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历史上的今天1000字


你可以根据今天历史上的事情,找篇相关文章改一下就行了,下面是历史上的今天事件

 9月1日收录39件大事:

嘉庆帝死(1820年) —————

嘉庆帝禺页王炎在热河避暑山庄病死,春秋六十一,在位二十五年。后溢睿皇帝,庙号仁宗。道光元年三月二十三日葬于昌陵(清西陵)。

太平天国天京变乱(1856年)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后,东王杨秀清总理朝政,居功骄傲,上欺天王洪秀全,下压有功诸将。甚至借代天父立言的身份,杖责天王,并威逼天王封他为“万岁”。洪秀全忍无可忍,急召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回京共商良策。

1856年9月1日(清咸丰六年八月初四日)深夜,韦昌辉带亲信部队3000余人赶回天东,立即包围了东王府,封锁了所有通往东王府的街道。

2日,与杨秀清有私恨的韦昌辉及其亲信冲上东王府后,刺杀杨秀清,残杀其眷属和东王府大批人员,进行大屠杀。

事后,洪秀全处死了韦昌辉,并对朝政的石达开无端猜忌,因此石达开率10万精兵出走四川。

“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由盛转衰,进入了斗争的后期。

太平军安庆之战失败(1861年) —————

1860年(清咸丰十年)9月至1861年9月,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为保卫安徽安庆与湘军展开的一场战略性决战。

安庆自1853年6月为太平军占领后,是仅次于天京(今南京)的政治、军事中心。1858年5月九江失陷后,又成为天京上游唯一的重要屏障,一旦有失,湘军便可直窥天京。1860年夏,正当太平军二破清军江南大营(参见二破江南大营)和东征苏州、常州之际,湘军统帅曾国藩和湖北巡抚胡林翼统率湘、鄂军水陆师5万余,自湖北大举入皖,连陷太湖、潜山、石牌(今怀宁),直逼安庆。道员曾国荃率湘军陆师万余人相继进扎安庆北面的集贤关,与提督杨载福部湘军水师4000余人担任围城任务;副都统多隆阿、按察使李续宜率湘鄂军2万人驻扎桐城西南挂车河、青草塥,阻击太平军援军。6月20日,杨载福水师攻陷安庆东路要地枞阳镇(今枞阳县),安庆被合围。

是年秋,曾国荃督军在安庆城外掘长壕两道,前壕围城,后壕拒援。时安庆由受天安叶芸来、谢天义张朝爵率2万余人驻守。太平军二破清军江南大营后,天王洪秀全等决定俟东征苏、常胜利,即沿长江上取湖北,迫使湘军回撤以解安庆之.围。9月下旬,洪秀全从江、浙战场调集兵力,分五路由大江南北并进,其部署为:英王陈玉成率军从长江北岸西进,经皖北入鄂东;忠王李秀成率军从长江南岸西进,经皖南、江西入鄂东南;辅王杨辅清、定南主将黄文金率军沿长江南岸趋赣北;侍王李世贤率军经皖南入赣东;右军主将刘官芳率军攻祁门曾国藩大营。五路中,陈玉成、李秀成为主力,取钳形攻势,预定于次年春会师武汉,以调动围攻安庆之敌。其他三路主要是牵制皖南和江西湘军,并伺机歼敌。

11月下旬,陈玉成联合捻军龚得树等部共约10万余人,沿江北进至桐城西南挂车河一带。时安庆外围湘鄂军不足4万人,陈玉成于12月上旬试图直接救援安庆,为多隆阿、李续宜所阻。1861年1月,陈玉成又分兵攻枞阳,欲打破敌合围,也未成功。3月初,陈玉成率部西进,入鄂东,3月22日在黄州会见英国参赞巴夏礼,轻信其不要进攻武汉的“劝告”,停止向武汉进军,转而进攻鄂北。4月下旬,陈玉成鉴于安庆被围日紧,又不见李秀成部如期入鄂,遂率主力离鄂回皖。李秀成对攻鄂不甚积极,所部经皖南入浙江,迟至1861年2月中旬才西进江西,6月上旬攻鄂东南,至中旬前锋迫近武汉。

但得知陈五成部已回师东援安庆,便停止进军,7月上旬率所部撤出湖北,折入赣西北。1861年4月下旬,陈玉成弃鄂回皖,经宿松、石牌,于4月27日进至集贤关,逼近围安庆城的湘军曾国荃部,旋又分军扎营于城东北的菱湖,与城内守军相呼应。与此同时,天京当局鉴于“合取湖北”以救安庆的计划未能实现,决定派干王洪仁歼、章王林绍璋率兵直接援安庆,定南主将黄文金在进军赣北失利后,也率部自芜湖西援。5月1日,洪仁玕,林绍璋及前军主将吴如孝率军2万余人进至桐城新安渡、横山铺、练潭一带,连营30余里,谋与陈玉成部会师,共解安庆之围。两江总督、钦差大臣曾国藩闻太平军数路齐救安庆,急调湘军总兵鲍超部6000人自江西景德镇赴援。坐镇太湖指挥安庆战局的胡林翼也调总兵成大吉部5000人往援,并提出“南迟北速”,先打洪仁歼、林绍璋,后对付陈玉成的作战方案。

