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前,林彪为什么不顾军事大忌,非要换掉十三军团司令?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志愿军第38、39、40、42师团和炮兵部队第1、2、8师团,以及一个高射炮团和两个工兵团入朝参战。但就在入朝参战的前几天,林先生居然把十三兵团司令改成了十五兵团司令。发生了什么事?

志愿军行军前,林彪提出要调换15兵团司令员邓华和13兵团司令员黄永胜。他们得知部队即将出发,而你方突然换了教练,很容易导致士气低落,非常惊讶。后来林彪发表了意见:黄永胜、邓华都是优秀的指挥员,在我们四个方面都立下了战功。黄永胜英勇善战,敢打敢拼,是一名猛将。邓华喜欢动脑子,做事细心,眼光很强,是个英明的将军。这是我军第一次面对美军,首战告捷将鼓舞我军士气。所以13兵团由更有经验的邓华同志担任比较合适。大家听了林彪的分析,然后随着原四野政委罗荣怀、原四野参谋长刘亚楼的表态,中央同意林彪的建议,把15兵团的指挥员与13兵团的指挥员对调。

对于林彪,邓华,黄永胜都是肉肉的。从领导角度来说,他更喜欢黄永胜这种听上级命令的下属。邓华掌管全局,能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在这样的情况下,指挥员需要有大局观,能够应对相应的突发事件。是因为邓华的表现才受到林彪的青睐吗?

1947年,林先生领兵退至哈尔滨,杜领兵五路追击。最激烈的一次是蒋军第25整编师与赵子龙师。邓华巧妙设计,全歼此敌,并活捉了师长贾正毅,成功解决了林彪的围攻。还有一件事就是攻打四平。林彪要求邓华、李天佑拿下四平。当时邓华在战前就视察好了,并回复了林彪。现在兵力不足以拿下四平。结果部队打了14天,也没有攻克四平。在战后的讨论中,林彪多次检讨:这座城市没有被攻占是我的责任。这场战争的失败,让林彪正式认识了邓华的军事才能,同时也对邓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志愿军入朝参战,10年10月25日与敌会师,在东西两条战线同时打响抗美援朝战争。随后又打了五个胜仗,把联合部队赶过了三八线,使战争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我们手里。

在这五次战役中,志愿军采用了“故意示弱,诱敌深入”的方针。为了完善这一政策,邓华不止一次和彭将军商量改进作战方案。这一方针的胜利,凝聚着彭、邓华将军的心血。邓华冷静而独特的军事眼光为彭总所看重,他参与了许多重要的行动和作战方向。他很快成为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委,也就是彭总的副手。

当时在我们完全占优的情况下,制定了第6战役,准备让联合军退回三八线以南地区。然后邓华建议取消6日战役,说现在不适合大规模进攻,战术上最好压制,让对方只能让谈判继续,不敢对我们发动全面进攻。最后,彭总接受了邓华的建议,没有进行第六次战役。事实证明,邓华的提议是最好的结果。他避免了我军的又一次伤亡,没有让敌人占据任何优势。

1952年,彭将军回国休养。同年6月,邓华被任命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负责指挥全军工作。随后志愿军迎来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是围绕597.9和597.9高地展开的。作为志愿军的指挥官,邓华沉着应对联合军的进攻,指挥志愿军击退了联合军900余次冲锋,历时43天,率领数万将士拿下上甘岭。1953年,邓华指挥金城反击。这场战役也是志愿军唯一一次战役规模的阵地进攻行动。在邓华的指挥下,采用了环形防御体系。志愿军第20兵团歼灭南朝鲜首都师,* * *歼灭52783人,俘虏2836人,击落飞机85架,缴获火炮和各种火器无数。战斗持续了15天。

1953年7月27日,邓华代表志愿军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至此,抗美援朝的两年零九个月告一段落。

历史证明,林彪的“冷战时换将军”是正确的,邓华将军也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在朝鲜战场上屡立战功,成功迫使联合部队停战。德才兼备的功绩受到三军的尊崇,革命的红花永垂不朽,这是邓华将军的真实写照。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应该铭记他的事迹,学习他的优秀品质,继承他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