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阎宝航社会福利基金会的发展历程

过去30年,中国经历了爆发式的经济发展,打破了很多原有的社会福利机制,产生了很多社会弱势群体。面对铺天盖地的援助需求,上海居民和其他城市的居民提出了建立非营利慈善机构的倡议,以应对福利体系捉襟见肘的现状。为响应这一倡议,1991年,阎宝航生前的子女和朋友们提议成立上海阎宝航教育基金会。上海市政府经过调研,认为有必要,对基金会给予了大力支持。上海阎宝航教育基金会于1991年4月1日正式成立。如今,亲戚朋友捐赠的3000万人民币已经成为患者和学生脸上的笑容。这包括:

65438-0992为摆脱上海口腔技术落后状态,提高口腔医疗卫生水平,基金会资助十名上海口腔技师赴日本培训,学习先进技术。

在1994期间,基金会在夏季举办音乐课,资助上海青少年的音乐教育。从那一年开始,基金会每年都向上海徐汇区捐赠20-40万元人民币,帮助该区的贫困中学生。

从65438到0995,基金会向辽宁省海城中学捐款30万元,建立宝行图书馆和益智馆。

1995,辽宁海城9月遭遇严重洪灾,基金会立即捐款捐物,金额达1万元;

从65438到0995,基金会向辽宁海城捐赠了价值300万元的广播设备。

1996,基金会资助的“阎宝航学校”在无锡太湖附近落成,提升当地教育水平;

1999,基金会向辽宁省海城市王台乡重点中学捐赠计算机房、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和钢琴音乐教室30万元人民币。

2001年,基金会向广西某贫困山区马山县小学捐赠人民币11万元,用于修缮校舍。

2005年3月,经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批准,阎宝航教育基金会更名为上海市阎宝航社会福利基金会,随后决定增加残疾人救助和传染病防治两个救助领域;

同年,基金会资助神经肌肉患者朱长青女士赴法国参加世界神经肌肉疾病大会,并为她提供必要的出席和日常硬件设备,金额达7万余元。

同年165438+10月12,基金会和上海常青基金会筹委会,联合上海美国商会,组织了上海神经肌肉疾病患者“不一样的一天”活动,这是上海第一次为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组织的集中互动活动。

2006年,基金会与常青基金筹备委员会签署合作协议,为神经肌肉疾病(MDA)患者进行募捐和宣传,以协调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捐赠。

同年6月5438+10月,基金会与广西省政府合作,向南宁市三级甲等医院捐赠了价值150万元的偏远地区艾滋病患者首选中药唐草片,价值1.2万元的2000型自体输血机三台。

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百色高中、百色民族高中300名贫困学生生活补助30万元。

在上海市社团局和上海市外经贸委的大力支持下,基金会由理事会领导,由基金会十余名干部管理。目前,基金会的工作已经得到了数十名志愿者的协助。基金会平均每年的筹款金额约为200万元人民币,因此基金会已成为中国优秀的慈善机构之一。我相信,在阎宝航先生一个世纪前奠定的基础上,基金会将继续发展,并在未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援助。

生于险境

一个世纪前,中国的传统观念受到西方新思想的挑战,使中国一代又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努力为多灾多难的祖国寻找出路。其中不乏传奇人物。一个来自中国东北的年轻人就是这支强大军队中的一员。

上世纪末,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他从小就是养猪的,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不知有多少次,他被同龄人的读书声吸引到村里私塾教室的窗前。当薛先生惊喜地发现窗外“旁观者”的表现居然超过了正式学生时,善良爱惜人才的薛先生免费收下了他。

后来在奉天当老师,接触到一些基督教教义和五四运动带来的最新诉求,尤其是“服务社会”、“教育救国”等思想,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坚信只有教育才能让中国摆脱军阀混战、日俄殖民统治的痛苦局面。20世纪初,中国东北还处于封建军阀和日俄殖民主义者的压迫之下。战争、饥饿和疾病让大部分日本人濒临死亡,无数孩子失学流浪街头。出于义愤和同情,这位优秀的师范毕业生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的诱惑,赤手空拳创办了“穷孩子奉天学校”,免费录取贫困孩子入学。当时年轻办学人的名字传遍了奉天城,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名将郭松龄夫妇成为了校董事会成员。著名少帅张学良也为他的善良所感动。他不仅慷慨解囊,还要求军队高级将领带头捐款。从那时起,这位年轻校长的生活就与慈善事业联系在了一起。他是阎宝航。

1936日军占领沈阳时,“奉天贫民子弟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四个分校和一个实验工厂的完善的教育机构。当时大约有一千名学生目睹了学校在侵华日军的刺刀下被关闭。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培养了数万名毕业生,其中许多人在未来成为了杰出的人才。

从65438年到0935年,从英国留学归来的阎宝航成为基督教青年会第一位来自中国的总干事。日军占领奉天后。跟随张学良在山海关组织抗日救亡运动。在南昌举行的一次会议上,阎宝航给蒋介石夫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旋医生,看重他是张学良,加上他的基督教背景,阎宝航受蒋介石及其夫人宋美龄的委派,邀请他担任新生活运动总干事。

在八年抗战中,阎宝航充分利用自己的地位,救助和解救了无数的人,包括青年学生、流亡者、堕落的文人和被冤狱的人。从南昌到上海,从南京到武汉,他把大撤退变成了大救援。在重庆,他也是防空救援队的一员。每次日军飞机轰炸重庆,他都负责善后救济,亲自指挥运尸。而他在重庆的家,自然成了无数难民的避难所。阎宝航夫妇花光了所有的钱来维持家庭生活。如果工资不够,我就上街变卖家当。从此,人们开始以“颜氏老店”的称号来赞美颜的善良。

