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报刊的历史背景

报刊作为启蒙民智或大众教育的工具,在新闻史上从古至今都没有。直到19世纪,报刊作为传播工具,一直是上层社会的精神特权,一般下层民众毫无兴趣。因为这种报纸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下层民众经济上难以承受,其高雅深刻的内容和复杂艰深的文字也让民众望而却步。虽然在此之前,报刊在人类历史的演进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依然是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存在。这种情况自然不能归咎于报刊本身,而是由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和政治民主化的进步,早期的通俗报纸开始出现。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第一批面向普通大众的“小报”和“便士报”。

通俗报刊的历史条件

第一,完成政治民主化

现代大众新闻以新闻自由为基础,而新闻自由又以民主政治为基础。因此,民主的政治秩序是现代大众新闻发展的先决条件。如废除特许制度、废除审查制度、编辑政策独立等,都有赖于民主政治的完成。18年底19年初,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都取得了成功,“主权在民”、“天赋人权”的理论深入人心,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秩序基本确立。公民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和思想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家法律制度的保障。压制言论、取缔报纸,不仅违背法律,也是公共道德所不能接受的。这种宽松自由的政治环境直接变成了大众报纸的沃土。

第二,城市规模的扩大

19世纪初,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实现了数量和规模的大扩张。一方面,为了满足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破产农民涌向城市。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他们渴望了解这座城市,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报刊正好可以成为他们了解社会、学习知识、满足工作需要的工具。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集中和区域经济联系的加强,城市从过去的商品交易中心转变为信息交流中心。与自给自足的封建农场生活对外界的冷漠态度不同,现代城市居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心城市内外的各种信息。因此,城市规模的扩大。它不仅加强了社会对信息交流的需求,也为报业的发展准备了更多的潜在读者。

第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工业革命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广告成为工商业进一步扩张的重要手段。19世纪上半叶,广告业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成为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这个时候,报刊就是最基本的广告媒体。没有大众报刊,广告的繁荣是不可思议的。换句话说,报纸广告是工商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另一方面,作为大众报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便宜,便宜到普通工农都能买得起。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广告收入是无法想象的。现代大众报业有两大支柱,一是发行收入,二是广告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后者在报纸总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只有降低报纸的成本和报价才是根本保证,才是报纸摆脱经济依赖,走上政治独立道路的根本保证。

第四,交通和电信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通信技术的革命从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这是印刷技术的巨大进步。自1450年欧洲应用活字印刷以来,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印刷技术基本还停留在手摇光刻机的阶段,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到18世纪末,蒸汽动力已经应用到生产过程中。1814年,又一个德国人发明了滚筒蒸汽动力印刷机。次年,英国《泰晤士报》配备了这种机器,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

第二是交通和电信技术的发展。19世纪以前,人类交通主要依靠马车和帆船。1804年,奇利维西克将瓦特的发动机应用于交通运输,制成了第一台机车。1825,历史上第一条铁路通车。铁路网的使用,使人类生活固定条件下的陆路运输最高速度提高了10倍。拿破仑在俄国惨败后,从维尔纽斯走到巴黎,走了312个小时。这1400英里的距离,坐火车不到48小时。由于蒸汽船的使用,远洋航行也缩短了距离。大约在这个时候,有线电报也发明出来,进入实用阶段。这些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了新闻传播时效性的提高,为读者更早地接受新闻创造了物质条件。

第三是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通讯社作为新闻工厂和新闻批发商,延伸了报刊的新闻采集手段。此前,许多报刊由于资金限制,无法收集全面的新闻信息。而通讯社则以廉价的服务拓展了报纸的视野,降低了新闻采集乃至报纸制作的成本,从而强化了现代报纸的经营基础。

通俗报纸所基于的特定心理和文化结构。

报纸是精神产品,报纸的任何重要走向都是基于特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和社会价值观。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Stavri Anoos)说:“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英国革命的主要意义在于确定和执行自由主义的原则。”从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到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240多年的历史时期,是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作为一种思想体系,自由主义的内涵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报纸不仅是时代的记录者,也是社会系统的一员。报业的发展必然要顺应社会的演变。19世纪初,报纸走向大众,既有物质条件的可能,又有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召唤。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由于在纯市场机制下,生产和消费的决策是分散的、单独作出的,要及时、全面、充分地收集市场信息,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相当困难的。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个人需要专业的新闻信息采集发布机构来摆脱孤独,接触社会。这种强烈的个人对新闻的渴望是报纸大众化的根本动力。当然,有意义的是,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宣告了市场普遍“和谐论”的破产,而在更早的1922年,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在他的著作《舆论》中系统阐述了媒体不可能提供真实的世界图景。然而,世界报业史掀起大众化浪潮已近百年。既然假设活跃在其中的人都是“成熟、聪明、有责任心”的,那么报纸的主要任务就不再是说话和说教,而是提供新闻信息。报纸不再是“观点报”,而是“新闻纸”。报纸本身不是福音书或启示录,社会假设报纸是“成熟、聪明、负责任”的个体。在权利义务关系上和自然人没有太大区别。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它有自己的利益,满足社会某一方面的需要,接受商品交换的平等法则,服从政府的监督和法律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