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同时,也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和利益关系。两税法的实施结束了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其中,计亩征税、列田为资、商税等内容,沿袭了南朝既定的法律,并做了一些调整。

两种税制的意义绝不仅限于使唐朝摆脱经济困境。它标志着王朝治国理念的转变,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个税法第一次以官方法令的形式公布了一个与传统重农主义截然不同的国家概念。两个税法的核心是“以资产为中心”,改变了将工商视为流动的、不道德的行业从而加以严格限制的做法;它还改变了将占有土地视为对国家稳定的威胁从而严厉打击的旧做法。虽然它没有表现出保护工商业和大地主利益的积极性,所以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 * *已经初步懂得了用经济手段管理国民经济的道理,所以它无意中承认了一切私人的营利活动都是合法的,从而引起了所有制观念的更新。这就打开了一个缺口,使地主阶级和商人得以兼并土地,经营产业,社会贫困阶层获得了一点自由。要知道,在按户籍户主纳税服役的时代,破产的小农户只有注销户口,独立自主,完全依靠富家,才能免除朝廷的征收。他们可以停止这样做。穷人可以少缴税或不缴税,就可以通过契约向地主租地,人身依附性就宽松多了。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中唐以前,人民起义多针对朝廷,中唐以后,多针对地主。北宋初年,王小波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后来甚至反叛到“替天”(“天”指皇帝)。

这些都表明了社会的变化,重要的特点是两个税法的实施,不同程度地为社会的贫富阶层松绑(富人当然受益更多)。正因为如此,唐宋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高涨。

中唐到两宋的社会变迁,是从南北朝以来旧贵族的没落,甚至从历史中消失开始的。原因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科举制度造成的,但很难说明问题。科举只是打开了中下层知识分子的上进之路,但旧贵族也可以通过科举展示自己,这样的葬族很多。有人说武则天以科举打击九官龙势力,不足以说明问题。一个强大的阶级不是被一个皇帝一击而灭,充其量只是被镇压;况且武则天大力打击关东、关陇的旧势力。有什么内幕?旧贵族衰落的原因,应该是为中唐以来整个社会制度尤其是两税法的实施所带来的变化寻找答案。两个税法对财产品级的征收和加持的规定,对大家庭的存在极为不利,势必导致分家的趋势。这一点从史书所记可以得到印证。其次,两个税法造成农民人身依附性的松动,也不利于大家庭经济。失业的农民可以成为小商人或租赁地主的土地,而不是依附于大家庭。再加上晚唐农民起义的打击,五代北方民族的入侵,对这个垂死的阶级造成了致命的打击。翻看史书,唐代士人总是以从本位看郡县来表明家世。到了宋代文人,这种习惯基本消失,人们更愿意表现自己有多努力。

经济唐宋时期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变化是市场因素的大量增加。繁华的城市遍布全国,依附于市场的新文化现象层出不穷。这是社会经济持续高的结果,尤其是南方经济。

唐宋之际的社会经济热潮,南北有别。由于北部战乱,社会经济发展断断续续。也和战争有关,安史之乱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东南转移。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开发的历史意义已经显现。需要指出的是,向南方转移并不意味着北方全面落后。北宋时期,北方山东、河南的农业手工业经济并不落后,在宋代经济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总体来说,北方不如南方;这种重心南移在南宋基本完成。

