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剧的艺术特征

秧歌剧的表演多在途中或广场上。当秧歌队在一个宽敞的广场上行进时,一个“场地”被围在原地。场地围起来后,一些秧歌队会在场地中间表演一些情节简单的幽默段子,久而久之,“秧歌剧”就诞生了。

秧歌剧灵活自由,善于表现现实生活。虽然是山野村戏,但从角色、动作表演、情节结构、人物性格、语言特色等方面来看,并不逊色。秧歌剧的角色和京剧差不多,分为生、旦、纯、丑、老学生、青年学生、武生等。在丹之下,又分为老聃、肖丹、乌丹等。,业务全面。人物的服装、服饰、脸谱与京剧相似,而许、包拯等个别人物的脸谱在细节上略有不同。

秧歌成剧后继承了小而短的传统。小就是角色小,演员少。萧声和肖丹最多能和一个小丑闹一场,所以常被称为“三小戏”。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络腮胡、彩绘脸、青衣“三门”。短就是短。秧歌剧没有耗资巨大的“大剧”,大多是反映日常生活和父母短暂人生的“小剧”。其音乐唱腔吸收了梆子腔的特点,形成了曲牌风格与板腔兼容的体系,演奏也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提高。

秧歌剧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如当时的“现代戏剧”,服饰道具简单,唱腔灵活,地方方言,语言幽默,贴近生活。秧歌剧历史悠久,唱腔浑厚厚重。地方方言俚语与生活习俗的融合,使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明清民歌和地方小调以及语言融合风格的代表。秧歌剧是一种声乐歌剧,其唱腔有“九调十八调”之称,并不确切,而且用词较多,主要有:水浒、娃娃、寿星板、垂粟、复活片、大清洋子、青儿洋子、耍炮、秃爪龙、桂枝香、山婆羊、莲花落、板儿七强等。

秧歌剧中最流行的两种曲调是“水浒”调和“娃娃”调,分为男水浒、女水浒、男娃娃、女娃娃。还有床头板,哭小米,复活片,也分男女口音。每个性别的节奏都不一样。有些调式,如大青阳洋子、青儿洋子、泡泡、秃爪龙、肉桂、高山山羊等,由于通常由男性演唱,逐渐被遗忘。通常对于女性来说,有莲蓬滴和二板枪。这些模式的特点和功能是不同的。比如板儿只有一句话,用在一句歌词的开头,起到引子和过渡的作用。当哭小米的曲调多用于唱悲伤的曲调时,复活的电影多用于人物临死前的独白。

全国各地的秧歌剧大多以新兴或受欢迎的地区命名。这些秧歌有的以唱民歌为主,如奇台秧歌、韩城秧歌、陕北秧歌等。有些民歌组合是结合板块变化的,如朔县秧歌、樊氏秧歌、蔚县秧歌等。主要唱腔和唱盘多来自梆子腔,唱盘有头(柔板)、二性、三性、中板、散板、滚白等特点。其中,民歌统称为“练声曲”,包括“四级练声曲”和“苦恋练声曲”其中有些属于板式变化,如定县秧歌和隆尧秧歌。唱盘分为慢板、二六、快板、三板、导板。演唱时用班卓琴或梆子,多伴有锣鼓,故又称“干板秧歌”。

秧歌成为戏剧后,唱腔逐渐向“戏剧”方向发展。到了1980年代,秧歌剧有四种唱法。

一是保留早期秧歌的小调形式。唱法还是以民歌和小调为主,演一出戏,戏名就是歌名。这种秧歌剧虽然保留了民歌的形式,但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更多的“曲调”(主要是“明清民歌”)和其他地区流行的唱腔,曲调逐渐丰富。这种秧歌剧以晋中秧歌为代表。

二是将传统的秧歌小调简化,成为上上下下两句无限重复的咏叹调。唱段只有一种或两种或三种,歌词的字数是唱段的基本结构和音准。这种秧歌包括泽州秧歌、平腔秧歌和小粉秧歌。

三是以一个或几个传统秧歌小调为基本曲调,对演唱的曲调进行盘化。唱段虽然叫“板”,但唱段还是保留了“四大秧歌”唱腔的基因。这种秧歌以晋东南的吴象秧歌为代表。

第四,虽然仍然保留着传统的一剧一曲的曲牌,但在发展中,不仅使自己的唱腔风格板化,而且吸收了梆子戏中的各种板化,与原曲在同一部剧中使用。这种秧歌以陕北秧歌(包括朔州秧歌、樊氏秧歌、广陵秧歌)为代表。

