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称腓特烈大帝的历史人物是谁?


是腓特烈二世。

腓特烈二世(德语:Friedrich II,1712年1月24日—1786年8月17日),又译作弗里德里希二世。

后世尊称其为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是普鲁士王国霍亨索伦王朝第三位国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作家和作曲家。

腓特烈二世生于普鲁士首都柏林,少年时擅长乐器,1740年即位。曾两次发动西里西亚战争,1756年又发动七年战争,1772年和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大公国趁波兰内政危机之时第一次瓜分波兰,获得西普鲁士。

1785年组建由15个德意志国家组成的诸侯联盟。1786年在波茨坦去世。他被公认为是欧洲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之一。

腓特烈二世是欧洲开明专制和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统治时期,文化艺术得到赞助和支持。

其本人也在政治、经济、哲学、法律和音乐等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他大规模发展军力、扩张领土,使普鲁士国力迅速提升,取得欧洲大国的地位。

扩展资料:

腓特烈大帝生平大事:

1、七年战争

七年战争发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主要冲突则集中于1756年—1763年。当时欧洲上的主要强国均参与了这场战争,其影响覆盖了欧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以及菲律宾。

这场战争由欧洲列强之间的对抗所驱动。英国与法兰西和西班牙在贸易与殖民地上相互竞争。同时普鲁士,这个日益崛起的强国与奥地利正同时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体系内外争夺霸权。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之后不久,欧洲列强间进行了“伙伴交换”,被称为“外交革命”。普鲁士与英国建立了联盟,同时互为传统对手的法兰西和奥地利缔结了同盟关系。

英普同盟日后陆续有德意志小邦(特别是汉诺威)以及葡萄牙参与,而法奥同盟则包括瑞典,萨克森,以及后来加入的西班牙。

俄罗斯起初与奥地利结盟。但在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即位后改变了立场,并同瑞典一起与普鲁士单独缔结了合约。

1763年法兰西,西班牙与英国签订的《巴黎和约》(Treaty of Paris 1763),以及萨克森,奥地利与普鲁士签订的《胡贝尔图斯堡和约》 (Treaty of Hubertusburg)共同标志着战争的结束。

这次战争在欧洲以攻城战,对城镇的纵火,以及造成惨重损失的野战而著称。战争总共造成了约900,000至1,400,000人死亡。

2、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

1777年,统治巴伐利亚的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绝后,应该以近亲普法尔茨-苏尔茨巴赫的卡尔·泰奥多尔选侯继承。

泰奥多尔对巴伐利亚继承权兴趣不大,提出建议,希望割让下巴伐利亚予奥地利,奥地利则把奥属尼德兰给他作为补偿。

年轻的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征得太后玛丽娅·特蕾莎同意,也想得到下巴伐利亚。普鲁士深怕奥地利得到巴伐利亚后会重新在德意志地区取得霸权,便和萨克森强烈反对,不惜于1778年向奥地利宣战,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爆发。

这次战争,普王腓特烈大帝领兵出征,从西里西亚南下,进攻波希米亚。同时,腓特烈的弟弟亨利亲王指挥普鲁士和萨克森联军从萨克森出发,由西向东夹击波希米亚。

奥地利军队总司令弗朗茨·莫里茨·冯·拉西元帅指挥易北军团挡住腓特烈。而恩斯特·吉迪恩·冯·劳东元帅指挥第二军团向西挡住亨利亲王。

双方都有反对开战的势力。普鲁士这边是亨利亲王,奥地利那边是皇太后特蕾西娅。冬天,亨利亲王辞职,换上了年轻的下一代布伦斯威克公爵卡尔·威廉·斐迪南。

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没有大的作战行动,双方满足于相互对峙,忙着在波希米亚收获土豆。 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在警戒线式战略时代颇有代表性。

当时, 战略行动的目标不在消灭敌方军队, 而是占领其领土、补给基地和要塞。虽然从宣战之日起到和约签订前后过了10 个月, 但这期间未发生过任何交战。双方都避免采取坚决行动。

而只进行复杂的调动,力图通过部队机动来切断敌军与其补给基地的联系,以此逼敌退却。最后, 奥军做到了这一点。

他们把弗里德里希二世的军队一步步逐出本国领土,还占领了巴伐利亚的若干地区,赢得了这场战争。

百度百科——腓特烈二世

百度百科——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

百度百科——七年战争

本文标签: 战争 奥地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