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什么要打破祖制,强行把崇启列为状元?

晚清七十年(四十二):满元

对清史感兴趣的朋友应该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也就是清朝虽然满清,但是科举100多名状元中,八旗子弟很少,几乎都被汉人接手了。

在近300年的历史中,清朝只产生过两位满清文科状元,分别是顺治九年的马勒基和顺治十二年的图尔钦。但当时满人和汉人是分开排名的,所以这两位只是所谓的“全榜状元”,而不是与汉人竞争的第一名。

后来康熙皇帝做了满汉榜,从此清朝再也没有满清状元。

那么,是因为满族人的文化水平没有汉族人高吗?

不是全部。满族初入中原时,虽然文化相对落后,人数不多,但属于特权阶层。孩子出生教育条件优越,知识水平不比汉人差。

之所以不让八旗子弟当状元,是因为康熙皇帝吸取了元朝灭亡的教训。少数民族在统治中国时享有许多特权。如果再次占领科举,会引起汉族知识分子的不满和反抗,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根据清朝“以汉制汉”的政策,确实需要更多的汉人官员为他们治理国家。

于是,康熙八年,康熙皇帝颁布了一道反对科举制度的圣旨:

“满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与汉人一起考汉语言,公布的是同一个名单,不是第一名。”

按照康熙的统治,形成了清朝“不算元”的传统。后来清朝为了进一步激发汉族学生参加科举考试的热情,干脆规定八旗子弟不能进前三,把第二名和探花席留给汉族人,也就是“旗人不录丁甲。”

“不算元”和“不记丁家”的规矩成了清朝的祖传制度,百年来没有皇帝敢逾越。虽然也有一些喜欢读书的八旗子弟参加科举,但最多只能走到“一角钱”的位置,被禁止进入前三。

然而,这种祖传制度被严格遵守了200多年后,有一个人打破了它。这个人就是清末掌握中国命运的慈禧太后。

慈禧选的状元叫崇启,是正蓝旗的蒙古族。崇启的父亲是塞尚阿,清代大学士,出身书香门第,自身文化水平不低。

同治三年,崇启参加了当年的中考和殿试,因文采出众被考官列为前十名。但最后这十个人的排名还需要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最后定下来。

因为试卷名字部分是密封的,所以无法知道作者的身份。慈禧似乎觉得崇启的文章是十人中最好的,于是圈定他为今年的状元。试卷密封打开后,发现冠军是个旗手,让大家为难。

按照祖制,旗手不能排名拔尖,应该取消崇启状元的地位,排名第四。不过这个状元是慈禧亲自圈定的,不给他状元似乎有点丢脸。

为了平息争端,慈禧让大臣们商量如何处理此事。事实上,她要求他们拿出一个既不会丢太后的脸,又能说服所有人的说法。最后,大学士瑞昌等人作了答复,说:“但是有了文字,满语呢?”。最后,崇启成为清朝历史上唯一的满汉旗冠军。

在这次事件中,重点不在于清朝第一次产生了一个举着大旗的状元,而在于慈禧太后来朝廷听政以来第一次打破了宗法制。此后,慈禧太后不断利用手中的权力排斥异己,树立威望,集中权力,最终使自己成为掌握清朝最高权力的女性。后来,皇帝之后的两党权力之争,为清朝最终的衰落埋下了祸根。