早期,秧歌剧的乐队主要是打击乐器。随着不断的发展,各地秧歌逐渐有了管弦乐的伴奏,使用的乐器多为地方梆子、其他剧种或民间乐队常用的乐器。

早期秧歌的表演形式有“唱”、“装”、“演”。正因为秧歌的表演形式多样,才成为“歌”、“舞”、“戏”等汉族民间艺术形式。隆尧秧歌是由古代当地劳动人民在插秧、收割、劳作时的稻作歌发展变化而来的。隆尧秧歌诞生于明末清初,嘉庆年间登台巡演。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河北省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

根据表演特点和地域的不同,隆尧秧歌分为南北三路。隆尧秧歌的主要特点是:一是舞台表演,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完美,区别于曲艺、舞蹈。二是地域乡土,表演风格充满乡土气息。三是剧目丰富,据统计有200多部。第四,语言通俗,歌词简单生动,口语性强,唱腔简单活泼。第五,伴奏简单,歌曲唱得干巴巴的。前期只有武馆,以锣鼓为主,没有文馆。后期加入了弦乐器、笛子等乐器。

隆尧秧歌唱腔朴实,丝竹无匹。研究和挖掘隆尧秧歌,对河北乃至中国戏曲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隆尧秧歌,这种从农活中孕育出来的稻作歌曲,不是其他任何剧种的编、科、属,在中国戏曲史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隆尧秧歌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传统剧目。这些项目不仅包括隆尧秧歌的剧目,还包括其他剧目。隆尧秧歌的老艺人都是没文化的,所以它的戏大多没有剧本,都是师傅代代相传的。建国后创作的已知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有200多部。隆尧秧歌全盛时期有200多个剧团,3000多名员工,但随着一些老艺术家的去世,或者有些老艺术家年纪大了,不能上台表演了。年轻演员因为国剧的萧条而另谋高就,只有少数老艺术家偶尔组织班级演出一些小戏或者打折戏。隆尧秧歌表演者日渐老化,受众群体十分狭窄,发展陷入低谷,急需抢救和保护。定州秧歌又称定县秧歌,是流行于华北平原中西部的一种古老戏曲,因其发源地在定州而得名。据说它的来源是一首民间曲子,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传下来的。

定州秧歌在语言、唱腔、调式、剧目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戏曲简单易懂,有大量方言俚语,生活气息浓厚;男女唱法都是以锣调式为主,唱法是用自己的声音和真实的声音喊出来的一种唱法。传统唱法没有音乐伴奏,没有固定的音调,演员可以随意启动音调,并配以管弦乐伴奏,音调为d,唱法中大量使用了行间虚词。旋律下面有很多旋律,但唱功中不乏幽默风趣;节奏以一对一为主,传统板28种,仍保留全打击乐伴奏形式(即大锣腔);定州秧歌剧目丰富,涉及领域广泛,有爱情、孝道、公案、滑稽等。

定州秧歌唱腔独特,传统剧目保留了大量民俗和人文信息,成为研究中国民俗和传统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定州秧歌最初是在田里唱的,后来就在田里唱了。起初只是小曲,后来编成了秧歌剧。

定州秧歌的编纂始于清代中叶。当时,受其他剧种的影响,一些民间艺人开始穿着简单的服装扮演角色。1926之后,一大批秧歌艺人崛起,定州秧歌风靡一时。1952年定县秧歌团成立,1959年戏班达到顶峰。

几经繁荣,定州秧歌逐渐走向低谷。1988年,定州秧歌团撤销,演员开始转向民俗活动,三五成群演出。虽然秧歌在农村仍有一批新老戏迷,但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不足,其演出无论是规模、演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落后于以前。一些老艺术家相继去世,很多剧都失传了。

为了拯救这一古老的剧种,定州市成立了定州秧歌保护领导小组,制定了保护方案,并成功申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是定州秧歌抢救保护的好机会。朔州秧歌是集武术、舞蹈、戏曲于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形式。流行于内蒙古南部的朔州市及济宁、呼和浩特、包头、河套周边地区,也存在于河北张家口和陕西山西附近的市县。早期在广场、街头为秧歌队表演的朔州秧歌,历史悠久。宋代增加了武侠元素,清末增加了故事内容。后来在民间以舞蹈和戏曲两种艺术形式进行表演。