1943的重庆变成了东方的卡萨布兰卡。正如有些人在为金钱、权力和名誉而战一样,阎宝航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中国战场和世界其他战场已经到了可以影响全局的地步。凭借高超的社交活动,他在1941年5月获得了德国进攻苏联-巴巴罗萨计划的秘密情报,并成功交给了斯大林,为苏军与德军会师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此后不久,他再次获得了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军事部署的详细情报,加速了苏联红军解放东北和日本投降。数百万人的生命将再次得到拯救。这是改变世界命运的壮举,谱写了世界战争和人道主义史上的新篇章。1995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命令,授予阎宝航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勋章,以表彰他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做出的贡献。

抗战胜利后,阎宝航在1947当选为辽北省政府主席。1949至今,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筹委会委员、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条约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任等职。面对求助者,已届暮年的阎宝航仍有求必应。他不仅用自己的工资支撑着他们的生活,还为冤假错案的受害者仗义执言。对于阎老的豪言壮语,连周恩来总理都称赞他,并要求他不要做“老神父”!阎宝航的一生跨越了不同的历史时期,见证了日本人的蛮横、美国人的短视、国民党的解体和* * *制作人的崛起。他一生成就斐然,但最令我们难忘的是他那颗慈悲的心。他那种“真诚待人,助人为乐”的精神,把一个通过自我奋斗获得成功的人和无数人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阎宝航的慈善事业

1918 4月18阎宝航为贫困儿童建立了奉天学校,宗旨是“专门收集上不起学的贫困儿童,给予他们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并注重道德教育,使他们的人格得到了彻底的成全”。学生不收学费,免费提供书籍和文具。到1931的九一八事变时,穷孩子学校已经发展成四个分校和一个工厂,培养了一万多名学生。

当时奉天市有很多贫困的家庭主妇,因为生活原因不得不外出打工,但孩子无人照看。1927年,阎宝航与郭松龄妻子韩淑秀发起成立奉天工人学会,由韩淑秀和阎宝航分设会长和副会长。有医院医生,保姆,护士,厨师,女佣,医院服务员等。除了组织游戏,还对工人进行幼稚识字和儿童礼仪教育。

在流亡的十五年中,阎宝航为东北流亡难民付出了大量的努力。18年初,他解决了难民的衣食住行问题。到了南京,他以同乡、熟人的身份来找你,总是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困难。到达武汉和重庆后,他成立了东北难民救济委员会。他呼吁当局关注对难民的救济。1939年,行政长官孔祥熙拨款30万元建立难民纺织厂,安置200多名难民。

在重庆期间,阎宝航不仅担任了国军委员会政治部的战场党政设计委员,还担任了国民政府中央救济委员会顾问、重庆动员委员会设计委员、劝募首都公债运动主任、重庆空中救援委员会救济组组长等职务。1941年6月5日,日军夜间空袭重庆,致数千人窒息于防空坑道。现在是盛夏,很臭。负责善后工作的阎宝航在现场亲自指挥运尸。他几天几夜没睡觉,却晕倒在泥地里。从事公益服务很符合他的想法和感受。在这些岗位上,他尽心尽力,做了许多惠及贫困群众的事情。

一位的老朋友曾这样评价:当时,男男女女,各色人等,各路豪杰,落魄无食的英雄,流浪街头的百姓,都到颜家吃一碗饭,喝一口水。老阎是千户生佛。他有孟尝君的优雅,但没有孟尝君的财富。1942为了支撑这个家庭日益增长的开支,阎宝航开始在大明公司做兼职。月薪5000元,大概是当时政府的十倍。但这似乎并没有改变严日益捉襟见肘的财务状况。严太太经常要变卖家当来熬过月底。早在南京,就开始称严家为“严老店”,以示厚道。在这里长期逗留和生活的名人很多,有沈钧儒、范长江、陶行知、杜重远、李公朴的妻儿、高崇敏、卢广济、郁达夫、韩乐然等。至于来这里疗养,找工作,治病,甚至结婚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阎宝航与张学良将军

早在1916年,时任奉天基督教女青年会会长的阎宝航就认识了少帅张学良,两人经常一起参加基督教青年会的各种活动。

1918年阎宝航在奉天开办贫困儿童学校时,张学良闻讯慷慨解囊,动员军政各界朋友支援阎宝航慈善事业。当著名的东北战士郭松龄与冯作战失败后,郭和他的妻子韩淑秀双双死在江边。阎宝航和张学良对营救失败极为愤慨。在张学良的慷慨支持下,阎宝航决定出国留学。张学良离开阎宝航时痛心地说:你们都可以走了。我能去哪里?

65438年至0929年在英国留学的阎宝航得知张左林在沈阳皇姑屯被杀后,阎宝航毅然终止学业,提前回国帮助张学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阎宝航密切配合张学良的秘密活动,组建东北抗日义勇军;1936年Xi事变后,张学良被囚禁。阎宝航不遗余力地营救张学良,并前往奉化会见蒋介石。抢救失败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1991之女严明光受邓女士委托赴夏威夷州看望张学良时,张将军深情地询问了的情况,并建议成立教育基金会,以纪念先生助人为乐、真诚待人的精神。

百年老店,为了纪念阎宝航先生,后继有人继承发扬了他“以诚待人,助人为乐”的精神。1991年,在阎宝航子女和旧友的倡议下,上海阎宝航教育基金会成立。90岁高龄的张学良将军为基金会题写了名字。自成立以来,基金会已向有迫切需要的人提供了现金和实物捐助,总额超过3000万元。所有捐款均来自阎宝航先生亲友的无私捐助,全部用于社会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