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的兴起带来了哪些变化?

随着卫星传输技术的兴起,中央电视台在保留出国机制的同时,开始尝试通过通信卫星与外国新闻机构进行节目交流。

在此期间,中央电视台建立了两个成熟的新闻交流机制:一是与维斯通讯社和合众国际社建立了新闻互购关系,长期为其提供国际新闻,这两家外国新闻机构可以通过设在香港的卫星接收站收录新闻网络节目,并进行选择性传播;二、中国于6月5438+0984 65438+10月加入亚太广播联盟(以下简称“亚太广播联盟”)发起的电视新闻交流网。网络分为A区(东亚)和B区(主要是东盟国家)。中央电视台所在的A区每周开展五次交流活动,中央电视台每天发出两次新闻,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电视新闻国际报道的内容和类型。

此外,央视还与海外华人或外籍华人开办的商业电视机构联系合作,通过这些电视台推动他们的节目在其他国家“落地”。合作方包括纽约宏声传播公司、旧金山华声传播公司、洛杉矶思洋传播公司、多伦多中文电视台、加拿大温哥华国泰中文电视台等。这些北美的中文电视台虽然对西方观众的影响不大,但却使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中文节目能够被广大华人华侨接收和收看,间接扩大了中央电视台的国际声誉,为其在90年代进一步扩大在北美市场的覆盖面奠定了基础。

同时,央视从1985开始开设一些带有对外传播色彩的栏目。成立于3月7日的1985《一瞥中国》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国外专题栏目,但实际上是地方电视台和地方政府宣传部门向央视提供的各种海外影片的综合播出平台,内容多为各地拍摄的人文风光片或建设成就宣传片。因为这一时期央视没有专门的对外传播渠道,《中国一瞥》并不能真正向外界播出。但该栏目的设置极大地调动了地方电视台制作外国片的积极性,也在运作过程中不断探讨对外传播的理念和培养对外传播人才。1986、12.30上线的英语新闻,是央视第一个真正面向国外观众的新闻栏目。

播出当天,广电部部长艾志胜首先用英语向观众致辞,随后是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和天气预报,总时长15分钟。节目一播出,就受到外国专家、外交官和在华外商的热烈欢迎,中央电视台为此收到大量观众来信。同时,该栏目采用了欧美流行的形式,如双主播、口导等,也获得了良好的反响,成为包括《新闻联播》在内的其他新闻栏目争相报道的对象。事实上,中央电视台并不是中国第一个播放英语新闻节目的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率先于6月1986+00开设了中国首个英语新闻栏目《英语新闻》。

这一时期,对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和态度影响最大的电视节目是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制作的《看东方》。这个用了三分之一篇幅介绍中国的电视节目,通过卫星被美国48个州的518电视台播出,成为1985年美国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

它的主持人是出生在中国桂林的美籍华人金宇熙。由于该栏目在推动美国人了解和认识中国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她被媒体誉为“现代凯尔”。波洛”[649]随后,金禹锡与中央电视台签约,开始制作一档名为《看世界》的节目,主要内容是向中国介绍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当时的合作方式似乎很划算:金宇熙免费提供电视剧,中国免费播放;节目共包括52集短片(实际播出48集),每集15分钟,英文版和中文版分别在每周日下午和晚上播出,时长约一年。每次播出前有3分钟广告时间,收入双方平分。

金禹锡曾希望将节目命名为“天下一家”,儒家文化中“天下一家”的意思,但最终经过协商,该节目被收录到央视现有的“天下一家”栏目中,并于2月23日1986开始播出。虽然《看天下》在中国的影响力不如《看东方》在美国的影响力,但它仍然让金妍希成为了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非常受欢迎的外国电视人。1988 2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新闻文章称:“金妍希女士在中国大陆几乎家喻户晓,她为中国观众制作的《环游世界》受到了中国近3亿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

金妍希在美国和中国取得的成就不能算是中国对外传播的一部分,但她在80年代中期被业界和舆论打造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说明无论是电视从业者还是电视观众,在这个时期都有更强烈的“睁开眼睛看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愿望。自从中日合拍《丝绸之路》获得巨大成功后,日本电视从业者深刻认识到自己与发达国家同行的巨大差距。

对于此时的电视从业者来说,与西方电视机构进行广泛而持续的交流与合作,既是履行对外传播职能的政治需要,也是开拓视野、提升能力的业务需要。正如曾经担任《中国日报》(英文版)副总编辑的著名国际记者于友感慨地说:我觉得像金宇熙这样的中国人能做的事,我们也应该能做。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也都有一些专业经验,包括运用现代新闻技术的经验。我们生活在中国,对自己的国家有更好的了解,包括思想上的要求。我们的一些记者,有条件做好像金禹锡那样的“走遍天下”的报道。关键是要有金禹锡的意愿,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文采,要积极主动,不怕辛苦。

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电视传播来说,当务之急不是立竿见影,而是在与国外同行的密切交流中学习前沿的理念和方法。中央电视台在20世纪80年代与国外知名电视机构进行了广泛的合作(见表4.5),并在这种合作关系中不断学习和虚心改进。华侨设立的电视机构主要是免费提供或低价出售。地方电视台也尽力与西方电视机构保持联系和合作。比如1987,江苏电视台与联邦德国《南德意志报》建立了节目交流关系,双方还合办了《闪耀中国》电视晚会,在联邦德国三个节目的黄金时段播出,吸引了约2000万观众。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中国电视业的对外传播实践呈现出相对温和的面貌,与国内电视新闻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对外传播作为一项极其昂贵的工程,需要强大的资金和人才支持,这在80年代的中国是无法满足的。所以从业者只能采取一些“迂回”和“巧妙”的方法。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中国电视机构只能处于辅助地位,难以在节目内容中清晰地注入国家意图,这显然不完全符合党和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初启动对外传播工程的初衷。

另一方面,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大幅提升,与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多国的关系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与苏联的关系也有所缓和,缓解了国家层面的国际传播紧迫性,给了对外宣传工作者宝贵的研究和思考时间。宣传上的“内外有别”、“内外有别”的原则,以及对海外受众调查的重视,都在这一时期的对外宣传工作者的观念中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