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地名的由来和含义


清雍正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十一年(1733年)康熙皇帝八十诞辰之际,雍正帝将热河厅改为承德州,寓继承康熙帝的德政之意。

清初,定鼎北京后,顺治时就有“择地另建避暑宫城”的拟议。

此议因开国之际,百废待兴,无力修建而作罢。

康熙初年又有“选择清净空旷之地,另建一座‘避喧听证’宫城”的动议。

因国家还未统一,仍无力修建。

康熙皇帝十四岁亲政后,富有政治韬略的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告诫康熙:“祖宗骑射开基,武备不可弛”。

意思是要康熙注意边防建设,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军事素质,不要忘记武备。

为加强北部边防,康熙主张不筑长城,其主要战略目标是加强对蒙古各部的管理。

把蒙古诸部建成“塞上雄蕃”,使其“众志成城”。

因此康熙十六年出塞北巡,又设置了“习武绥远”为目的的“木兰围场”;并把岁幸秋狩大典立为家法,以期威武远扬,“塞垣请晏”。

这样,从北京至木兰围场,清帝及随行的皇帝宗室和扈从官员都要在沿途休息,所需用的大量物资也不能只靠驮载、马运,需要建立行宫来解决。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在武烈河畔建规模宏大的古典皇家园林,每逢春夏之际,清帝便来此驻跸,处理军政大事。

惟有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一次未临,但他效仿其父康熙不忘皇祖恩德之作法,于雍正元年(1723年)设置行政单位“热河厅”,并封教子有方的十七弟允礼为和硕亲王,赐居小宫(狮子园)。

雍正十一年(1733年)又把“热河厅”升为“承德州”。

从此,承德与热河之名兼用。

避暑山庄的兴建,承德成为清代前期第二个政治活动中心,康熙、乾隆、嘉庆每年来此消夏,处理军政大事。

宗室王公和文武官员,六部大臣也在此理事办公。

为了皇帝安全,便在这里建立官府、衙署。

随之承德出现一些商业和手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出现了城市繁荣景象。

人口骤然增加,康熙在诗中写道“生理农桑事,聚民至万家。

” 乾隆曾写道:“热河自皇祖建山庄以来,迄今六十余年,户口日滋,耕桑益避,俨然一大都会”。

说明承德是随着“避暑山庄”的修建,而迅速成为“市肆殷阗”的都会。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设热河总管,随之地方行政、八旗官兵的驻防也相继建立。

雍正元年设热河厅,十一年(1733年)升为承德州。

乾隆七年(1742年)又由热河道复设热河厅。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置承德府,并设热河副都统管理。

嘉庆十五年(1801年)又升为都统,驻防承德府兼管内蒙的昭乌达,卓索图二盟。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后于1914年改热河为特别区,管辖区域:东至辽宁岭南段;南起河北古北口、五指山、喜峰口和都山;北至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和扎鲁特旗。

至1928年末改为省,承德为省会。

承德从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直是省级建制。

1956年撤销热河省。

从此作为地名的“热河”已不存在。

但承德仍是河北省北部重镇,又是东北、内蒙与关内的交通要道,也是首都北京的一个重要门户,今为历史文化名城。

本文标签: 承德 康熙 雍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