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袁绍、袁术不顾袁超,转而反对董卓,导致元奎被杀,袁超的影响力大受损害?

其实这是袁绍一手策划的阴谋。袁绍这盘棋下得相当不错,不仅牵扯到他全家,还成了东汉帝国的掘墓人。袁绍是老袁家第七代最杰出的代表。说他出类拔萃,除了家世好(四世同堂的袁家),就是因为他是袁家第七代中最帅最有才华的。

出身、长相、才能,袁绍全接了。不得不说,袁绍全是含着金钥匙来到这个世界的。因为家族名声和自身才能,袁绍全20岁开始做官,当上了濮阳县令。不久后,他因党派之争的灾难在洛阳辞职。袁绍隐居洛阳期间,结交党员,从事地下政治活动,但没有向朝廷申请隐居,引起了宦官的警惕。当时袁绍的叔叔魏源还在朝鲜当老师,魏源担心袁绍的行为会导致宦官对袁家的迫害,于是魏源严词斥责袁绍,但是袁绍不听。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开始,袁绍就在策划自己的阴谋,完全不把袁家当回事。

黄巾起义爆发后,东汉朝廷被迫清除党羽。袁绍觉得时机成熟,接受了何进将军的召唤,成为他的幕僚。袁绍给何进出了什么主意?1,杀尽太监;2.叫外国军队来北京。袁绍执意挑起外戚刀锋与宦官的矛盾,导致刀锋与宦官被杀。先是刀锋杀了剑硕,再是刀锋被以十常侍为首的太监杀死。然后袁绍、袁术领兵杀光朝廷所有宦官,外戚和宦官势力都在斗争中灭亡了。

外戚和太监都死了。谁将掌管皇权?当然,执掌大权的是以袁绍为首的士族阶层。这是袁绍令人震惊的情节。可惜袁绍的千算万算都不算,而董卓这个元朝的老官员又不按常理出牌,自己也不屈服。相反,他用武力夺取了首都的控制权。于是袁绍开始反对董卓。袁绍反对董卓不是因为他要拯救东汉,而是董卓抢了袁绍的胜利。先说袁嘉当时在朝廷的情况。

袁绍入主何进将军府两年后,汉灵帝在西苑设八大都督。袁绍被任命为钟君校尉,仅次于尚军校尉简硕,后来又被任命为李思校尉,相当于首都地区的行政长官。他有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如果不是因为袁绍家的名声和背景,他也不会升得这么快。当时在社会上做官靠的是名声、家世和才能。袁术是袁绍的弟弟。不同的是,袁术是妻子的儿子,而袁绍是私生子,是妾。袁术因为家庭背景也是朝廷官员,相当于中央警卫团团长。他有军权和实权。袁术的背景比袁绍还要好,除了他能比袁绍低。

其实袁绍和袁术有个兄弟叫袁吉,也是长子。按照继承制度,袁吉是袁家第七代掌门人。这个元吉一直比较低调。当时的官是朝中的仆从,仆从是九卿之一,掌管皇帝的车马,算是闲职。元稹、袁绍、袁术三兄弟,其父为元丰,早逝。他们有个叔叔叫魏源,书名应该是笔误。当时,魏源在朝鲜当官,是三公之一。老师原本是皇帝的老师。刀锋将军掌权时,魏源用刀锋掌管尚书台,被视为朝中权贵。

董卓作乱时,袁绍、袁术两兄弟逃离京城,后组织反董联盟。他们从来不考虑袁氏家族在首都的安危,这是有很深的目的的。1,政治目的。董卓以军阀身份入京,激起了全世界的愤慨。只要打着反对董卓的旗号,就能赢得政治名声和支持。事实上,正是在反对董卓的旗帜下,袁绍和袁术兄弟赢得了世界声誉和大量支持,但实际上他们什么也没做。讨伐董卓的时候,孙坚和曹操都派兵进攻,袁家兄弟却没有出手。

2.家庭目的。元稹在世的时候,元稹和袁术两兄弟都不准做袁家的居士。只有长子袁吉死了,袁绍才有机会,袁术也这么认为。在这一点上,袁绍和袁术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他们不顾大哥袁吉的死活。魏源是袁绍和袁术的叔叔,是他们的长辈,也是当今的老师。如果袁绍或袁术想在家族中自己做主,魏源就活不成了,因为袁家第六代中只剩下魏源了。袁绍早在隐居洛阳时就欺骗了他的叔叔魏源,现在他又欺骗了他。

邵、袁术拉起反对董卓的大旗,肯定是不在乎袁氏宗亲在朝安危的。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以及如何抓住世界的利益。至于大家族的利益,袁绍和袁术早就忘记了。虽然东汉末年是士族政治,所有的世家大族都是以家族利益为重,但因为家族内部争权夺利而损害整个大家族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家族内部为了继承权而互相残杀的情节,和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残酷是一样的。

朝鲜袁氏家族被剿灭,袁绍和袁术自然成为整个家族的首领,然后袁绍和袁术争夺领导权。事实上,兄弟俩就是这么做的。袁绍和袁术虽是兄弟,却联合外人互相争斗。这是什么?至于家族利益,在袁绍和袁术面前,都只是为了个人利益可以牺牲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