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中的文山州彝族是怎样的?

1978年2月召开的划时代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突破了“左”的错误思想和路线的长期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会后,通过一系列拨乱反正,为全面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此后,特别是1992之后,包括彝族在内的文山各族人民开始真正意义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于保卫边疆战争的历史原因,文山对外开放比内地晚了近14年。

14年间,文山州各族人民十分关注州内的改革和发展,同时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主要放在了保卫边疆的防御作战上。国家共组织民兵26.2万人,马5517匹。供应各类超前支护材料41万吨以上;组织运输弹药物资70多万吨,供应粮食107720吨,食用油5850吨,鸡蛋1430吨,柴火16780吨,煤炭103430吨,蔬菜124090吨,组织公路抢修。一批批彝族儿女在保卫边疆的战斗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甚至付出了鲜血和生命。1992年5月28日,州政府发布《关于流通企业积极开展“四放开”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同年65438+2月16-17,贺志强省长主持召开“云南省文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现场会”,赵廷光副省长、59个省直部门和11个中央直属单位参加。会议原则通过文山州战后建设规划,决定会后5年内投资20亿元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并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工作重点在五个方面:一是打好基础,增强后劲;二是开发生物、水电、矿产、旅游四大资源,形成产业优势;三是打开山门,面向全国;打开南门,走向亚太;从封闭到开放,从开放端到开放前端;第四,大力培养人才,依靠科技富民兴国;第五,保护生态平衡,控制人口增长。

文山州由此拉开了大规模恢复建设发展经济的序幕,标志着全州工作重心由“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向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发展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之后的各项工作主要围绕改革开放和发展这个重点展开。1993 65438+10月25日,国务院批准麻栗坡天宝口岸为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当天,水利部专家到麻栗坡考察马鹿塘水利水电工程,并形成会议纪要。4月13日,水利部、云南省水利厅、文山州政府签署了《马鹿塘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初步勘察设计资金筹措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