以舞蹈为主的秧歌叫“踢鼓秧歌”,主要在节日、生日庆典、女婿拜神、应邀时许愿等场合表演。以表演为主的秧歌,被称为“秧歌”。秧歌的唱腔以当地流行的民歌和曲调为主,并借鉴了其他剧种的唱腔结构和曲调,形成了独特的板腔和曲牌的“综合体”。剧目以道教故事和民间故事为主。

朔州秧歌在当地流传已久,并演变成不同的艺术形式,为研究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传播和演变提供了新鲜的素材。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朔州秧歌遭到严重破坏。解放后,分散的艺人自愿组合,聚集到乡镇演出,朔州秧歌进入繁荣期。剧目除了演出传统剧目、会议剧目外,还演出移植剧目。65438年至0953年,国家委派有关人员帮助选拔技艺高超的艺人,在朔县组织新乐剧团,成为秧歌中第一个有组织的表演团体。1956年,剧团正式更名为朔县秧歌剧团,并招收了第一批女演员,业务再次扩大。1966年,剧团被迫停止演出,次年解散,艺人回国。直到1970,戏班恢复,艺人再次回到戏班,并招收了第三批学员,在全县建立了21个业余秧歌队。“文革”后,国剧重生,历史剧于1977年重返舞台。1979文化部艺术研究院拍摄朔州秧歌传统剧目《泥窑》。20世纪80年代,朔州秧歌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但90年代,朔州秧歌受到多方面的挑战,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

由于创作人员的缺乏,优秀演员的流失,固定排练场地的缺乏,资金的严重不足,秧歌舞队只能参加一些公益演出或社会活动,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尴尬局面。樊氏秧歌剧流行于樊氏及其周边地区。

“秧歌”的曲调在明朝万历年间传入樊氏芬迪和白马市(今应县)。那时候不过是街头跑摊唱歌的广场艺术。群众称之为“东西”,并依地命名为“芬迪秧歌”。清代道光年间,民间艺人张欣、张岱对流行的秧歌曲调和器乐进行了收集和改进,将其他剧种的唱腔吸收到“秧歌”中,并将其他剧种的剧目移植到舞台上表演。

樊氏秧歌剧共有86个剧目,经常演出的剧目有70多个,包括早期的民间剧目和逐渐发展起来的连续剧。樊氏秧歌的声乐结构由混合板腔和曲牌体组成,其中板腔有18种基本板,曲牌体有17种“训练调”,还有若干小调和75首器乐。

樊氏秧歌由民间舞蹈演变为传统戏曲,其唱腔融合了传统戏曲唱腔的多种形式,对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

65438年至0956年,樊氏政府组织流散艺人,正式成立樊氏秧歌队。剧团成立后,一大批优秀演员相继涌现,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2006年,樊氏秧歌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那时起,樊氏秧歌的专业班和业余班逐渐复兴,传统剧目也出现在舞台上。化州秧歌叫化州秧歌戏,也叫布依戏。是华县赤水镇蒋家村、郭村、南北回头房村、蒋村、高塘镇最有名的秧歌。

化州秧歌历史悠久。相关资料记载:起源于汉代的“傩舞”,由宋代的“村田乐”演变而来,兴盛于清道光、光绪年间。1957年命名为“华伟秧歌”,在《华县志》中称为“化州秧歌”。

20世纪30-50、60年代,化州秧歌流行一时,多次参加省市文艺演出,获得广泛好评。“文革”时期短暂停顿后,化州秧歌在70年代焕发出勃勃生机,从65438到0975年参加全省业余音乐舞蹈演出。1982期间,在渭南民间文学调查报告会上,卖杂货,做年货,带着石榴娃烧火,带着小Xi见妹子,受到好评。然而到了80年代后期,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化州秧歌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荣和活力。剧目创作和演出市场处于逐年下滑的状态,演员短缺,剧本创新停滞不前,使得化州秧歌剧濒临消亡。

