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

第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对老师的爱转移到他们所教的东西上,这就是所谓的“爱其师,信其道”。笔者一直认为,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师生建立了亲密的感情后,在教学中就能在原有能力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效率,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关系密切、感情和谐、平等合作的人际关系。在课堂上,老师不再是指挥官,学生不再是听话的士兵。师生可以平等对话,一起探索,一起讨论,互相争论,畅所欲言,师生双方都会成为一起学习,一起探索的伙伴。师生之间要互动,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交流,更是精神上的交融。师生要同时探索、反思、进步,和谐进步。在教学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因此,教师应该真正发扬民主,与学生平等对话;主动接触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得到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可敬可亲的,是自己的导师和朋友,让学生更加积极认真地参与课堂,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否则上课再精彩,效果也不明显。更重要的是,要倾听学生的声音,采纳他们的建议,因为接受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要求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推动教学改革的主要动力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们只是猜测他们需要什么。就像主持人一样,要满足观众的需求,就要了解观众的口味,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水平,有所突破。客户参与服务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保证,这是商业领域成功的秘诀,也是未来成功办学的策略。学生对教学提出建议,教师进行演绎,或者指导学生自学(通过角色互换,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更快的提高),要求教师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适应教师,这有利于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促进教育改革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准备教材,准备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吃透知识,又要准确把握《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方向,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握学生思维的出发点,为全体学生提供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对教材非常熟悉,明确重难点,并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备课的时候,不仅课本需要准备,学生也需要准备。要时刻为学生着想,处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如何轻松快速的记忆知识点,如何快速准确的解题。例如,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教学,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基础上的工业革命,其主要变化是用电力代替了蒸汽动力,大大改善了工业动力结构,使工业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大、持久和稳定。因此,学习本课主题可以从电的广泛应用入手,让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第一次。理解这些特征是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意义的前提。因此,学生可以将两次工业革命与所学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了解其异同,进一步加深对工业革命的理解。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先易后难,先慢后快,保证好学生能吃饱,后进生能吃饱。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会增加成就感。而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的确定,鼓励学生尽可能参与目标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评价。例如,在研究巴黎和会的性质时,让学生通过对巴黎和会上学生签署的一系列条约内容的分析和讨论,认识到《凡尔赛条约》是以战败国和弱国的利益为代价签订的掠夺性条约,并由此得出巴黎和会是一战后同盟国重新划分世界的重要会议这一重要结论。

为了保证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在设计教学时应考虑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实践的、主动的探究性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历史学习特点对学生实施探究性教学。比如在学习二战这一部分的时候,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自主”的学习模式,通过查阅报刊杂志书籍,利用网络资源来收集二战的相关信息,这样就可以交换学生在课堂上收集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相关知识,开阔了视野,认识到了法西斯主义的残暴本质,明白了全世界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性。只有加强正义力量的团结,他们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树立为人类解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培养关心和参与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第三,避免盲目追赶进度

历史教学内容庞杂,古今中外。很多老师为了在中考前赢得更多的备考时间,在课堂上想尽办法赶进度,而不管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要点。后来复习的时候,学生不理解,重新上课。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一方面并没有真正赢得时间,只是被动。不如一步一个脚印,平时上课把知识落实到位,慢慢来,稳扎稳打。其次,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历史和其他学科一样,知识是连贯的,之前的知识(尤其是事件的背景)掌握不好,直接影响后面知识的理解。你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多。不懂就不想学。不想学就不懂,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内容,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不能盲目赶进度。

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不是指对教材进行大的调整,而是指一个单元需要完成多少课时,每节课的内容分布,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每节课讲多少,讲到什么程度。这些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不需要强制要求必须完成多少任务。比如我们在研究法西斯势力猖獗的时候,初中生很难理解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加速了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因此,我们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尝试将“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列成一个简短的列表,让学生在巩固本课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归纳和总结历史知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适当引导学生了解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的形成根源,既继承了上一课的“经济危机”,又诱导学生在下一课思考二战的内容,逐步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课程安排的意图,形成阶段性的知识体系。

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要求教师找到更有效、更灵活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更快地提高能力。

四,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教学

每节课都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实用,花费时间较多。对于一些难度大、抽象、危险、知识性强的题目,只能有选择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视野,丰富视觉内容,强化视觉效果,为各种感官的刺激提供若干刺激点,帮助学生保持注意力。比如在谈到“开辟新航路”的内容时,迪亚斯、哥伦布、达的关注点是什么?伽马和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容易混淆。笔者在课堂上使用了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先用地图演示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地理位置,然后用四个不同颜色的动画箭头演示了四个航海家的航海过程。经过一个重要的地方时,可以自动醒目地显示地名,并配以语音讲解,然后将知识点汇总成一个对照表,展示给学生看,再展示相关习题进行测试。学生学习后,效果很好,大部分都能清楚地解释四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线。然而,一些教师尝到多媒体的甜头后,在一些课堂上自始至终使用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了其他常规媒体的使用。事实上,任何教学媒体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虽然多媒体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其他常规媒体的一些特殊功能也不容忽视。如直观教具、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多媒体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结合,优化教学。

第五,课堂练习要有针对性。

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内容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课堂练习。现在学生手里有很多练习本,有些是重复很多遍的,有些是太难了。重复的练习使学生疲劳,高难度的练习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失去了信心。这就需要教师精心选择习题,防止学生浪费时间,做无用功。而且在点评的时候,按照大部分同学的要求,没必要一一解释。大部分同学都不用讲自己懂的,部分不懂的同学可以课后单独辅导。学生平时考试或者考试的时候,老师也要一起考试。这样老师才能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讲解更有针对性。

为了有效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需要我们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不断探索和总结,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只要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得当,我们的课堂效率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