在南方的长江中下游,“耕地全面开发时期”说明新个税法的实施对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水稻农业自中唐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大力发展水利,推动水稻种植向集约化方向扩展;屈原犁也已广泛应用于水田;推广了插秧技术,引进了早熟品种,这些都促进了水稻产量的大幅度增加。“苏沪熟,天下足。”南方大米对于减轻整个社会的压力意义重大,也是唐宋的国脉。粮食产量增加了,丘陵旱地也开垦了,更多的土地被用来种植经济作物。茶在唐代成为包括普通百姓在内的全社会的日常消费。贩卖茶叶在全国都是有利可图的生意。茶树、桑树、漆树和竹子被广泛种植。经济作物的发展就是手工业的发展。南方人以其独特的巧思制作漆器、编织竹子、编织精美的丝绸(实际上是生产经验积累的结果)。过去北方生产丝绸,南方生产亚麻,南方也有精湛的制造技艺。初唐陶瓷制造业的中心在北方,之后逐渐南移。到了宋代,景德镇已经成为世界瓷都。唐宋时期,陶瓷制品也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此外,和盐业、矿冶业一样,南方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生产的高涨必将促进商业贸易和城市文明的发展。唐宋时期南北经济交流十分活跃。除了陆路交通,隋朝修建的大运河连接了当时的关东和关中,东南和西北。长江庞大的水系成为南北朝以来经济交流的大动脉。由于连接东亚和西亚的丝绸之路中断,商人们把注意力转向了海上贸易。在许多交通要道上,集市贸易空前发展,大运河和长江沿岸、东南沿海的大都市相继出现,十分繁荣。“江淮的草市尽可能的近水,富人家,大户人家都住在里面。”长安、洛阳、开封、扬州、成都、广州都是当时的名城,扬州、成都、泉州、明州等城市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是富边的经济中心。即使是那些政治色彩浓厚的城市,经济功能也越来越多。比如在长安,一开始的时候,建设规划就把城区、作坊、住宅区严格分开。中唐以后,店铺沿街而立的趋势明显加强;汴梁开封,就《清明上河图》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商业大都市。城市建筑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中的经营者开始有了自己的组织,即行会;货币在交换过程中比重增加,出现了“钱柜”、“飞钱”,北宋的纸币“交子”也开始流通。

人文城市不仅是财富的积累,更是人文的聚集。在市场文化的各个方面,适合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新文艺的兴起最能观察当时的社会文化。有关历史和人情故事的“谈”在中唐以后兴盛起来,到了有行会的南宋时期进入“黄金时代”。记录“说话”的文章叫“故事书”,是后来白话小说的鼻祖。戏剧的发展同样令人瞩目。在瓦舍勾栏演出过一个叫“宋杂剧”的剧种,已经商业化。南戏,发源于温州,对应的是杂剧的南北方。此外,还有滑稽戏、木偶戏、皮影戏等等,这些都在市民中找到了自己的观众。宋词商业化的突出特点是,从首都到地方,从宫廷到民间,皇帝、官僚、文人、商人都可以随时投资聘请乐师演出中国文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把艺术的创造者和欣赏者联系得如此紧密。当然,新文艺表现的是新兴街头阶层的意识形态,但在说话人对过去和现在的叙述中,在戏剧对历史故事的改编中,民众接受的是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道德伦理和人生观念。这不仅沟通了古今,也沟通了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教育”对普通人的作用甚至比国家办学更加普及和深入,促进了人的智慧的发展。

这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人民力量发展的又一个时代。除了上述性能,它还是一项科技发明。除了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都是在唐宋时期发明或广泛使用的。指南针的重新发现最能说明问题。据介绍,中国人在战国时期就了解了磁铁的特性,但到了宋代,它被重新使用,直接原因是航海的需要。创造性的生产生活实践激发科技热潮的规律在指南针的应用中得到印证。对于中国的科技为何逐渐落后于西方这个老问题,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答案:唐宋以后,我们的社会生产并没有继续进一步更广泛地扩大。一个小发明的经历可以很好的说明技术和生产需求的关系。宋代有一种“走灯”游戏,透明灯笼里的蜡烛可以自动旋转。受沸水顶起锅盖的启发,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灯笼的游戏实际上是利用了热空气的动力学原理。但是因为英国没有工业革命,那时候只是一个游戏。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需求给印刷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人民力量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原来的雕版印刷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北宋时期出现了活字印刷。它的发明者叫毕毅,是个制版工人,也是个平民。记录生产和科技进步的文献更多。晚唐文学家陆龟蒙记录了各种农具,其中就有《屈原赋》。“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孟茜笔谈出现于北宋;《井磊经》和《孟茜笔谈》都是文人所作。农具和一般科技的进步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可见其声势之大。中国的科技发展有几个* * *时期,一个是春秋战国,一个是魏晋南北朝,一个是唐宋。每个时期都是高产发展时期。