2004年以后,滑县政府对化州秧歌的资料进行了普查、调查、挖掘和整理,支持省内民间文艺家和剧作家对化州秧歌的小剧种进行收集、挖掘和整理,并印刷出版了《华伟秧歌》一书。滑县文体局聘请专家对化州秧歌戏进行考察论证,发掘其价值,抢救排演化州秧歌戏经典剧目30余部。2006年至2007年,组织专人再次对化州秧歌剧进行普查、收集和整理,形成文字和视听资料;对艺人进行了录音录像,建立了化州秧歌艺术档案。并申报化州秧歌为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化州秧歌在师徒传承的同时,也逐渐走上了专业群演的节目。在平山县西部山区的许多村落,农闲时一直流传着唱秧歌戏的民俗,这种民俗源于农业生产和劳动,而平山县的秧歌戏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故称平山西调秧歌戏。

据《平山县志》记载,1853年(咸丰三年)村里流行秧歌,经常因秧歌而耽误农事。因此,官方发布了禁令。石家庄以东是东路秧歌,石家庄以西是西秧歌。由于地区方言不同,秧歌是用不同的口音唱的,所以东西方有差异。

平山是西式秧歌,也叫秧歌,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地方戏,只有武器、鼓、锣、捻、钹。采取“唱七遍,打八遍,打九遍,小袄大衫,加马甲,挨家挨户唱,唱打地摊,自己做戏服,称为包袱班”的形式。

每到过年,庙会都有群众自发的集体表演,几乎没有文人参与,所以都是口口相传,代代相传。五大线和京剧比起来,丑是丑,但没有尽头。

戏都是民间琐事,传说故事,父母矮打老婆训孩子的轶事。

平山西洋秧歌的唱腔委婉动听。以上下句多变的音准和长短分的打击乐伴奏形式,形成了通俗易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艺术特色。

清末,在艺人崔天宝的口口相传下,出现了秧歌传人李同祥(艺名“抓心”)等人,并形成了几个流派。其中“桐乡派”影响最大。1926年(民国15年)期间,西式秧歌在平山县还相当普遍,几乎每个村子都有秧歌戏。解放后,对西洋秧歌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改编加工了一些朝代的剧目,并进行了音律上的改革,力图改变秧歌无弦的传统,开辟了有卦有弦秧歌的先河。后来,在平山县古月镇刘家沟村和白龙池村,手工流传了30多个西洋秧歌的剧本,在这两个村都有演出。但总体上处于传承较少,发展困难,急需保护的状态。苇子水秧歌是门头沟区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戏曲,它是由秧歌与歌唱、舞蹈、戏曲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而形成的。秧歌剧起源于明朝嘉庆年间。

苇子水秧歌的伴奏以打击乐器为主,主要由单皮鼓、檀香等组成。全剧只用锣鼓,不用丝竹。演一个“家伙”,演出时唱一出戏;伴奏铿锵有力,节拍分明,唱腔浑厚豪放,高音激昂。据考证,秧歌剧与明清时期盛行的高腔戏十分相似(一人独唱,多人相互扶持,仅伴有打击乐,音调高亢,朗诵丰富),而围子水村秧歌剧的唱腔和伴奏则具有明代高腔戏的特点,主要唱腔有“甩锣”、“秧歌调”等。有些和湖南花鼓调的音韵相似。剧目有《赵云截河》、《张飞捉船》。

苇子水村秧歌具有浓郁的地方民间戏曲特色,剧目内容保存完整,历史悠久,风格古朴,对研究京西民间戏曲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同时也为研究历史上北京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和商业往来提供了史料。此外,苇子水的秧歌剧丰富了当地人的业余生活,成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戏曲。

虽然道具、服装、乐器等。在国家和政府的帮助下,苇子水秧歌的表演队伍得到了更新,但由于老艺人年龄偏大,表演队伍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急需培养新的传承人。奇台秧歌是起源于山西太谷的民间戏曲,又称太谷秧歌、晋中秧歌。最初起源于农业劳动,是农村农民随着农业活动而演唱的民间曲调,起源可追溯到唐宋时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种民间曲调逐渐将动作、舞蹈、武术和技巧融入其中。发展成可以表演和欣赏的“陆上秧歌”和“过街秧歌”;后来,它借鉴了外国民间艺术的精华,逐渐从街头唱腔发展成为有388个剧目的地方戏。

