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明妃历史原型


女医明妃传》里的静慈师太原型 是胡善祥。胡善祥是锦衣卫百户胡荣的第三个女儿,原为山东济宁人。朱瞻基即位后被立为皇后。宣德三年春,被明宣宗朱瞻基废为道姑。天顺七年闰七月,明英宗朱祁镇为其恢复皇后位份,并追谥曰“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还专门为她修了陵寝。

在电视剧《女医明妃传》中,胡善祥是最为神秘的女人,成为了永庆庵里的“静慈师太”。她白晰干净,慈眉善目,古道热肠,很受人待见。连明英宗朱祁镇、郕王朱祁钰见她都行礼跪拜,这就彰显了她的身份。

永乐九年(1411年),十四岁的朱瞻基被明成祖朱棣立为皇太孙。由于胡氏贤淑漂亮,明成祖下令,让孙氏入宫,并让明仁宗朱高炽的诚孝皇后张氏用心培养她,是要立胡善祥为皇太孙妃的节奏。朱瞻基与孙氏年龄相仿,青春正好,情投意合,真是有缘。

永乐十五年(1417年),皇太孙朱瞻基20岁了,已到大婚年龄。在皇太孙的人选问题上,朱瞻基有心立孙氏为皇太孙妃,但明成祖朱棣不同意。关键的时刻,明成祖下诏,“选济宁胡氏为妃,而以孙氏为嫔”,胡善祥超越了孙氏。明成祖死后,明仁宗朱高炽继位。皇太孙朱瞻基被立太子,胡善祥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子妃。

明仁宗于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暴亡,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尊生母张氏为皇太后,立胡善祥为皇后,同时封孙氏为贵妃。孙氏虽未能当上皇后,但姿 容俏丽,人很灵活,明宣宗心里一直装着她。按传统:“皇后金宝金册,贵妃以下,有册无宝”,为了向孙贵妃示好,弥补对她的亏欠,明宣宗特意“请于太后,制金宝赐焉”,以示殊荣。人的感情是会发生变化的,青春年少时认定的伴侣,不一定能携手变老。对于帝王来说,朝三暮四是正常的现象。

尽管胡善祥被立为皇后,但后来很少得到明宣宗的宠爱,而孙氏却“妃有宠”。当初,明宣宗“颇事游幸,且好弄”,作为皇后的胡善祥“数数规讽”,当时,胡善祥是有抱怨的,这惹得明宣宗不爽,开始“稍厌后”。及至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孙贵妃肚子争气,生下了朱祁镇。明宣宗而立之年得子,自是心花怒放。当即宣布大赦天下,母凭子贵,孙贵妃“由是眷宠益重”。同时,明宣宗也萌发了废掉胡善祥,另立孙贵妃为后的念头。

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社会,作为帝王有这样的想法也无可厚非。于是,明宣宗召集大臣,提出,“后未有子,又善病”,理由有一个胡皇后没有子嗣就足够了,他又加一句身体也不健康,经常生病。众臣见皇帝下了决心,只能附和。于宣德三年(1428年)二月,明宣宗将朱祁镇立为太子的同时,“帝令后上表辞位,乃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而册贵妃为后”。帝王有帝王术,明明是自己要废黜皇后,却让胡善祥自己上表辞去皇后的职位。随后,宣宗让她迁居长安宫,当了道 姑,赐号“静慈师太”。最终立了孙贵妃为皇后,这才达到了目的。

胡善祥不争不抢,也深知身为皇后没有子嗣是缺陷,对此没有异议,这样张太后也没有话说了。胡善祥“性本恬不喜事华饰”,退居长安宫后,她安分守己,“至是学清净,奉黄老为仙姑”,与世无争,平静度日。而张皇太后“悯后贤,常召居清宁宫。内廷朝宴,命居孙后上。孙后常怏怏。”,张皇太后遇有宴会,还请胡善祥参加,并且座位排在孙皇后的前面。在张皇太后的心里,胡善祥的份量比孙皇后重得多。

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张太后薨逝,胡善祥悲痛万分、痛哭不已,由于哀伤过度,第二年也随张太后而去。明英宗朱祁镇下令“用嫔御礼葬金山”。

21年后,即天顺七年(1463年)闰七月,孙皇后已经离世,明英宗追谥胡善祥“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恢复她的皇后名号,专门为她修有陵寝。

作为被废黜的皇后,胡善祥以“静慈仙师”的身份清虚度日十五年,由于她“无过被废”的不幸遭遇,“天下闻而怜之”。人们为此对孙皇后愤恨不已,甚至《明史》上说“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说孙氏借腹生子。这是明显地尊胡贬孙!其实,废后是朱瞻基提出来的,孙氏不是主谋!

本文标签: 皇后 太后 帝王 长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