安史之乱导致了唐朝的衰落,这一巨变在中国激起了一场民族意识的觉醒运动。当时人们把安史之乱、史思明反唐视为夷帝对中国的灾难,“夷夏”的概念由此产生。唐朝的衰落伴随着回鹘人在中原的横行霸道,吐蕃人对唐朝的掠夺以及对西北的长期占领,使得唐朝越来越衰落,种族意识越来越高,甚至转化为对所有外来者的仇恨。唐末田领导的起义在扬州杀害了数千波斯商人,黄巢也袭击了广州的胡商。五代时期随着北方异族的入侵和宋朝与夏、辽、金、元的对峙,种族意识的觉醒变得更加强烈、深入和坚定。

这激发了唐宋科举考试和以变法为核心的维新运动所形成的文人阶层的精神。唐代开元、天宝以前的文人,因为处于太平盛世,符合皇帝对诗歌文学的重视,所以意气风发。但当时的高僧们关心的大多是自己的功名和事业,或者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前者像是边塞诗的吟唱,后者像是田园派的吟唱。中唐以来,知识分子的思想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文化正统而战的意识,二是更加关注现实的具体问题。韩愈、李敖、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是中唐思想界和文坛的代表,他们的思想变化分别表现在这些人身上。韩愈在《原道》等一系列文章中,揭示了一种从尧舜、禹、唐到孔孟的“道统”,认为这种“道统”失之于孟子,而今天又不得不由他继承,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文化主体性意识。与此相辅相成的是,他打着“排斥旧佛”(主要是佛教)的旗号,把佛教和道教视为“蛮族”宗教和意识形态异端,想要排斥它们。他的学术同伴李敖,对儒家思想中“心”与“性”的内涵进行了初步发挥,这与韩愈的“道统”论应该是一致的。一方面,柳宗元和刘禹锡参与了现实的革新,另一方面,他们的学术著作如《封建主义》、《非国语》、《天论》、《天兑》等。要么意在从历史解读中解决现实问题,要么意在打破精神误解。白居易代表了诗歌创作向传统的回归倾向。他领导的“新乐府运动”,以“惟歌使人恶心”为宗旨,实际上是有意恢复《诗经》和汉乐府开创的文学传统。韩愈去孟子那里学习精神勇气的源泉,白居易则皈依了经学派。中唐时期,经学也形成了一时风气,如陆朱、赵匡、卢纯等对《春秋左传》的研究。源于诗歌的文化正统意识和强烈的现实感,以及刘汉等中唐文人的思想、知识和文章,基本上构成了宋代文人精神的基本范围和尺度。

到了宋代,道教演变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万世开太平”的精神。心性论的内容从晚唐五代深感“不耻”的士人发展到了理学、道家。在北宋推行的文官政治中,士大夫是政治家、诗人、学者,而宋代士大夫基于自身的道德知识和对现实问题的不同认识,出现了一个类似于后世“党派”的政治群体。唐朝有所谓的“牛李党争”,但基本上是弱帝朝廷的争权夺利。北宋有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试图以各种新的政治措施改变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人属于新党,以“扰民”、“作乱”、“与民争利”为由反对这一改革的人则是旧党。新党代表了屠呦呦积极有为的精神,旧党不能简单地视为“反动”。两派的分歧源于对现实的不同理解。旧党认为现有的政治制度和各种政策没有错,问题是官员不能正确执行,与其像新法一样开源节流,不如从皇帝和朝廷的经济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