奇台秧歌是集音乐、舞蹈、歌唱、读(道白)、做(表演)、打(武学秧歌)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以歌唱为主。或一曲一剧,或多曲一剧,曲调优美,语言活泼。内容主要反映祁县、太谷县、晋中等地农民的农村生活,情节简单,多以并列句形式,舞蹈动作活泼多样。表演简单、朴实、粗犷,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新中国成立初期,祁县有71个业余秧歌队,2000多名艺人。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秧歌,有精华也有糟粕。在表演中,既有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艺术精华,也有生活中丑恶淫秽的渣滓。

6月19511,由旗县文化馆主办,旗台秧歌研究改革学会成立,在表演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于是,不健康的东西被剔除,一批传统秧歌剧被编排改编,现代剧《挑女婿》、《送嫁妆》等被移植上演。在音调和音乐方面,加强了节奏,丰富了锣鼓。有些戏剧有弦乐伴奏。从此,奇台秧歌逐渐走向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由于多元文化娱乐等原因的影响,奇台秧歌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其生存和发展面临濒危的局面。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奇台秧歌,2006年,根据有关部门的推荐,奇台秧歌已被正式批准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吴象秧歌是流传于山西省襄垣、武乡一带,晋中榆社、左权、和顺一带的一种戏曲形式。它始于湘源、武乡一带的民间曲调,后与西火秧歌融合,在地方语言的影响下逐渐演变。是上党地区的地方戏,仅次于上党梆子和上党锣子。

吴象秧歌开始为干板演唱,被群众称为“干板秧歌”、“葛泉秧歌”。清乾隆、嘉庆年间,有半职业化的阶级俱乐部。宣彤元年(1909)以后,吴象秧歌在剧目、表演节目、伴奏乐器、音乐曲牌、服饰、舞台装置等方面都借鉴了上党梆子,甚至出现了用党梆子唱的形式,即演官员的人唱梆子,演老百姓的人唱秧歌,或脸脏的人唱梆子。

吴象秧歌是湘源秧歌和武乡秧歌的统称,按照传统戏曲音乐腔的分类方法,湘源秧歌属于民间歌舞腔。咏叹调的结构是板腔。唱腔以上下句为基本单位,有规律地变化,不断重复。传统唱腔可以分为流水和对联两大类。湘源秧歌和武乡秧歌风格不同。前者主要在中音,特点是回声低而圆滑,优美细腻,后者主要在高音,特点是高亢、强烈、清晰、明亮。据考证,湘元秧歌传统剧目239部,现代剧目157部。传统戏剧中,行当多以三小派(萧声、肖丹、小丑)为原型,语言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厚,形象幽默。代表剧目有《兰英进京》、《虞凤佩》。湘源秧歌的现代代表剧目有《李佑才板花》、《小二黑的婚礼》、《老巴鲁》等。

襄垣县人民剧团是吴象秧歌的专业剧团。当地政府非常重视,每年都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这个剧团主要表演秧歌,有时也表演梆子和歌舞。与山西省其他县级剧团相比,其生存条件较好。蔚县秧歌又称蔚州梆子,起源于河北蔚县,流行于河北张家口、山西雁北、晋北及内蒙古部分县。它起源于民间,由田野调、民歌发展而来,并吸收了大量早期流传于北方地区的古代戏曲曲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梆子戏。蔚县秧歌以其“方言与白话”的形式,以及板腔与“浔调”剧目的巧妙结合,突出了自己的特色。

蔚县秧歌产生于明末清初,在康熙时期形成了有自己的剧目、音乐、表演、唱腔等内容的梆子戏。到清代达到顶峰时,民间俱乐部已超过265,438+00个。演出市场远在蒙古的乌兰巴托。解放后,成立了专业的蔚县秧歌队。文革后期,改编为艺术团,后改为蔚县晋剧团。2005年,剧团恢复了对蔚县秧歌剧的挖掘、传承和创新演出。韩城秧歌是一种集唱、跳、说、表达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具有带有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的音乐剧雏形。

韩城秧歌有60个曲牌,除去头、尾、号牌和一些曲牌变体,实际上有40个左右的曲牌。这些曲牌有不同的情感风格和不同的节奏。歌词严格限定曲牌,可以即兴发挥,随意,或长或短,幽默有趣。韩城秧歌叫“唱秧歌”或“秧歌戏”,不叫“扭秧歌”或“舞秧歌”,因为它始终以唱为主,主要部分是民歌。