月初开始,太平军与湘军在安庆外围展开激战。2日,多隆阿督兵万人进攻洪仁歼、林绍璋等,太平军败退桐城。6日,黄文金合林绍璋等督军3万进攻新安渡、挂车河,亦为多隆阿所败,退守桐城孔城镇。此时,陈玉成得知援兵将至集贤关,便留靖东主将刘仓琳等率4000精兵守卫赤岗岭各营,自带五六千人于19日赴桐城,会晤洪仁歼等,再谋解围之策。24日,陈玉成合洪仁玕、林绍璋、黄文金等部2万余人分三路进攻挂车河,又为多隆阿所败,伤亡较大,又退回桐城。驻守赤岗岭各垒的太平罕孤立无援,6月9日被鲍超部击败,刘跑琳及所部全部阵亡。7月8日,菱湖太平军营垒亦被曾国荃攻破,守军退入安庆城。此次救援又告失败,战局更加被动。

安庆太平军被围年余,粮弹将绝,出城降敌者日众,形势极为危急。下旬,正在皖南的杨辅清应陈五成之约,渡江西援安庆。8月6日抵太湖,7日东进至挂车河之南,与驻桐城的林绍璋、吴如孝、黄文金部合攻挂车河多隆阿部失利,退至桐城。21日至24日,陈玉成、杨辅清率四五万人陆续进入集贤关内,扎营40余座,城内守军亦列阵于西门一带。25日至28日,太平军十余路猛攻湘军后壕,前仆后继,轮番冲锋十余次,均为湘军凶猛火力所阻,损失甚重。28日至9月2日,太平军又连连进袭,亦未得手。时城中粮尽弹绝,湘军乘势猛攻。5日凌晨,湘军于北城轰塌城墙,蜂拥登城,攻入城内,滥肆屠杀。叶芸来及平西主将吴定彩与万余守军全部殉难,安庆陷落。

此战,太平军先后投入数十万兵力,最终归于失败,从战略上看,太平军为一城得失所左右,被迫同敌人进行战略决战,在战略上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同时,作战指导上亦缺乏坚定果断的决心和集中统一的指挥,且急躁盲动,终至城陷军覆,天京西线屏障遂失,战局随之恶化。湘军则以建瓴之势,乘胜东下,直逼天京,对整个战局影响极大。

普法战争色当战役(1870年) —————

普法战争爆发于1870年7月。

当时,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想打败法国,扫除德意志统一的障碍;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路易·波拿巴)企图通过战争阻止德意志统一,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拿破仑三世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为借口,向普鲁土宜战。战争爆发后,法军溃败。

8月底,拿破仑三世与麦克马洪军团10万多人在包当要塞被围。

9月1日,普军发动总攻,法军指挥混乱,损失惨重。当天下午3时,拿破仑三世下令竖白旗投降。

这次战役,晋军俘获拿破仑三世及法军元帅、将军、士兵共8万多人。

此后,曾军长驱直入,包围巴黎。

巴黎人民起义,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国新组织的“国防政府”向普鲁士求和,1871年1月双方停战。

法国政府投降后,德意志联邦政组为德意志帝国,完成了德国的统一;而法国则爆发了巴黎公社革命。

丹凤之役(1883年) —————

1883年9月1日(清光绪九年八月初一日)法国侵略军出动兵船11艘,士兵3000多名围攻丹凤的黑旗军。

黄守思据堤与法国侵略军对峙,血战3昼夜,重创法国侵略军。正当战斗激烈之时,清军将领徐延旭、唐炯等不发兵援助黑旗军,竟作壁上观,在敌军的猛攻下,黑旗军伤亡达千余人,被迫退守到越南的山西。

可是,徐延旭等将黑旗军的战绩据为己有,向清朝报功请赏。

拉德克利夫学院授予海伦·凯勒学位(1904年) —————

1904年9月1日,海伦·凯勒小姐在与不幸所作的斗争中,用人的意志和教育的威力获得了胜利,于今天光荣地毕业于拉德克利夫学院。

凯勒小姐1880年生于亚拉巴马州塔斯坎比亚市,两岁时因病丧失视力和听力。5年后,安妮·沙利文女士承担了对凯勒的教育工作。安妮·沙利文女士教凯勒读盲文,教她靠触摸沙利文的喉头“听”其震动而进行交谈,还教她用特制打字机学习打字。凯勒小姐在剑桥青年女子学校准备升入大学的课程时,沙利文女士用上述触摸交谈法向凯勒小姐复述老师讲过的内容。

在大学学习期间,凯勒小姐使用的是特制盲文课本,并再次由安妮·沙利文女士帮地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凯勒小姐不仅圆满完成所学课程,而且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凯勒小姐的自传《我的一生》于1903年出版。

清廷废除科举制(1905年) —————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

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隋文帝废除为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公元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唐代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武则天亲行殿试,并增设武举。其由皇帝特诏举行者称制科。诸科之中,惟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宋神宗熙宁时,玉安石改用经义。元、明、清均用具法。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四书集注》等书。

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发生改变。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1901年9月清廷实行“新政”后,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时,科举考试已改八股为策论,但尚未废除。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骛,新式学校难以发展,因此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

清政府预备立宪开始(1906年) —————

1906(光绪三十二年)9月1日,慈禧太后下诏准备“仿行宪政”。1905年清政府迫于革命压力,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又命政务处筹订宪法大纲,以应付资产阶级立宪派。至此时宣布预备立宪,1907年宣布筹备在中央设资政院,各省设谘议局并再次派人出国考察。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以是年到1916年共九年为预备立宪期,但迟迟不付诸行动。1910年,立宪派又行请愿,清政府不得不宣布于1913年提前召开国会。预备立宪是清政府为抵制革命、拉拢资产阶级上层的一个政治骗局,多次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所揭穿。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清政府又公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企图挽救自己,但已无效。

本文标签: 安庆 太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