韩城秧歌一般由2-4人表演,节目短小精悍,活泼朴实,旋律优美,舞蹈欢快矫健。舞蹈动作随着剧情节奏的发展,以姿势为“起”,以闪为“承”,以扭为“转”,以跳为“合”;有时“大中套小”,即大动作包含小动作,如摆动身体、摇头;胳膊大,手小;腿大推,手腕小转等。简而言之,韩城秧歌的舞蹈动作可以概括为:闪、扭、转、跑、摇、荡、跳;缓释与紧收,大中小套,巧妙开头与刚回,下震与上弦,匆匆忙忙,处于一种唱的状态。

明清时期是韩城秧歌的成型期。明代中期,韩城部分文人在浙、川、滇、黔为官,身边的仆从回乡后,将南方秧歌曲调带回韩城,并从秦腔、蒲剧、胡美戏等戏曲中吸收了大量营养,使韩城秧歌博采众长,独树一帜。

清朝光绪年间,韩城秧歌进入全盛时期。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韩城秧歌艺人韩民庆率秧歌队进京,被慈禧太后招入宫中表演,宫中还设置了“秧歌教练”,教授秧歌。光绪二十五年,韩城知府纪为接待清廷钦差举行韩城秧歌表演,展示了韩城秧歌的迷人魅力和精湛艺术。

1926春节期间,薛凤川的红艺人建德和天宝,各自带领村里的秧歌班,搭起舞台唱秧歌。有一段时间,真是千钧一发。20世纪40年代,随着胡美、蒲剧、秦腔占领韩城城乡舞台,韩城秧歌逐渐走向衰落。到了五六十年代,韩城已经很少有秧歌表演了。

新中国成立后,韩城秧歌被省、地、市文艺工作者挖掘和注入新的活力,创造了一批新形式、新内容的韩城秧歌剧目,使韩城秧歌红极一时。特别是1963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进行了《五月天》《扁担哥》《女社员》等秧歌剧专场演出,后赴中南海演出,大获成功,被录制。

“文革”沉寂十余年后,改革开放让韩城秧歌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65438-0985,“韩城秧歌社”成立。随后出版了《韩城秧歌选》、《韩城秧歌选》系列丛书,广泛收集整理了韩城秧歌的曲目和音乐。

2008年6月,韩城秧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陕北秧歌主要分布在榆林、延安的绥德、米脂、佳县、吴堡、子洲、清涧、延川、安塞、志丹,以绥德县的陕北秧歌最为完整、系统、具有代表性。绥德县陕北秧歌从艺术风格上可分为北方秧歌和南方秧歌,其中北方秧歌的代表民间艺人有吴、李增恒,南方秧歌的代表民间艺人有苏、苏桂堂、何俊义。

2006年,陕北秧歌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胶州秧歌是胶东秧歌的代表,主要流传于山东的即墨、黄岛、胶南、高密等地区。方圆,距离交县五英里,是最受欢迎的地方,尤其是在大沽河地区。

胶州秧歌过去叫“地秧歌”、“跑秧歌”、“三弯”、“扭腰”。建国后,因主要活动于胶州郊区,故称“胶州秧歌”。胶州秧歌的演员基本都是24人。人数增加的话,必须是偶数,秧歌队需要一两个组织领导负责队里的事务,俗称“秧歌主”。还有一种是秧歌队的教练或者老演员,叫“伞头”。伞头必须目光敏锐,灵活,口齿伶俐。表演前读一些顺口溜或者说一些吉祥话,语言一定要幽默。另外,秧歌队要有3-5名专门训练和表演演员的教练。秧歌的角色可以分为五种类型:翠花、扇女、萧炎、鼓子和棍棒。一般每个角色两到四个人,不能单数。少妇少女翠花,表演时大方舒展,表现了女性刚健、开朗、大方、温柔娴静的性格。曼迪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她的演技是天真,活泼,漂亮。鼓和木棍是中年和青年男子。鼓灵动幽默,木棒豪迈苍劲。

胶州秧歌的音乐伴奏一般为羽调民间打击乐,旋律优美,音调多变,节奏明快,地方气息浓厚。秧歌的音乐与舞蹈动作紧密配合。用于表达秧歌“慢做快收”动态特征的八度是恰当的、典型的,音乐根据舞蹈情绪灵活运用,力度与速度高度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